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科學6《鹽和糖哪兒去了》教案(華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鹽和糖哪兒去了教學設計(一)學習目標:1、能觀察并描述物質放進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現象。2、舉例說明有些物質可以溶解在水中 , 而有些物質很難溶解在水中。3、能通過過濾的方法發展對溶解特征的認識。4、意識到溶解在人們生活中的廣泛性和重要性,體驗研究溶解現象的樂 趣 , 激發進一步探究溶解問題的興趣。(二)教學重點:觀察并描述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現象。(三)教學難點:能通過過濾的方法發展對溶解特征的認識。(四)教學準備:分組材料一:鹽、紅糖、沙子各 1份,水 3杯,攪拌棒 3根,學習單 1份 分組材料二:面粉 2份,水 2杯,攪拌棒 2根分組材料三:加了面粉的水 1杯, 鹽水 1杯, 攪拌棒 2根, 過濾裝置 2個 (一 次性杯子上固定一塊深色的棉布或濾紙)演示材料:嘗味棒 1根,鹽水 1杯(可食用),紅糖水 1杯,攪拌棒 1根, 麻油少量,水 1杯,攪拌棒 1根,課件,板書(五)教學過程一、故事導入1、教師講故事小馬過河,同學們,你們知道小馬的鹽和糖哪去了?2、學生猜測。二、觀察比較鹽、糖、米在水中的變化1、復習水是什么樣的?2、小組內觀察并描述鹽、糖、米是什么樣的?3、教師提問:“如果我想知道它們在水中的樣子,我該怎么辦?”學生交流:可以把它們放在水里。4、教師提出問題:在把這些物質放進水里時,應注意些什么呢?師生小結教師演示:將紅糖放入水中。5、學生實驗。6、匯報鹽、糖、米在水中的變化以及水的變化。7、師生小結:像鹽、糖這樣放入水中后,均勻的分散在水中,看不見了就說它們溶解在水中了。8、判斷沙子、洗衣粉、面粉是否能溶解在水中。三、觀察面粉在水中的變化1、提出問題:“想知道面粉是否溶解在水中,該怎么辦?”2、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教師給與補充。3、學生實驗。4、小組匯報:面粉剛放入水中的樣子,攪拌一會后面粉的樣子、靜止一段時間后面粉的樣子。5、判斷:面粉不能溶解在水中。四、應用你能說一說生活中那些物體能溶解在水中,那些物體不能溶解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