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下生物11.2《人體廢物的排出》教案(朱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人體廢物的排出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1、描述腎的濾過作用和重吸收作用2、描述尿液的形成過程和排出過程3、描述人體內廢物排出的途徑二、能力:1、通過資料分析活動,培養學生根據實驗數據進行科學推斷的能力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三、情感:關注人體廢物排出的處理,增強環保意識和資源意識教學重點:1、描述腎的濾過作用和重吸收作用2、描述人體內廢物排出的途徑3、關注人體排出廢物的處理教學難點:1、腎的結構與腎的濾過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關系2、概述人體廢物排出的意義教學方法:討論,引導探究法教學過程設計:(一)、引入:復習導入(泌尿系統的組成和腎單位)老師黑板作圖(二)、學習新課:1、討論探究一:血漿、原尿、尿液成分分析比較(閱讀表111 討論)2、討論探究二:血漿到原尿的過程a、成分如何變?b、經過那些結構?C、成分為什么這樣變(什么特點)?d、這些結構起到了一個什么作用? 總結: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3、討論探究三:原尿到尿液的過程a、成分如何變b、經過了什么結構?c、成分為什么這樣變?(什么特點)d、這些結構起到了一個什么作用?總結: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4、 觀看動圖、視頻梳理鞏固整個過程5、 總結尿液形成的過程6、 討論探究四:人體廢物的排除a、 排出體外的廢物有哪些?b、 怎么分類?c、 廢物通過那些器官排出體外的?(3) 、隨堂訓練(4) 、課堂小結板書(參看教學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