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制10《家人的愛》教案(周老師獲獎公開課作品).doc
家人的愛(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一、指導思想遵循兒童的生活的邏輯,以密切聯系兒童特征和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引領方向引導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二、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1教學內容:家人的愛一課是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愛我家中的第二個主題內容。本課主要定位于引導學生發現家人對自己的愛,產生家人的愛無處不在的幸福感,同時讓學生明白,嚴格也是一種愛,要學會理解和感激家人。2教學方法:(1)教法:引導兒童熱愛生活,積極探究。情景設置法激發感情,引起興趣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2)學法:小組討論法三、學情分析通過課前對學生的調查,我了解到學生存在的具體問題如下:1. 一年級學生(特別是男孩)容易得到來自家人的過多的愛,他們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把家人的愛及付出當成理所當然。2. 許多單親、留守、再組家庭的孩子,因為親情的不完整而懷疑家人對自己的愛。針對以上情況,在本課教學時,我除了力圖引導學生感受和理解家人為家庭的付出,是對家人的愛外,也有針對性地幫助部分單親、留守家庭的孩子感受家人的愛,讓他們明白,即使家人不在身邊陪伴,但他們對自己的成長或多或少都有過付出,他們是愛自己的。四、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體會家人的愛,懂得慈祥是愛,嚴厲也是愛。2.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愛過程與方法:1.能通過看、聽、說感受家人的愛。2.通過小組探討、交流,能辨析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家人的愛,激發對家人的熱愛感激之情。五、教學重難點1.體會家人對自己無私的愛,明白嚴格也是愛。2.體會父母雖不在身邊陪伴,可也是愛我們的。六、教學準備1.課前引導學生回顧一下家人為我們做過的事。2.教師準備教學課件、及小組合作時所需要的紙和彩筆。七、教學過程:活動一、游戲導入1.孩子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喜歡)好!那就請伸出你們的小手,和老師一起來做做游戲好嗎?(好)師:我的小手拍拍拍 生:拍拍拍師:我的小手寫寫寫 生:寫寫寫師:我的小手頂頂頂 生:頂頂頂師:我的小手撓撓撓 生:撓撓撓師:我的小手不見了 生:不見了師:我的小手放好了 生:放好了【設計意圖:用此游戲導入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不知不覺地坐好,進入上課狀態,我想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這個游戲導入課堂遠比你在那大喊:孩子們,上課了,坐好了,要好得多!】孩子們,你們的小手放好了嗎?(放好了)真好!下面,老師有一首歌將要與大家一起分享,請你們用耳朵認真地傾聽,用心認真去感受。2.播放視頻親親我的小寶貝。【設計意圖:讓孩子們通過觀看視頻來體會父母對于孩子的愛,體會作為家中小寶貝的幸福,為導入課題做準備】觀看結束,說一說,從視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快樂)(幸福)(家人的愛)是啊,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題:家人的愛 (出示課題)活動二:感受愛那家人的愛都藏在哪里呢?請打開書,翻到38、39頁,我們一起來看看。A. 媽媽希望我開心,所以給我取名叫笑笑。媽媽的愛藏在哪里呀?(給我取的名字里)B。我的辮子是姑姑梳的姑姑的愛藏在哪里呀?(辮子里)C. 爺爺奶奶做出香噴噴的飯菜,是對家人的愛(爺爺奶奶的愛都藏在飯菜里)D.【設計意圖:一年級的孩子,很少能從細微之處去感受家人的愛,本環節旨在提示學生,可以從家人給自己起的名字,日常生活中的照料來感受家人為自己的付出,并從中體會來自家人的愛。】寶貝們,除此之外,家人的愛還表現在哪些方面啊?(給我洗衣服)(幫我買書包)(接我上下學)嗯,家人對我們的愛真是無處不在啊!出示第一張照片。從這張照片中你體會的到了什么?(幸福)(小妹妹的爸爸媽媽好愛她)是啊!看她的笑容多美呀!再來看看這張。出示第二張照片。你們看,這是誰呀?(郭雨琦)呵呵!采訪一下雨琦,你這是和媽媽在哪兒呀?(若飛公園,媽媽帶我到公園里去玩)你感受到了什么?(媽媽對我很好,很愛我)嗯嗯!寶貝們,你們感受到家人對你們的愛了嗎?舉手說一說。(甲乙)呵呵,你們都感受到了家人濃濃的愛了,真好!我們再來看看,出示第三張照片。(程老師)我在做什么呀?(給杜靜怡梳頭)對對,我們來問問靜怡,靜怡,老師給你梳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程老師好好,很愛我)對,我們把這些愛都稱為什么的愛?引導學生說出慈祥的愛。出示:慈愛寶貝們,我不僅愛靜怡,也愛你們,可如果你們這會說不想上課,要出去玩,我會同意嗎?(不會)為什么?(因為你想讓我們學到更多的知識)對,有時候啊,大人們不答應我們的請求,并不是不愛我們,現在我們來讀讀38頁繪本故事肩頭上的愛【本環節意在引導學生感受愛的同時,也為后面的辨析愛做鋪墊】活動三:辨析愛1.讀繪本故事肩頭上的愛【本環節意在提示學生,家長不答應自己的要求,有時是讓孩子學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在幫助自己成長。】出示大衛,不可以的部分圖。【本環節意在引導學生明白:嚴格也是一種愛】活動四:小組討論,交流什么才是真正的愛?1.你向家人提過要求嗎?他(她)同意了沒有?2. 當家人不同意你的請求時,是不是表明他(她)就不愛你了呢?討論時間為兩分鐘。【本環節意在倡導小組合作的意識;鍛煉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分享小結:真正的愛不僅僅是對自己的付出,還包括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引導學生說出嚴厲的愛,出示:嚴愛辨析:1.今天我不想上學,外婆就同意我不上學啦 。2.我不想寫作業,可媽媽卻非要我寫。3.我感冒了,卻想吃雪糕,奶奶就給我買。4.我想買一輛自行車,爸爸沒有錢,就去幫人家挑沙掙錢給我買。5.媽媽在懷我的時候非常辛苦,可她還是堅持把我生下來。【本環節意在進一步幫助孩子辨析愛、懂得溺愛是不可取的的同時,也讓孩子明白有時父母不能陪伴我們,并不代表他們不愛我們,而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出示外出務工父母的圖片,讓孩子體會父母在外的艱辛。活動四:表達愛孩子們,正因為有了家人辛苦的付出,我們才能健康地成長、快樂地生活。家人給了我們無私愛,而我們能為家人做些什么呢?孩子們,請拿起你們手中的筆,寫一句最能表現你對家人愛的話吧!背景音樂媽媽我想你【設計意圖:在進行情感教育之后,趁熱打鐵,對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將感情升華,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家人的熱愛、感激之情】活動五:總結分享、拓展延伸寶貝們,此時此刻,我真感到你們已經長大了,這就是愛的回報。孩子們,讓我們學會愛,愛我們的父母,愛我們的家人,愛身邊所有的人吧!因為愛,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設計特色簡述:創新教學,將夢想課的理念與與品德課相結合。一切從學生主體出發,讓學生成為知識技能的“探究者”、難點問題的“突破者”,使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中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搜集。又在小組及班內交流、展示,這樣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從而使學生在分享、交流中體味學習的快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板書設計:10、家鄉的愛慈愛嚴愛溺愛
- 關 鍵 詞:
- 家人的愛 部編版 一年級 下冊 道德 法制 10 家人 教案 老師 獲獎 公開 作品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