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下生物26.3《關注健康》教案(孫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生物的無性生殖教案一、 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分析】生物的無性生殖是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第八單元第二十一章的第一節,教學時安排兩課時,本案例是第一課時,重點內容是觀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和實習植物的嫁接。通過指導學生實驗,使之在活動中獲得生物無性生殖的概念、出芽生殖的特點、營養生殖中嫁接的原理和方法。結合教材所提供的兩項活動,把知識性教學與技能性教學進行整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養成實事求是、珍愛生命、熱愛科學的學習態度。【教學重點】 1、舉例說出生物無性生殖的方式2、舉例說出植物的嫁接過程和意義。3、嫁接的關鍵步驟。【教學難點】 嘗試植物的嫁接。【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分析和理解,設定教學目標如下:知識目標1、聯系生活列舉生物的無性生殖方式。2、舉例說出植物的嫁接過程和意義。能力目標:1、運用酵母菌培養液制作玻片標本,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觀察能力;2、嘗試植物的嫁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意識。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養成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2、培養學生探索生命奧秘的熱情以及熱愛生命的情感。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思維更活躍且更有邏輯性;學生有很強的求知欲,他們對日常生活所接觸的酵母菌和嫁接技術既熟悉又陌生,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較七年級有了較大的提高。三 、教學方法【教法分析】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特點,本節課主要采用引導探索法、實驗法、討論法、提問法等教學方法。【學法分析】通過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來引導學生主動構建知識。主要方法有小組合作探究、討論與交流、歸納總結。四、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展示課前培養好的帶種子的葫蘆苗和水培的綠蘿。引導學生觀察這兩種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點。 學生回答:葫蘆苗是小麥種子發芽成的,葫蘆的種子是葫蘆受精作用后形成的;綠蘿則是有一個枝條水培生根而來的(學生有感而發,各抒己見)。及時提出:綠蘿的培育過程中有精卵結合形成受精卵嗎?小結入題:像綠蘿這樣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直接由母體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就叫做無性生殖。設計意圖通過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殖方式的比較,讓學生直觀認識到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的區別,引入新課。(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活動一 觀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1.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都可以進行無性生殖,比如常見的酵母菌和水螅等以“出芽”的方式進行無性生殖, 稱為出芽生殖。2.實驗過程:教師提前準備了酵母菌的培養液,要求學生利用培養液作為實驗材料,制成臨時玻片標本,通過顯微鏡觀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教師提出問題:(1)大家看到像教科書中的酵母菌了嗎,是否完全一樣?(2)為什么說酵母菌的“出芽”是一種生殖方式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分享。老師和學生共同歸納總結,并觀看酵母菌出芽生殖動畫和水螅圖片,進一步理解出芽生殖。【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觀察、教師的引導,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而且還能提高其主動學習的能力,通過探究酵母菌進行出芽生殖,進而引出出芽生殖是一種無性生殖。過渡:設置情境:常言說“無心插柳柳成蔭”,為什么插柳成蔭?活動二 植物的嫁接1.引導學生觀察一些常見植物的營養器官:(1)綠蘿的枝條長成了新植株(2)發芽的土豆塊莖(3)發芽的紅薯塊根(4)大蒜瓣長成了蒜苗(5)多肉的葉子長出了新植物引出植物的營養生殖,如嫁接、扦插等。【設計意圖】引用生活中常見的例子,直觀的現象更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對營養生殖的理解也會更加的深刻形象。2.組織學生觀看動畫:植物的嫁接。3.實習:植物的嫁接引導學生利用在小組里的實驗材料分別進行枝接和芽接。4.討論:(1)嫁接時要注意哪些關鍵細節?為什么?(2)嫁接在生產中有什么意義?6、結合圖片簡單介紹扦插和壓條。【設計意圖】“嘗試嫁接的方式”是本節的重點,根據教材分析,我采用的是小組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理解嫁接的原理和方法,并在生產實踐活動中應用。(三).課堂小結,溫故知新引導學生來回顧本節所學知識的主要內容:(板書重點內容)1.什么是無性生殖?2、無性生殖有哪些主要方式?3、酵母菌、水螅的出芽生殖。4、營養生殖嫁接(芽接和枝接)5、嫁接的關鍵和意義。(四).學情檢測,布置作業課堂檢測一、選擇1、酵母菌和水螅在適宜的環境中通常以何種方式進行生殖:A、有性生殖 B、營養生殖 C、分裂生殖 D、出芽生殖2.要想提高嫁接的成活率,應該使( )A.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密合在一起 B.接穗和砧木的木質部密合在一起C.接穗和砧木的韌皮部密合在一起 D.接穗和砧木的輸導組織密合在一起二、填空現要將一株單色的野生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種顏色,多個花朵的“塔菊”應采用 技術。拓展延伸1. 試著在生物小農莊進行嫁接。【設計意圖】根據這節課的教學重目標設置了課堂檢測和課后作業。它不僅鞏固提升了本節課的重難點,也把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培養從課內延伸到了課外。板書設計第一節 生物的無性生殖(一)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一、無性生殖: 嫁接(關鍵: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貼合) 營養生殖 扦插壓條教學反思本節課的教學追求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在一系列探究活動中,這種“合作交流探究”的模式對于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學生間的交往,促進社會技能、社會情感的發展以及知識的獲得上具有顯著的實效,所以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是學生合作探究的場所。- 5
- 關 鍵 詞:
- 關注健康 蘇教版八下 生物 26.3 關注 健康 教案 師公 開課 作品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