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下生物23.2《食品保存》教案(吳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食品保存(第一課時)【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說明食品腐敗變質的原因。2、了解食品保存的原理。(二)過程與方法1、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從實踐中獲得知識,收集資料。2、培養學生的觀察、記錄、表達交流的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教學重點】食品腐敗的原因【教學難點】說明食物腐敗的原因是微生物作用的結果。【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1、展示發霉的衣服、蘋果、米飯、饅頭等,提出:它們為什么會發霉?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注意到,夏季將肉湯等食物放在常溫下往往很快就會腐敗,而放在冰箱里冷藏不容易腐敗。這又是什么原因呢?多媒體演示:標題:食物保存教學目標:1、 說明食物腐敗的主要原因。2、了解食品保存的原理。二、講授新課教師:為什么要保存食物?學生:因為不保存食物就會腐敗變質?教師:食物變質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學生:是微生物引起的。(猜測)教師:真的是微生物么?多媒體演示:標題:食物腐敗的主要原因目的:說明微生物是引起食物腐敗的主要原因小組討論:探究“食物腐敗的主要原因”,并設計實驗(參照P67頁實驗)小組1:小組2:小組3:下面請看實驗:(1) 煮沸后敞口于空氣中3天的肉湯。(2) 煮沸后封口了3天的肉湯。讓學生觀察并對比。建議學生從顏色、渾濁程度、氣味等方面比較,小組討論并總結。學生總結:敞口于空氣中的肉湯顏色更深,渾濁度更高,酸臭味更濃,所以在空氣中的確比封閉的更容易腐敗。教師:這是為什么呢?學生:因為是敞口的,微生物更容易侵入。多媒體演示:小結:食物腐敗的主要原因是由微生物的生長、生殖引起的。假設:實驗后,將煮沸后封口了3天的肉湯放到冰箱中,若干天后,肉湯還是新鮮的。這是為什么呢?煮沸后封口了3天的肉湯在冰箱中能永遠保鮮嗎?為什么?學生:(冰箱中的溫度較低,微生物的生長、生殖受到抑制。)小組討論: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保存食物的方法,說出微生物的生長和生殖需要哪些條件?以及怎樣才能殺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呢?(提示:冰箱中的食物不易腐敗,用鹽腌制的食物不易腐敗。)小組1:小組2:小組3:多媒體演示:微生物的生長、生殖需要水,適宜的溫度等條件。下面請一個同學總結一下食物腐敗的原因與食物保存的原理。學生:食物腐敗的原因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引起的。食物保存的原理是要殺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多媒體演示:食物腐敗的原因:由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引起的。食物保存的原理:殺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課堂小結】食物腐敗是由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保存的原理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殺滅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在食物中的生長、生殖。【教學練習】學生用書:學習與評價【教學反思】本節課從日常普遍的現象入手,將探究活動融入課堂,剖析了食物腐敗變質的根本原因,從而總結出食物保存的原理。通過創設小組自主合作的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由單純的信息表達者轉變成信息的加工者、組織者,處于主導地位;學生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在觀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學習,處于主動地位。這樣在課堂上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課堂充滿了活力,讓學生感受,理解了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掌握了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精神。板書設計第二節 食品保存一、食品腐敗的主要原因1、食物腐敗的主要原因 2、食物保存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