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1.2《尿的形成與排出》教案(韓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泌尿系統的組成教學課例【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初一下冊第四單元第11章尿的形成與排出第一課時【教學對象】初一年級 【教材分析】 第四單元第11章尿的形成與排出第一課時泌尿系統的組成是學習本節尿的形成與排出的基礎內容,與上一節課人體產生的代謝廢物檢測過的“尿液的成分”和下一節課尿液在腎單位中形成起了承上啟下、知識鋪墊的作用。本節主要內容是“腎臟是泌尿系統重要器官”,知識點包括:(1)泌尿系統的組成;(2)活動:觀察腎臟;(3)腎單位的結構?!緦W情分析】初一學生對生物學科非常感興趣、求知欲望強烈,經過接近一年的生物課程學習,對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等人體生理知識有了基本的認識,具有一定的識圖能力,對“腎臟”、“膀胱”等器官在生活中已獲得了一些感性的認識,且掌握了一定的解剖、觀察、分析的操作基礎。但初一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較薄弱,腎臟的各結構組成和作用及腎單位的各部分結構特點和彼此間的關系微觀、抽象,是學生學習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本節課將通過豬腎臟的解剖觀察和腎單位模型的組裝,幫助他們從外部形態到內部結構,從宏觀到微觀一步步地了解尿液形成的結構基礎?!窘虒W理念】為更好地貫徹和落實“核心素養”的要求,構建以學生為主的“分組實驗”合作探究方式,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參與、大膽發言,給予學生足夠的活動時間和展示機會,在活動中體驗、成長?!窘虒W目標】1.知識與技能:說出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2.過程與方法:通過解剖觀察、模型重組等方法,培養小組合作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泌尿系統結構的學習,樹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養成良好的泌尿系統衛生習慣。【教學重點】解剖、觀察豬腎臟的結構?!窘虒W難點】腎單位的結構?!窘虒W策略】小組合作學習,實驗探究教學,模型構建概念?!窘虒W課時】一課時【教學準備】新鮮的豬腰、豬膀胱、解剖盤、鑷子、紙巾、便簽紙、腎單位模型、工具箱、一次性手套、大頭針、泡沫塊、水、橡皮筋、“暢言智慧課堂“平板電腦【教學過程】一、 導入部分1.用實物注水的豬膀胱和未注水的豬膀胱作對比?!驹O計意圖】觀看學生對豬膀胱注水的過程,對比豬膀胱注水前后變化,學生用手直接觸摸注水的豬膀胱,對膀胱的結構有更直觀、更立體地認識,有效地引發學生的思考,引出膀胱的作用是貯存尿液,從而提出問題“尿液是怎樣形成的?”引出課題。二、新課部分(一)腎臟是泌尿系統重要器官1.小組合作分工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指導,各組選出實驗操作員、觀察員、記錄員和發言人。【設計意圖】形成有序地分工,接下來所有的實驗操作都在這樣分工的基礎上進行。讓學生在課堂中做學習的主人,在實驗的過程中體現自己的價值,落實“責任擔當”的核心素養要求。2.觀察豬腎臟的外部形態學生5人一組,將一個側面剖開的完整豬腎置于解剖盤中,根據教師提供的觀察提綱進行觀察,并將結果記錄下來。【觀察指南】觀察豬腎臟的外部形態:看外形:像 ,內側有個凹陷叫作 。 辯顏色: 色,原因是其內含有豐富的 。聞氣味: 味,原因是 。摸表面:感覺 。捏質感:質感 。腎臟連接有三條管道,各是什么? 【設計意圖】小組成員結合教材內容、生活實際和觀察指南開展合作探究實驗活動,教師各組巡回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小組完成情況。3.實驗成果匯報某一個小組進行“觀察豬腎臟的外部形態”的成果匯報,其他小組成員傾聽、思考、糾正。教師對小組進行組分加減的評價?!驹O計意圖】檢查各小組對該部分內容的完成情況,掌握學生的觀察、認知情況,及時糾正錯誤的地方,以便更好地開展進一步實驗。通過發言匯報,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及語言表達能力。4.觀察豬腎臟的內部結構學生打開側面剖開的豬腎臟,對照課本,觀察內部結構,并用大頭針及小紙條插在豬腎臟上相應位置作標注。