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級下冊音樂7《歡樂頌》課件(葉老師獲獎公開課).pptx
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音樂家,中年失聰,九部交響曲,出生于德國波恩,1,2,3,4,猜一猜,聽一聽, 這熟悉的旋律 是哪首曲子?,此后20余年間,他數量眾多的音樂作品通過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宏偉氣魄,將古典主義音樂推向高峰,并預示了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到來。,他的父親是科隆選帝侯宮廷的男高音歌手,兼鋼琴與唱歌教師,因嗜酒影響全家生活。,4歲的貝多芬被父親逼著學習鋼琴、小提琴,其父愚蠢地想用強制性手段將他培養成莫扎特式的神童.,8歲的貝多芬學習音樂基礎理論及管風琴,同年8月26日第一次登臺演出.,11歲的貝多芬輟學,師從管風琴師、指揮家和作曲家聶弗 ,是位啟蒙運動的參與者,對貝多芬一生影響很大.,1787年春天,貝多芬第一次訪問維也納,見到了莫扎特,受到莫扎特的贊賞.1790年,作曲家海頓去倫敦途經波恩,貝多芬結識海頓. 1792年11月,22歲的貝多芬在海頓等人的鼓勵支持下離開故鄉,開始拜海頓為師學習作曲,定居于維也納,交響曲第一交響曲(C大調 Op.21) 第二交響曲(D大調 Op.36) 第三交響曲(降E大調 Op.55 “英雄”) 第四交響曲(降B大調 Op.60) 第五交響曲(c小調 Op.67 “命運”) 第六交響曲(F大調 Op.68 “田園”) 第七交響曲(A大調 Op.92) 第八交響曲(F大調 Op.93) 第九交響曲(d小調 Op.125 “合唱”1824) 第十交響曲(未完成) 威靈頓的勝利(戰爭交響曲)(D大調 Op,91) 鋼琴協奏曲 第一鋼琴協奏曲(C大調) 第二鋼琴協奏曲(降B大調) 第三鋼琴協奏曲(c小調) 第四鋼琴協奏曲(G大調) 第五鋼琴協奏曲(降E大調),代 表 作,1824年,耳病發作,不久后全聾,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稱為合唱交響樂,是因為它的第四樂章以德國的詩人席勒的長詩歡樂頌為歌詞,采用了交響合唱的形式寫成的。把聲樂加入交響曲,是貝多芬在交響曲創作中的一個創舉! ,席勒在詩中所表達出來的對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其實也正是一直向往共和的貝多芬的最高理想。,音樂欣賞第四樂章,交響曲是器樂體裁的一種, 基本特點為:第一樂章快板,采用奏鳴曲式;第二樂章速度徐緩,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樂章速度中庸或稍快,為小步舞曲或詼諧曲;第四樂章又稱終樂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鳴曲式等。,我們可以用哪些樂器來打節拍呢?,X,X,X,X,X,X,X,X,X,X,門 前 大橋 下,游過 一群 鴨,0,月光奏鳴曲 月光曲原名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這是一首享譽世界的名曲。月光曲是貝多芬將它獻給自己第一位戀人,并欲娶之為妻的桂齊雅蒂女伯爵。然而當時他們已分手,貝多芬也正經受著失戀和耳疾帶來巨大的痛苦,曲子便是在這樣背景下完成的。奏鳴曲中包含著貝多芬至深的感情,是失聰的音樂家用心和靈魂譜寫而成。羅曼羅蘭把此曲和貝多芬的失戀聯系起來,說“幻想維持得不久,奏鳴曲里的痛苦和悲憤已經多于愛情了。”,小拓展,下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