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下生物23.3《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教案(趙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復習生態系統的成分,營養結構,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生態系統的類型和自我調節能力。【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復習生態系統的概念。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2.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3.復習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4. 復習不同生態系統的特點和作用。5.復習生態系統的調節方式。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生態系統功能的學習,使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熱愛祖國的美好山河,培養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窘虒W重點】生態系統中不同組成成分的作用。食物鏈和食物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及特點。【教學難點】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具有單向性和逐級遞減的原因?!窘虒W方法】小組合作,分析討論。歸納總結法?!窘虒W過程】【基礎考點】一、生態系統的概念及組成:1.在一定地域內, 與 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2.生態系統的成分:3.生態系統的各種成分之間的關系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二、食物鏈和食物網: 1、定義:在生態系統中內,各種生物之間由于食物關系而形成的一種聯系。2、寫食物鏈的注意事項:(1)所用的食物鏈都從生產者開始,到最高級的消費者結束。(2)所用食物鏈中相鄰的兩種生物,都用箭頭相連,箭頭指向捕食者。(3)食物鏈中流動的能量,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4)食物鏈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3.生物富集:在生態系統中,一些有害物質可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使其濃度隨著消費者的級別的升高而逐步增加。三、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1.生態系統中能量是通過食物鏈依次傳遞的。食物鏈上的每一個環節叫做一個營養級2.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源頭是太陽能。3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傳遞和散失的過程。4能量在沿著食物鏈流動的過程中是逐級遞減的,只有10-20的能量能夠流入下一個營養級。5能量流動特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6.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伴隨發生。四、生態系統的類型自然生態系統:1、陸地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 荒漠生態系統2、水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人工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五、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但是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一般的說,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越少,營養結構越簡單,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小?!净A自測】(見學案)【教學反思】
- 關 鍵 詞:
-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北師大 版七下 生物 23.3 生態系統 結構 功能 教案 師公 開課 作品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