教師運用“暢言智慧課堂“的平板,將各小組的實驗成果投影在屏幕上,進行點評加分?!居^察指南】觀察豬腎臟的內部結構閱讀課本P61頁,打開已經剖好的豬腎臟,觀察其內部結構。在小紙條上寫出各結構名稱:皮質、髓質、腎盂。用大頭針把寫有結構的小紙條插在豬腎臟上相應位置?!驹O計意圖】此部分內容學生平時缺少感性認識,通過實物觀察,增加學生直觀的認識,將本節難點有效突破。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激發他們的探究能力和質疑精神,落實核心素養中“學會學習“、“科學精神”的要求,體現學生主體,教師引導、指導的作用。5.知識拓展提問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吃豬腎臟的哪些部位?【設計意圖】生活聯系實際,理論回歸生活,分析并教會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煮豬腰前要注意的事項,落實“健康生活”的核心素養要求。(二)腎單位的結構1.從宏觀到微觀,走入腎單位的世界借助圖片,從宏觀的腎臟結構圖到顯微鏡下的腎臟結構圖,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對腎單位的結構認識?!驹O計意圖】通過圖片的講解,使學生初步認識腎單位,為接下來的模型組裝做好銜接。2. 模型組裝構建腎單位的概念學生根據對腎單位的結構理解及教材腎單位的結構模式圖進行模型組裝,嘗試說出各模型結構對應的腎單位結構名稱,并將小紙條粘貼到各對應結構?!驹O計意圖】腎單位的知識非常抽象,需要借助模型幫助學生構建概念,理解腎單位各結構名稱及功能。學生在組裝腎單位模型的過程中,不斷地嘗試、質疑、再嘗試,最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將“實踐創新“的核心素養體現在課堂中。三、拓展部分提出“世界腎臟日“,學生說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愛護自己的腎臟。【設計意圖】呼吁學生愛護腎臟,學會保護腎臟的方法,注意日常的泌尿系統衛生,健康生活。四、小結部分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學習了泌尿系統的組成、解剖觀察豬腎臟的結構、模型組裝腎單位等,圍繞以上內容進行了充分的體驗。從活動中體會到了生物學的魅力,也領會到了在實驗探究過程中需要小組團結與合作、傾聽與質疑、做好自己又關注他人?!窘虒W反思】泌尿系統的組成這節課是初一年級的實驗探究課,針對我校學生的實驗基礎薄弱的特點,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已做了許多鋪墊,從初一上學期開始,每節課幾乎為學生設計符合實際、簡單易操作的小組合作實驗活動,通過長時間的訓練,有了一定的生物操作基礎,才讓他們在初一下學期能順利的進入這一節課的學習。本節課的設計,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貫穿整節課的指導,每一個環節的設計都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生物實驗探究活動中來,使學生建立科學的探究素養??偨Y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有以下特點:第一,實體解剖與觀察。針對初中生見識面窄、抽象思維能力薄弱,實物的解剖與觀察有助于突破學生對腎臟結構認識的重點。在課程的后半部分,教師運用模型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腎單位的概念,有效突破本節課的難點。第二,理論聯系實際。初一的孩子大部分的時間用于學習上,對自己和生活中的現象有時候容易忽略,通過用注水的豬膀胱、豬腎臟等實物,聯系生活中的現象,有助于他們更好地健康生活。第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學生觀察的順序由外部形態到內部結構,由宏觀到微觀,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上完整節課后也發現還有許多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教師的語言可以更加精煉,讓語言更加具有吸引力。對粵教云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再精益求精,讓學生的學習情緒再興奮一些,從而達到“在學習中游戲,在游戲中學習“的狀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