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制4《不做“小馬虎”》教案(吳老師公開課).doc
道德與法治4不做小馬虎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愿意養成認真、細心、不馬虎的好習慣。行為與習慣:幫助學生養成做事不馬虎的好習慣。知識與技能:知道應該從小培養學習、做事認真、細心的好習慣。過程與方法:在游戲、事例分析等活動中,聯系生活實際感悟馬虎的危害,探討做事不馬虎的方法。教學重點:掌握做事不馬虎的方法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克服不馬虎的行為。教學準備:歌曲小畫家、動畫片馬小虎、成語故事馬馬虎虎課件教學過程:一、歌曲導入1、教師:這節課我們來上道德與法治課,老師給同學們帶來幾幅小動物的圖片,在看圖片的時候老師有一個要求,說出你看到的小動物的名字和它的一個特點,第一個老師先說,螞蟻它長得很小,螞蟻它長得很小,名字,特點,會說嗎?看,下一個是誰(依次出現大馬、小兔子、小鴨子、螃蟹)2、教師;大家說的真好,看來非常善于觀察生活中的事物,老師這有一首兒歌送給大家,看看這首小兒歌里又有什么呢? 3、播放兒歌粗心的小畫家前半部分4、教師:看到了嗎?他們都是什么?對了,就是我們剛剛認識的這些小動物,都有誰啊?一起說。(學生:螃蟹、鴨子、兔子、大馬)5、教師:它們和我們認識的小動物又有什么不同嗎?(螃蟹八條腿他畫成四條腿了,鴨子的嘴巴是扁的他畫成尖的了,兔子的耳朵是長的他畫成圓的了,大馬有尾巴,他沒有畫尾巴。)6、教師:這就是丁丁畫的小動物了,(教師指著大屏幕)這么粗心大意,老師給丁丁起了個名字叫小馬虎。(板書:小馬虎)。二、活動一:生活中的小馬虎1、教師:其實啊!老師也馬虎過,就在前幾天去超市買菜,付錢時卻發現錢包忘記帶了。孩子們,你們有過哪些馬虎的時候嗎? 2、學生:講述馬虎的經歷。例:數學題1+1=0,太陽寫成大陽了。(教師評價引導:這是學習中的馬虎;真是太馬虎了,把大家都逗笑了。)(適當板書:做事學習)教師評價引導:會寫的字寫錯了,太可惜了;真遺憾,沒全對;誰在學習中還馬虎過?請把小手舉起來,看來孩子們在學習中都馬虎過;有誰在其他方面馬虎過呢?在做事時呢有哪些馬虎的現象呢?這是你做的,有沒有看到過別人做的嗎?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身邊人的,家人的,小伙伴的。(板書:做事學習)三、活動二:馬虎的原因1、教師:我們看到了做事和學習有這么多馬虎的現象。老師又有一個小故事讓大家來看了,看看小馬虎又做出什么馬虎的事了?馬小虎為什么總是馬虎呢?教師播放馬小虎動畫片片段2、學生:顏料沒有蓋上蓋子。3、教師追問:為什么沒有給它們蓋上蓋子呢?(沒有在乎、沒在意、沒有當回事)4、教師:看來我們在大意時就愿意犯馬虎這個毛病;我們不認真時,小馬虎就來到了身邊。5、教師:為什么馬小虎一會那么高?一會又變矮了?(把身高計算錯了,馬虎了,計算不認真)6、教師:孩子們,你們真厲害,幫助馬小虎找到了馬虎的原因,那你們找到自己馬虎的原因了嗎?請在小組中說一說自己馬虎的原因,沒有找到馬虎原因的孩子可以請教小組內的小伙伴。(課件出示小組討論交流)7、在小組中交流馬虎原因。8、學生匯報:計算錯誤,計算粗心了;看錯題目了,粗心大意、心太急、求快、忘了檢查、沒有認真檢查、做事丟三落四、觀察沒有順序、思考缺乏條理、缺乏穩定性有事認真有時馬虎、做事沖動、丟三落四等等。四、活動三:怎樣才能不馬虎1、教師:下面和老師來做一個動手的游戲吧!池塘里有一只小青蛙迷路了,只要你找出途中所有的不同,并用圓圈圈出來,小青蛙便可以回到家了。比一比誰能在音樂聲停之前幫助小青蛙回到家。(課件出示)2、教師:聽懂游戲規則了嗎?3、學生進行找不同游戲。4、學生交流方法,教師適當點撥引導。 (板書:要認真、要仔細、有條理、別心急、多檢查。)五、活動四:馬虎的危害1、教師:小青蛙被你們這么順利的送回家了,聽小青蛙的媽媽和大家說了這樣的一段話。(播放青蛙媽媽的話,故事馬馬虎虎。)2、教師:我們又看完了一個小故事,這個小故事說明了什么呢?你又從故事中看到了什么呢?3、教師:因為馬虎,馬虎先生既賠了錢,又失去了兒子,這就是馬虎的危害。就在今年一月份人民網報道了這樣一則新聞“英國大學做實驗點錯小數點,險出人命,被罰40萬英鎊”。可見,馬虎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在學習生活中,這些細小的馬虎現象,以后可能造成大的危害,面對馬虎我們應該怎么做?(學生:改正)大點聲告訴老師,(學生:改正)非常好。4、教師:做什么樣的孩子?(不馬虎,認真的孩子)六、總結:1、教師:一節課馬上就要過去了,小馬虎變了,請看(教師播放粗心的小畫家兒歌后半部分,學生隨著音樂一起唱起來。)2、教師:他變成什么樣了?(不馬虎了,把畫都畫對了。)3、教師:我們一起把掌聲送給他吧!七、板書設計5
- 關 鍵 詞:
- 不做“小馬虎” 部編版 一年級 下冊 道德 法制 不做 馬虎 教案 師公 開課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