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下生物21.2《植物的有性生殖》教案(趙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教學設計八年級下冊生物第一章第一節植物的生殖教材分析:植物有性生殖的復習引入,重點介紹無性生殖及其應用。教學設計:在介紹植物有性生殖時,教師通過添第三頁圖框,讓學生認識到花的結構、被子植物的雙受精。利用圖框,引出有性生殖的方式。在獲得感性認識后,讓學生閱讀教科書、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把有代表性的看法展示出來供大家交流。通過點評、引導,將學生的認識上升到理性:植物有性,無性生殖的概念、有性,無性生殖的應用、有性,無性生殖的特點。本節課在教學上應注意直觀性和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強調生物學的基本觀點。教學目標:1、了解植物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概念及意義2、學會對比植物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區別3、通過學生自身的觀察和教師的舉例,使學生了解無性生殖的幾種類型4、了解無性生殖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教學重點:1、植物有性生殖的過程及概念2、植物無性生殖的概念3、植物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區別教學難點:1、植物有性生殖的概念2、植物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區別課時分配:1課時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植物的生殖教學過程:引入課件展示:白居易燕詩示劉叟,學生賞析詩詞描寫。師:大家都知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每時每刻都有生命的終止,而我們人類的總數會減少嗎?生:不會減少。因為我們人類每時每刻都會有新生兒在誕生。師:生物個體的生命是有限的,那么大家是否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什么生物的物種不會由于某些個體的死亡而滅絕?為什么物種依然存在、綿延不斷?生:生物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動物有強大的繁殖能力,不會消亡。生: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利用克隆技術培養出更多的頻臨滅絕的動物,動物不會消亡。師:保護生物多樣性是當前人類研究的重要課題。地球上的生命之所以能夠不斷地延續和發展,不是靠生物個體的長生不死,而是通過生殖發育來實現的。師:生物是多種多樣的,人類新個體的產生要經過雌雄生殖細胞的結合和胚胎在母體內的發育;細菌靠分裂的方式進行生殖;真菌和一些植物靠孢子進行生殖等等。不同的生物的生殖方式是不是都一樣呢?它與人類保護和利用生物有什么關系呢?今天我們一起尋找答案,讓我們共同來學習-植物的生殖。板書第一節植物的生殖課件展示:桃花的結構、胚珠的結構、傳粉、受精的過程,幫助學生知識再現。師:花開花謝,新的生命孕育而出。請同學們思考:新的生命如何產生的?生: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受精完成后,花的各個部分完成了使命,紛紛凋謝,只有子房繼續發育,子房壁發育成果皮,子房內部的胚珠發育成種子,胚珠內的受精卵發育成胚。師:在種子的形成過程中是否有生殖細胞的產生及結合?生:胚是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然后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師: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板書有性生殖指導學生填寫完成課本第二頁的框圖。師:大家想一想。我們周圍還有哪些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生:蘋果、向日葵、玉米、人類、動物.師: 除了大家列舉的上述生物之外,其他生物是如何生殖的?請大家翻開書第3頁,觀察這兩幅圖。展示課件:馬鈴薯塊莖的生殖,椒草葉的生殖過程。這是椒草的葉片,把它放在培養瓶中,在溫度合適條件下,78天后,葉片下生出根,最終長成一個新植株。再來看下一個:這是出了芽的馬鈴薯,切下帶有芽的一塊馬鈴薯,埋入土中,經過一段時間就會長成一個新的植株,結出許多的馬鈴薯。討論問題:1、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同點?2、這樣的生殖方式對植物來說有什么意義?3、你能夠說出幾種類似于此的生物嗎?生1:椒草和馬鈴薯的生殖都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自身一部分器官產生新個體。生2:這樣的生殖方式繁殖速度很快。生3:新長出的植株和母體長的很相似。生4:我發現生物的生殖方式雖然多種多樣,但都各有所長。由母體器官繁殖的這種方式速度快、時間短,不會出現很大的變異。師:課前布置的課外題,要大家觀察幾種常見植物的生殖方式,請各小組討論,并請幾位同學描述一下他們的觀察結果。