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第八章 復習知識點.doc
第八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第一節 中東知識點1“三洲五海之地”1、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1)位置(在課本45頁圖8.3中找出)海陸位置:兩洋三洲五海之地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聯系亞、歐、非三大洲連接黑海、地中海、里海、紅海、阿拉伯海緯度位置:大部分處于20 N40 N之間,絕大部分位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2)西亞和中東的區別;中東包括非洲東北部和亞洲西南部;西亞包括阿富汗,但不包括埃及的部分及土耳其、阿塞拜疆的歐洲部分。中東=西亞阿富汗+土耳其歐洲部分+埃及非洲部分。中東的國家: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敘利亞、 黎巴嫩、約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西亞的國家:阿富汗、伊拉克、伊朗、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爾、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聯酋)、阿曼、也門、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3)重要性:東西方交通要道(在課本45頁圖8.3中找出)土耳其海峽:黑海連接地中海的唯一通道。 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間接地溝通了大西洋與印度洋。 霍爾木茲海峽:波斯灣的唯一出口,被稱為“國際石油海峽”。 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與大西洋的通道,間接的溝通了大西洋與印度洋 曼德海峽:溝通了紅海和阿拉 伯海。(4)一灣一運兩洋三洲四海峽五海之地(在課本45頁圖8.3中找出)一灣一運:波斯灣、蘇伊士運河 兩 洋:印度洋、大西洋 三 洲:亞洲、非洲、歐洲 四 海 峽:直布羅陀海峽、土耳其海峽、曼德海峽、霍爾木茲海峽 五 海:地中海、阿拉伯海、紅海、黑海、里海(5)橫跨兩洲的國家國 家 所跨大洲 埃 及 非洲、亞洲 土耳其 亞洲、歐洲 阿塞拜疆 亞洲、歐洲 2、中東地形(在課本45頁圖8.3中找出)(1)地形類型:以高原地形為主,平原面積較小。 (2)主要地形區: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兩河流域)、尼羅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 (3)河流 尼羅河:主要流經埃及,是世界最長 的河流,注入地中海。 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均注入 波斯灣。 知識點2 世界石油寶庫1、中東石油資源(1)特點:儲量大、埋藏淺、出油多、油質好(2)地位: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石油最多的地區,也是世界上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舉足輕重。(3)分布: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4)主要產油國: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5)油田:加瓦爾油田:位于沙特阿拉伯,世界第一大油田布爾甘油田:位于科威特,世界第二油田。2、石油輸出:(1)目的地:所產石油絕大部分通過海洋運往東亞、歐洲西部、和北美洲。(2)輸出路線:(課本47頁圖8.6)(重點)經過的主要海洋和海峽到達的地區船隊A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大西洋歐洲西部、北美洲船隊B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北美洲、歐洲西部船隊C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 東亞3、石油對中東經濟的促進作用和出現問題 (1)中東主要的產油國從出口石油中賺取外匯,成為富裕國家。 (2)石油是非可再生資源,產油國都在考慮未來繼續發展的問題,實施經濟發展多樣化戰略。知識點3:匱乏的水資源 1、中東氣候類型及其分布氣候類型 特點 分布 熱帶沙漠氣候 終年炎熱干燥 中東大部分地區 地中海氣候 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少雨 地中海沿岸 溫帶大陸性氣候 夏季炎熱,冬季寒冷;降水少,主要集中在夏季 中東東北部部分內陸地區 2、中東水資源匱乏的原因及對策 (課本48頁圖8.7)主要河流的分布特點 原 因 對 策 河流稀少,分布不均,多國共用。 (1)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幼發拉底河水。(2)約旦、以色列:約旦河水。 (3)以色列、黎巴嫩:利塔尼河水。 (4)敘利亞、以色列:太巴列湖水 (5)巴勒斯坦、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區的水資源大部分地區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 實施海水淡化、發展節水農業,實行跨流域調水。 知識點4:多元的文化1、民族文化差異 (1)中東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屬于白色人種。這些國家被稱為“阿拉伯國家”,伊朗、土耳其等國不是阿拉伯國家。 (2)中東上基督教、伊斯蘭教以及猶太教的發源地,目前大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少數居民信奉基督教、猶太教等宗教。 (3)中東地區的民族及宗教信仰 (課本4950頁)民 族 分 布 宗教信仰 阿拉伯人 中東地區的多數國家和地區 信仰伊斯蘭教 波斯人 主要分布在伊朗 信仰伊斯蘭教土耳其人 主要分布在土耳其 多信仰伊斯蘭教猶太人 集中分布在以色列 主要信仰猶太教 2、宗教圣城 (1)耶路撒冷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圣城。 (2)沙特阿拉伯的麥加是伊斯蘭教的第一圣城,麥地那是伊斯蘭教的第二圣城;耶路撒冷是伊斯蘭教的第三圣城 3、宗教差異的影響 宗教文化上的巨大差異也是導致中東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長期的熱點地區中東戰爭、沖突不斷的原因 焦點一:東西方交通要道“三洲五海之地” 焦點二:為石油而戰豐富的石油資源 焦點三:為水而戰匱乏的水資源 焦點四:為領土而戰巴以地區存在領土爭議 焦點五:宗教紛爭巨大的宗教文化差異 第八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第二節 歐洲西部知識點1工業密集 發達國家集中1、歐洲西部的位置和范圍(1)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東半球緯度位置:大部分在35N70N,大部分屬北溫帶海陸位置:位于亞歐大陸西部,歐洲的西半部,西臨大西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地中海。北極圈穿過的國家:挪威、瑞典、芬蘭。本初子午線穿過的國家:英國、法國、西班牙(2)范圍位于歐洲西半部、東半球西北部,亞歐大陸的西部,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占歐洲的一半左右。這里人口稠密,國家眾多,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2、世界上發達國家最為集中的地區(1)地位:歐洲西部人口稠密,國家眾多。這里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目前也是世界上工業發達的地區之一。(2)工業特點:這里的工業工藝精,技術水平和生產效率高,(3)農業:比重較小,但生產水平高,多用機械,自動化程度高,耗用勞動力少。(4)服務業:服務質量優,產值大,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歐洲西部是世界上發達國家最為集中的地區。(5)發達國家:主要集中在歐洲西部的北部、西部和南部知識點2 現代化的畜牧業1、歐洲西部發展畜牧業的自然條件(1)氣候(課本56頁圖8.21)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氣候類型分布溫帶海洋性氣候西部大西洋沿岸溫帶大陸性氣候離海洋較遠的東部地區地中海氣候地中海沿岸地區寒帶氣候北冰洋沿岸小部分地區高原山地氣候阿爾卑斯山脈地區主要氣候特點及成因特 點影響因素成 因溫帶海洋性氣候典型:冬季比較溫和,夏季比較涼爽,全年降水較多且分配均勻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40N60N,終年盛行來自大西洋的溫暖濕潤的西風海陸分布三面臨海,大陸輪廓破啐,絕大 部分地區距海不遠地形山脈多東西走向,平原廣闊,有利于大西洋上的暖濕氣流長驅直入洋流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經過,使西部沿海地區增溫增濕(2)地形(在課本57頁找出下列地形區的地方并記住他們的位置)特點: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廣大主要地形區:以萊茵河為界,以東為波德平原,以西為西歐平原山脈、平原、半島、內海、島、邊緣海。五山脈(北1個: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南4個:比利牛斯山脈、阿爾卑斯山脈、亞平寧山脈、喀爾巴阡山脈)四半島(北1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3個: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巴爾干半島)三個內海波黑地和三個島(冰島、愛爾蘭島、大 不列顛島)兩平原:以萊茵河為界,以東為波德平原,以西為西歐平原一個邊緣海:北海(3)影響歐洲西部畜牧業發展的因素地形:歐洲西部地區地勢平坦,南、北多山地,中部以平原為主,面積廣大,有利于來自大西洋上濕潤的西風氣流深入內地,從而形成全年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歐洲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全年溫和濕潤,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大部分草場可常年放牧,非常適合發展畜牧業。2、歐洲西部的人們的飲食結構(1)歐洲人以牛羊肉和乳產品為主要食物,他們的餐桌上常見牛排、羊肉、奶油、奶酪等食品。(2)歐洲人的飲食結構與這里發達的畜牧業有密切關系3、發達的畜牧業在歐洲西部,人們稱牧草為“綠色金子”足見他們對牧草的珍視和對畜牧業的重視。(1)這里多數國家的農業以畜牧業為主,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較高。(2)歐洲西部從事畜牧業的農民以飼養牛、羊等牲畜為主,同時種植谷類作物及牧草,主要生產肉類、鮮奶及奶制品、羊毛等畜品。(3)發展畜牧業的特點:高度機械化、自動化。知識點3:繁榮的旅游業1、旅游業的發展(1)資源條件自然資源:北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有曲折幽深的峽灣,引人入勝。中部雪峰高聳的阿爾卑斯山脈,是登山和滑雪的理想場所。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區,夏季陽光明媚,海濱沙灘景色迷人。人文資源:歷史文化名城眾多,歷代名人輩出。現代文化事業發達,博物館、藝術館、音樂廳眾多。(2)發展歐洲西部大多數國家使用統一的貨幣歐元據世界旅游組織統計,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入境游客數量和旅游收入均居世界前列。2、歐洲西部著名的旅游資源國 家旅游資源挪 威峽灣風光、觀看午夜太陽瑞 士阿爾卑斯山滑雪場、鐘表王國希 臘奧林匹克遺址公園、巴特農神廟西班牙地中海陽光沙灘、斗牛法 國巴黎的艾菲爾鐵塔、凱旋們、盧浮宮博物館、巴黎圣母院英 國倫敦塔橋、白金漢宮、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荷 蘭風車、圍海造田工程、花卉及郁金香意大利羅馬古斗獸場、水城威尼斯、羅馬古跡波 蘭華沙肖邦雕像第八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非洲知識點1黑種人的故鄉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范圍(1)位置半球位置:東半球、跨南北半球海陸位置:撒哈拉沙漠以南,東臨印度洋、西瀕大西洋,介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緯度位置:主要在南、北回歸線之間,赤道穿過中部,絕大部分位于熱帶,非洲是典型的“熱帶大陸”。(2)范圍:本區絕大部分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面積約占非洲面積的4/5,它同北非共同組成完整的非洲大陸。