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下生物10.5《人體能量的供給》教案(趙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第十章 人體內的物質運輸和能量供給第五節 人體能量的供給教學目標:1、說出人體內能量的供給的過程;2、 說出體溫的概念及體溫變化對人體的影響。 教學重點:說出人體內能量的供給的過程教學難點:說出人體內能量的供給的過程教學方法:引導探究法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設計:(一)引入:問題情境引入(二)探究:人體能量的供給學生4人一組,討論和交流課本表105和106的相關資料,計算自己每日能量供給情況,并重新設計“一日食譜”(三)實踐:測量體溫學生4人一組,用體溫計測量腋窩溫度和口腔溫度(四)討論:1、當你為親人或鄰居量體溫時,如何確認他們是否發燒?2、為什么SARS流行期間,機場、車站等場所要使用體溫計探測儀檢查旅客的體溫?(五)師生交流(六)課堂小結:通過本節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或感想?(七)作業:自我評價 1、2 思維拓展板書設計:10.5人體能量的供給一、 人體能量的供給:1、人體內營養物質的去處(1)用于細胞分裂與生長,轉變為人體的組成物質;(2)暫時儲藏在人體內。2、人體能量的供給食物 呼吸作用 參與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細胞 能量氧氣 維持體溫二、 體溫:人體內部的溫度。(用體溫計測量)1、體溫測量的部位:腋窩、口腔、直腸2、維持體溫穩定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