比一比,哪個組想的最多。生1:仙人掌、大姜、竹子、草莓-用莖生殖。如果把一片仙人掌的莖剪下來,插入土壤中,不久就會生出新根,長出新芽。生2:柳樹、菊花、葡萄的繁殖-用枝條生殖生3:秋海棠-用葉繁殖生4:紅薯-用根繁殖生5:水仙花-莖繁殖生6:蟹爪蘭長在仙人掌上。師:以上這些植物用于生殖的器官一樣嗎?它們有什么不同?生1:有的用莖生殖,有的用枝條生殖,有的用根生殖。生2:它們都是營養器官。師:同學們觀察的仔細,回答的也很好。像馬鈴薯等植物的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而是由母體直接產生新的個體,這種生殖方式被稱為無性生殖。板書 無性生殖今天我們學習了植物的兩種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請同學們思考:根據桃樹、椒草、馬鈴薯這三種生殖方式的圖式,比較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生1:椒草和馬鈴薯有相同點,它們都是由母體上的一部分來產生新個體的。桃樹與它們不同,它的生殖要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師生一起總結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主要區別。教師指示圖例,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探究大豆是用種子繁殖的,屬于有性生殖,為什么?種子在有性生殖中處于什么地位?學生分組討論。探究結果:大豆是有性生殖。種子已經是一個新的個體了,種子的萌發可以長成植株,種子長成為新的個體是發育的過程。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種子已經是新一代的個體,是新一代植株的幼體,有性生殖是通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發育成種子,種子再萌發長成植株。因此大豆不是通過種子來繁殖的,是種子萌發成為大豆植株。師:無性生殖在植物中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生殖方式。各位同學有什么問題嗎?生1:在馬鈴薯的塊莖發芽后,可不可以直接由芽體栽進土里,為什么還要帶一塊莖呢?生2:柳樹枝條剪下后直接插進土壤里,就能活嗎?能不能用水泡一泡,長出根后再插?哪一種的成活率高一些呢?生3:洋蔥、大蒜、蘿卜和馬鈴薯一樣都長在土壤里,它們也是塊莖繁殖嗎?師:這幾位同學提出了很好的問題,哪位同學試著給他們解釋一下。生4:我回答第三個問題。洋蔥、大蒜和馬鈴薯一樣食用的是植物的莖。蘿卜和甘薯是根。生5:蘿卜屬于有性生殖,和白菜一樣開花結果。生6:我回答第一個問題。在栽種馬鈴薯芽體的時候,帶一部分塊莖是因為芽體的發育需要營養,由塊莖提供營養物質。把蒜瓣放在裝有水的盤子里,它會長出葉和根。對于學生答不出的問題,建議他們自己找答案,翻閱資料,或動手探究試驗等等。師:評價無性生殖的應用師:桃樹、玉米等被子植物通過開花、傳粉和受精并進一步解出果實和種子,由種子來繁殖后代。進一步追問:我們將鴨梨的種子種下去,幾年后是否能接出同樣甜脆的鴨梨來?生:不能。我看書中介紹水果的種子種下去,幾年后開花結果,其果實一般很酸、而且個頭小。師:展示圖片青島市近幾年里,花卉市場里的杜鵑花種類很多,這幾幅圖片中你看到什么現象?生1:這一盆花中有白色、紅色、粉紅色等幾種顏色。生2:秋天公園的菊花也有這種現象,它們是通過嫁接而來的。師:同學們的生活經驗豐富,觀察很仔細。在園林上培養名貴花卉常用嫁接、扦插等無性生殖的方式進行,因為這樣能使后代保持其母體的性狀。展示圖片植物的扦插方式,如柳樹、菊花、葡萄。圖片展示龍眼樹枝條的嫁接過程。嫁接就是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接上去的芽或枝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體叫砧木。你認為要使嫁接成功,其關鍵是什么?生:嫁接時,應使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在一起,以確保接穗成活。師:以梨樹作為例子來說,鴨梨的果實大,味道甜,但抗病力弱。杜梨的果實小,味道澀,但抗病力強,哪個作為接穗呢?生:接穗一般從優良品種的植株上選取。以鴨梨為接穗,杜梨作為砧木,通過嫁接,就將鴨梨和杜梨的優點結合了一起。展示圖片:蟹爪蘭嫁接在仙人掌的過程。注意嫁接后的植株要放在陰涼處,不要澆水。課堂小結1、 怎樣區分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區別在于是否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2、 植物的生殖是多種多樣的,這對于植物來說有什么意義?馬鈴薯等植物的無性生殖,產生的后代各體的速度比較快,有利于在短時間內繁殖出大量個體,并且后代的性狀較為一致,遺傳物質幾乎不發生變化,能保持母體優良性狀。有性生殖產生的果實種子等,往往可以耐受不良環境條件,也容易通過各種媒介傳播到其他地方,擴大植物的分布范圍。有性生殖可以使后代具有父母雙方的基因,變異性大,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更強,在進化上更有意義。師:指導學生完成表格填寫。植物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比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