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下生物10.5《人體能量的供給》教案(吳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第五節 人體能量的供給 一、教學目標: 知識性目標: 1、說明人體內能量的供給。 2、說出體溫的概念及其變化對人體的影響。 技能目標:1.通過小組的合作探究,闡明人體內能量供給的過程。2.結合生活經驗及實驗觀察嘗試著說出體溫的概念及其變化對人體的影響。 情感目標: 關注人體的身體健康。 二、教學難點: 說出人體內能量供給的過程。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口腔用體溫計或腋窩用體溫計。 2、教師準備:實習“測量體溫”用的脫脂棉,體積分數為75%的酒精等。 3、FLASH: (1)人體能量供給的過程; (2)人體體溫保持相對穩定。 4、視頻文件: (1)人體的熱量分布; (2)人體體溫保持恒定的過程。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討論:資料:無論是在寒冷的冬天,還是在炎熱的夏季,鳥類、哺乳類動物的體溫能維持相對穩定。其他許多動物的體溫常常伴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人的體溫也始終保持相對的穩定,這是什么原因呢?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能正常進行需要消耗能量。當你劇烈運動后,有怎樣的感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餓,口渴,沒有力氣.劇烈運動時,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在疲勞和饑餓得情況下會感到沒有力氣,那么怎么樣來恢復體力呢?食物中含有能量,可以從食物當中獲取能量。我吃進去的食物在我們的體內究竟發生了什么變化?食物在我們得消化系統中被消化為營養物質被人體吸收,最終被血液送到全身的每個細胞中里去了。這些營養物質到達細胞后又發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人活著就要不停的呼吸?為了得到氧氣人體又是怎樣得到氧氣的呢?外界的氧氣通過肺得通氣,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進入血液,由血液運輸到組織細胞周圍得毛細血管,通過組織里的氣體交換進入組織細胞里(二)探究主題一 人體能量的供給探究主題一1.人體能量產生的方式消化系統呼吸系統 有機物氧氣 二氧化碳水能量細胞能量的釋放2.人體內能量的作用學習思維等生命活動人體外在的生命活動保持體溫細胞分裂等基本生命活動3.實驗:測量食物的熱價食物的熱價:食物的熱價是指1克食物氧化(或在體外燃燒)時所釋放的熱量。討論:不同營養的熱價糖類:17.15千焦/克蛋白質:17.15千焦/克脂肪:38.91千焦/克4.人在一天中所需要的能量與其性別、年齡、身材大小以及從事勞動的強度有關。1.人在一天中所消耗的能量與哪些因素有關系?2.我們每天攝取的食物越多越好嗎?思考與討論思考與討論據統計,成年男子每天所需能量約為12 500kJ。如果一名成年男子每天從食物中吸收100g蛋白質、600g糖和200g脂肪。1個月后,這名男子的體重可能發生什么變化?原因是什么?10017.15+60017.15+20038.91=19 787(kJ)由于吸收的能量遠大于消耗的能量,所以剩余的能量將貯存在體內,導致體重增加。體 溫1.概念:人體內部的溫度。2.測量體溫的部位:3.實習:測量體溫目的:嘗試測量溫度。器材:體溫計,脫脂棉,體積分數為75的酒精等。指導:學生6人一組,測量每人的腋窩溫度和口腔溫度。將體溫計的水銀甩到35的刻度線下,用酒精對體溫計進行消毒。分別放入腋窩和口腔的舌下。5min后,讀數記錄。注意安全!4.發熱概念:人體被某些病菌、病毒感染時,體溫會升高,稱作發熱。正確看待發熱發熱對人體既有利又有害。一定限度內的發熱是身體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應,體內物質氧化分解加快,身體的抵抗力增強,有利于病人消除致病因素,恢復健康。體溫過高或長期發熱,人體的生理功能就會紊亂,甚至會危及生命。當體溫高于43時,人就有生命危險。(三)課堂小結一、人體能量的供給1.人體能量產生的方式。2.人體內能量的作用。3.實驗:測量食物的熱價。二、體溫1.概念:人體內部的溫度。2.測量體溫的部位:口腔、腋窩、直腸。3.實習:測量體溫。達標訓練1.食物中能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營養物質是( )A.水、脂肪、糖類 B.糖類、脂肪、蛋白質 C.水、無機鹽、維生素 D.糖類、脂肪、維生素2.我們吃的下列食物中哪種含蛋白質最多( )A.葡萄 B.餅干 C.蔬菜 D.魚3.人體進行各項生命活動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于( )A.脂肪 B.糖類 C.蛋白質 D.維生素4.等量的食物中,下列哪種食物燃燒釋放的能量最多?( )A.饅頭 B.面包 C.花生 D.玉米5.人呼吸最重要的意義,是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 )A.糖類 B.能量 C.二氧化碳 D.葡萄糖6.細胞通過呼吸作用釋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_________,另一部分用于進行各種 ,因此呼吸的意義在于為生命活動提供 。7.影響能量消耗的因素: 、 、 、 ___等。拓展延伸
- 關 鍵 詞:
- 人體能量的供給 蘇教版七下 生物 10.5 人體 能量 供給 教案 師公 開課 作品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