湘美版八年級下冊美術第6課《變廢為寶》教案(馮老師公開課).doc
初中美術備課表八年級下冊 課 題第6課變廢為寶授課教師課 型造型表現課 時第2課時授課班級1內 容 設 計教學目標知 識 與能力目標在平面造型表現的基礎上進行立體造型表現,并在創作表現活動過程運用已學的美術知識。方 法 與過程目標能夠利用材料的質感、肌理、形狀和色彩,以及材料蘊含的社會生活信息進行平面粘貼造型表現,在創作表現活動過程中運用已學的美術知識。情 感 與態度目標樹立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的意識。本課重點難點分析抽象造型表現,利用不同質感、色影和形狀構成畫面,以達到表現目的。處理材料的方法建議:紙材、板材、織物、廢舊包裝、線材等教 具準 備多媒體課件、共用的工具材料、適合制作的場地布置、視頻、圖片資料等。教 學 過 程教學程序課時二:導入 :欣賞創意交流創意、制作評價總結一、 導人課題導入:通過上節課的嘗試,同學們創作出有趣的作品積累了創作經驗今天我們來嘗試制作立體造型,把這些廢棄材料變成藝術作品。交代教學任務: 利用廢舊物品的立體造型進行創意制作。1.欣賞畢加索利用自行車部件制作的雕塑作品公牛頭啟發學生的聯想;(公牛頭畢加索作)2. 通過改變表面質感的蘋果的范例,啟發學生打破恒常的視覺習慣;3.交流創意設想,在交流過程中完善構想和制作流程。(改變表面質感的蘋果)二、安排教學活動, 為創意、制作過程提供幫助和指導小組合作的方式收集廢棄材料,討論確定主題,利用生活中的廢棄物創作一件表達環保意識的立體作品。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的指導和提示:審視材料的形狀和質地,它們給你什么聯想?注意材料形體、體積大小、不同質地、色彩的配比。通過加工手段改變其表面質地:提供刻痕、彩繪、包裹、纏繞等手段。通過組合接近想象的造型。三、評價總結,展示學生作品,由學生自己講解作品的創意和表現,啟發學生為作品命名。(學生作品展示)在學生互評過程中提出以下問題: 1.同學們怎樣評價你(們)的創意和制作水平?你(們)怎樣評價自己的作品? 2.在制作過程中遇到了什么樣的問題?你是怎樣解決的?你打算怎樣改進作品的不足之處呢?總結:藝術離我們并不遙遠,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以“變廢為寶”的眼光來看待各種垃圾,不能盲目隨意地丟棄,樹立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的意識,要看到它的深層次價值,最大限度開發它的價值。媒體運用:圖片戒煙廣告(攝影)2009薩拉德哈克薩(印度)畢加索雕塑作品公牛頭媒體運用展示評價過程問題演示板書設計第六課:變廢為寶2一、導人課題, 二廢棄物:三、肌理、材質。四、裝飾畫,制作、展示。造型表現 設計應用 欣賞評述 綜合探索教學回顧與反思本課屬于綜合探索課程,通過視頻課件讓學生關注到環保、資源回收利用等社會問題,學習變廢為寶的一些方法,通過物品的形狀聯想,質感肌理的改變等方面去發散學生思維,以小組合作方式完成一件立體的藝術品。本堂課以學生為主體,最大效能的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本堂課也有不足的地方,學生制作環節把握時間不足,部分小組不能在規定時間完成作品,自評和師評時間顯得有點倉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