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3.3《人體免疫》教案(鄭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教學設計課程名稱北師大版生物學第十三章第三節人體免疫學科生物學段初一內容分析“人體免疫”是北師大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十三章第三節的內容。本節課的知識比較抽象,而且“抗原”、“抗體”、“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的概念都比較難理解,為了使學生更好理解掌握有關概念,我利用直觀的實驗現象和學生的親身經歷,引導學生認識非特異性免疫過程,同時借助學生表演、視頻和道具模型,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涉及抗原抗體結合的特異性免疫過程,以活動為載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學生在動眼、動手、動腦過程中了解人體免疫過程。學情分析學生通過第13章1、2節的學習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拒絕吸煙、酗酒、吸毒,為人類創建健康的生活環境,以及預防傳染病等的知識。同時,也在前面第九章、第十一章學習過了白細胞、皮膚,為這節人體免疫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學生從幼兒起已經接種疫苗,學生對打預防針有一定的了解,學生學習積極性高,他們非常希望學習人體免疫的知識。通過比較、討論和總結等學習方法,可以更好地完成學習目標。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說出人體抵抗入侵微生物的三道防線。2、 區別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3、 說明疫苗的基本原理及計劃免疫的意義能力目標:1.嘗試在問題引領下,對圖文資料進行分析說明、比較歸納,發展自主學習和分析問題的能力。2.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炎癥反應、疫苗接種的基本原理。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 認同生命健康的價值,養成保護皮膚和粘膜等健康生活習慣2. 認同疫苗對于人類預防傳染病的重要作用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人體的三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2.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區別難點:1.特異性免疫及所涉及抗原和抗體概念。教學策略為了使學生更好理解掌握有關概念,我利用直觀的實驗現象和學生的親身經歷,引導學生認識非特異性免疫過程,同時借助學生表演、視頻和道具模型,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涉及抗原抗體結合的特異性免疫過程,以活動為載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學生在動眼、動手、動腦過程中了解人體免疫過程。教學準備PPT課件,自制抗原-抗體模型,相關視頻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板書:第三節人體免疫介紹人體免疫的三道防線活動一:探究蘋果果皮的作用板書:人體第一道防線,組成:皮膚和黏膜。活動二:探究人體免疫第二道防線板書:人體的第二道防線:白細胞和溶菌酶非特異性免疫活動三:探究人體免疫第三道防線特異性免疫板書:人體的第三道防線: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區別免疫的功能板書:免疫的功能計劃免疫板書:計劃免疫課堂拓展課堂小結檢測反饋展示圖片:在我國古代上有一種傳染病曾肆虐一時,感染此病的人絕大多數都會死去,即便是古代帝王也未能幸免,它就是天花,天花是一種通過唾液或者直接接觸而傳播的疾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和致死性,在極其兇險的傳染病面前,我國古代醫生也并非束手無策,他們將天花病人的痂皮磨成粉末吹入到健康兒童體內,之后孩子會患一次輕微的天花,在發病的過程中,孩子獲得對天花的抵抗力,為什么通過這個過程能使人體產生對天花的抵抗力呢,這和我們人體的免疫有關,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人體免疫。板書:第三節 人體免疫事實上,我們生活的空間中遍布有大量的病原體,有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卵等,我們人體如何防范病原體的感染呢?人體免疫存在三道防線。人體的三道防線是什么?又是如何起到免疫作用的呢?我們首先關注一個實驗:這是一個健康的蘋果,我們將蘋果局部果皮劃傷,其余部分不作處理,幾天之后,劃傷部分與其余部分相比較,出現了什么現象?