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級下冊音樂7《歡樂頌》教案(鄭老師獲獎公開課).docx
歡樂頌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欣賞歡樂頌,了解貝多芬的生平故事及對世界音樂的地位和貢獻,理解歡樂頌的時代意義,學習貝多芬與命運頑強斗爭的精神。2.能準確、和諧地演唱歡樂頌。教學重點、難點1.欣賞理解歡樂頌表達的情感。2.了解樂曲的幾種演唱形式,拓展貝多芬的歌曲。教材分析教科書呈現的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的主題,第四樂章分三個部分,歡樂頌是它的第二部分,歌曲的旋律十分簡樸。貝多芬以極其簡練的手法(幾乎只用了1、2、3、4、5五個音和一種音符四分音符)就營造出了如此莊嚴、宏偉的效果。這首歌曲已經傳遍了全球,表達了全人類的共同愿望:消除隔閡、消除戰爭,人類重新團結在一起。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教師給出四個條件:1音樂家 指揮家 2出生于德國波恩 3中年失聰 4九部交響曲播放獻給愛麗絲和命運片段音樂,導入新課的學習。提問:誰知道這段音樂的曲名和曲作者是誰?學生回答:貝多芬。2.樂圣貝多芬簡介。師:貝多芬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被后人尊稱為“音樂圣人”,有著偉大而不平凡的人生經歷。他憑著堅強的意志和對音樂藝術的酷愛,創作了大量不朽的音樂作品,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音樂遺產。交響曲是音樂作品中結構最為宏偉的,通常有三到四個樂章。今天,我們就來欣賞貝多芬的經典之作第九交響曲(合唱交響曲)第四樂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題歡樂頌。教學要求:學生通過欣賞獻給愛麗絲音樂片段,從中受到感染,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二、欣賞歌曲1.初次聆聽歌曲歡樂頌。提問:歌曲的情緒?學生回答:熱情、莊重、歡快、熱烈等。師:這首歌曲熱情、莊重,深受人們喜愛。2.學唱第一聲部歌譜。(1)教師做示范:用“la”輕聲模唱(口腔打開,找打哈欠的感覺),并指導學生練唱。(鋼琴伴奏。)(2)指導學生用輕聲哼唱歌曲歡樂頌的旋律。(3)指導學生解決難點:跨小節的連音(12、13小節)和3、4音程的音準。(4)指導學生用中等音量唱旋律。在教師的指導下用中等音量唱旋律,練習控制聲音的能力。(5)指導學生反復練唱歌曲。根據這首歌曲的情緒,要用在連的基礎上稍斷開的演唱技巧。(6)學唱第二聲部歌譜。學生隨老師一起視唱第二聲部的主旋律,并唱好變化音。3.二聲部合唱。指導學生唱好二聲部合唱,做到聲部間和諧統一。4.學唱歌詞。(出示歡樂頌歌詞譜例)指導學生唱好一字多音。5.隨歌曲歡樂頌音樂完整演唱全曲。師:歡樂頌是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中的著名唱段,但是在1824年這部交響曲首演時,貝多芬已雙耳全聾。據記載,演出結束后,他全然聽不到身后觀眾的狂熱歡呼聲,一位女歌唱家扶他轉身,這時,人們看到了貝多芬留下了激動的熱淚,因為他實現了自己一生的愿望:把偉大的歡樂奉獻給了所有的人。貝多芬雖然早已離去,但他的音樂作品和人格魅力卻激勵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讓我們再次高唱歡樂頌,用歌聲來悼念這位偉大的音樂家。6.剛才我們學會了歌曲歡樂頌,誰能說說這首歌曲的旋律、節奏、速度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這首歌曲的旋律進行以級進為主、運用了x x x x 的節奏型、速度為中速。師: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這首歌曲的旋律進行以級進為主、大量運用了x x x x 的節奏型、速度為中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歌曲的情緒給我們聽覺上的感受是熱烈、莊重的,所以不難看出,旋律、節奏、速度是影響音樂情緒的重要因素,它在音樂表現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三、對比欣賞歡樂頌是一首合唱歌曲,今天我們學習的只是其中的一個聲部,合唱版的歡樂頌氣勢宏大、交響樂隊和人聲的交相輝映,使音樂更具有震撼力。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交響樂合唱歡樂頌片段,請大家邊看邊思考:歌曲中出現了哪幾種演唱形式?(獨唱、重唱、合唱。)四、拓展月光奏鳴曲四、課堂小結這首歌曲已經傳遍了全球,表達了全人類的共同愿望:消除隔閡、消除戰爭,人類重新團結在一起。同學們,追求快樂、和平的幸福生活是我們每個人的共同愿望,我們應當珍惜今天的快樂時光,珍愛我們的祖國,拒絕戰爭、期盼和平,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得更加輝煌燦爛
- 關 鍵 詞:
- 歡樂頌 人音版 六年級 下冊 音樂 教案 老師 獲獎 公開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