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們人體哪種器官與此類似?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吸入的空氣中和吃進的食物上,也存在某些病原體,這些病原體會輕易侵入我們體內嗎?展示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圖片呼吸道粘膜上有纖毛,具有清掃異物的作用。皮膚雖然具有免疫能力,但還是不能殺死所有的病原體,當皮膚或黏膜出現破損,病原體突破第一道防線,接下來要靠什么與病原體戰斗呢?提出問題,小組討論。(1)感染后的皮膚為什么會出現紅腫現象?有時自己會痊愈?(2)許多動物受傷后往往會舔舐傷口,你能解釋其中的生物學原理嗎?播放白細胞吞噬病菌視頻,展示溶菌酶圖片,總結人體的第二道防線。剛才我們學習的皮膚、黏膜的屏障和白細胞溶菌酶的殺菌作用,它們的免疫過程是針對多數病原體還是某一特定的病原體?總結上述兩道防線的作用特點:人體的第一、二道防線是人生來就有的,它們不是只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數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第1、 二道防線雖然能夠抵抗大多數病原體,但個別病原體非常頑固,它們攻破了第一二道防線,這就需要調出免疫系統最精銳的部隊,也就是免疫的第三道防線。人體第三道防線是如何發揮免疫作用的呢?播放抗原和抗體的視頻以小組為單位,觀察理解抗原抗體免疫展示活動,討論回答以下問題:(1)結合模型判斷哪個代表抗原?哪個代表抗體?(2)抗原和抗體模型形狀的吻合代表什么?兩者之間具有什么特性?(3)某同學注射過乙肝疫苗,為何能夠預防乙肝?該同學有沒可能患甲肝?(4)患過麻疹的人為什么不會再出現麻疹?總結特異性免疫概念,組織學生朗讀一種抗體能和特定的抗原相結合,使抗原去除,抗原清除后,身體仍保持產生相應抗體的能力,當同樣的抗原再次侵入人體時,身體會產生大量抗體,這種免疫稱為特異性免疫。展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區別的表格展示有關圖片,總結有關免疫功能1.排除和消滅侵入人體的病原微生物,維護人體的健康(防御)2.清除體內衰老,死亡的或損傷的細胞(清除)3.隨時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監控)展示預防接種證和有關疫苗圖片接種疫苗為什么能預防某種疾病呢?從免疫角度,疫苗相當于什么?總結計劃免疫概念計劃免疫是依據國家對消滅傳染病的要求,在易感人群中,有計劃的進行預防接種。免疫實例分析:(1)小明對防御過敏,這是免疫的哪一個功能發生異常?(2)醫生給一個肝癌病人移植別人的肝臟,結果肝臟在這人的體內沒有成活,為什么?利用概念圖小結本節知識展示部分精選習題傾聽,思考思考,回答學生思考回答:腐爛現象、微生物侵入、皮膚總結回答:皮膚和黏膜能阻擋病原體,保護機體內部結構閱讀課本小組交流,討論并解釋有關問題:1. 白細胞吞噬作用2.溶菌酶殺菌作用思考,回答齊聲朗讀非特異性免疫概念思考觀看視頻,理解抗原和抗體關系表演第三道防線的免疫過程結合模型進行小組討論有關問題,小組代表上臺交流展示。朗讀特異性免疫概念思考,回答思考,回答思考,回答有關問題:結合特異性免疫有關概念進行解釋思考,嘗試運用本節課所學知識解答1. 防御功能過強引起的過敏反應。2.因為人體內的免疫細胞能及時識別清除體內的異常細胞所引起的排斥反應。思考,回答思考,回答分析人痘接種法預防天花的科學史,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人體免疫重要性,進一步激發學生求知欲。通過直觀的實驗現象分析,使學生理解人體免疫第一道防線。承上啟下結合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并運用生物學原理進行解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分析問題能力。通過朗讀能夠加深對核心概念的認識。承上啟下通過視頻和學生表演,使同學更好理解抗原和抗體的概念和兩者特異性結合的過程,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理解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朗讀能夠加深對核心概念的認識。進一步明晰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理解免疫的三大功能結合兒時接種體驗,并結合生物學知識進行理解,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學以致用。提升學生生物學素養,懂得運用生物學原理來解釋實際問題。有利于學生構建本節知識體系鞏固所學知識板書設計第3節 人體免疫1 人體免疫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第二道防線:白細胞、溶菌酶第三道防線:特異性免疫(抗原、抗體)2 免疫的功能3 計劃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