2、地形與河流(1)地形特點:地形以高原為主,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被稱為“高原大陸”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2)地形區:東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亞高原、剛果盆地、撒哈拉沙漠。埃塞俄比亞高原有“非洲屋脊”之稱。(在課本上找出這些地形區并記住他們的位置)(3)河流:尼羅河位于北非和東非,世界最長河流,全長6600多千米,流經八個國家,向北注入地中海。剛果河位于非洲中部,是世界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流,向西注入大西洋。贊比西河位于非洲南部,該河多急流瀑布,贊比西河向東注入印度洋的莫桑比克海峽。尼日爾河位于西非,向南注入幾內亞灣。非洲最深的湖泊坦噶尼喀湖,非洲最大的湖泊是維多利亞湖。世界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在課本上找出這些地形區并記住他們的位置)3、氣候(1)特點:以赤道為中心,大致呈南北對稱分布,以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為主,其中熱帶草原氣候分布最廣。(2)類型及分布主要氣候類型特 點分 布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地區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季熱帶雨林氣候區的南北兩側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南回歸線附近地中海氣候 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本區西南角高原山地氣候冬冷夏涼,全年降水少本區高山地區4、居民狀況(1)人種:90%以上為黑種人,被稱為“黑種人的故鄉”。(2)文化:分屬不同的部族,有著多種多樣的語言、風俗習慣和原始的宗教黑種人大都能歌善舞,具有音樂、繪畫、雕刻等方面的天賦。(3)典型民居:茅草屋,一般用樹枝、木棍構架,屋頂鋪茅草。知識點2快速發展的經濟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資源(1)非洲的熱帶動物:斑馬、長頸鹿、非洲犀牛、非洲象、大猩猩、獅子、河馬等。(2)非洲的生物資源:是咖啡、椰棗、油棕和香蕉的原產地(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礦產資源:黃金和金剛石的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第一位。銅、鐵、鈾等的儲量也很大。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剛果是出產金剛石最多的國家;幾內亞是出產鋁土最多的國家;贊比亞是出產銅礦的重要國家;尼日利亞是本區重要的石油生產國。2、經濟發展(1)經濟特點及原因特點:出口初級農礦產品(礦產、木材、畜產或熱帶經濟作物),進口工業制成品(機械、汽車等工業制成品)單一的商品經濟原因:歷史上長期受殖民主義者占領和掠奪,經濟發展緩慢(2)經濟發展中的問題:進口結構不合理,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另外,出口商品價格在國際市場上波動很大,工業不發達,對外依賴性強。(3)解決措施:努力發展民族工業,發展多樣化農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旅游業知識點3 人口、糧食與環境1、非洲的人口、糧食、環境問題人口問題: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居各大洲之首,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更高。糧食問題:農牧業生產落后,農產品產量低,當地糧食供應不足。環境問題:人們亂伐濫牧,致使森林被毀,草場退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等。2、人口、糧食與環境的關系由于人口增長過快,需要更多的糧食和肉類,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或在草原地區放牧更多的牲畜。這些做法導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劇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態系統逐步退化。3、解決措施控制人口增長,提高農業生產水平,保護生態環境,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解決人口、糧食、環境問題的重要措施。其中,最根本的問題是控制人口增長。第八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第四節 澳大利亞知識點1世界活化石博物館1、位置和范圍(1)位置半球位置:東半球、南半球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東北面與亞洲相望,南面隔海與南極洲相望。緯度位置:大部分處于10 S40 S之間,位于南半球,南回歸線穿過中部,大部分地區處于熱帶和亞熱帶1、 (2)范圍: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和附近一些島嶼,是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世界上唯一獨占整個大陸的國家(在P75圖中了解澳大利亞的主要地理事物:大分水嶺、墨累河、澳大利亞盆地、北艾爾湖、太平洋、印度洋、塔斯馬里亞島。www.zk5u.com中考資源網)www.zk5u.com中考資源網2、特有生物及存在原因(1)特有生物:袋鼠、鴯鹋、樹袋熊(考拉)、琴鳥、高大的桉樹、花似金色絨球的金合歡等。存在的原因:澳大利亞很早與其他大陸分離,長期孤立,海洋阻隔了生物的傳播,致使大陸上沒有其他動物與它們進行生存競爭。澳大利亞形成后沒有發生過大的地殼運動,一直比較穩定,自然條件比較單一,故動物進化緩慢。 知識點2“騎在羊背上的國家1、發達的農牧業特點(1)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騎在羊背上的國家(2)澳大利亞養羊產業化、機械化程度高,耗用勞動力少(3)所產羊肉和羊毛主要用于出口,商品率很高注:澳大利亞除羊毛外,還是世界上重要的羊肉、小麥出口國2、澳大利亞的農牧業區及分布地區澳大利亞充分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發展養羊業,形成了三個不同的牧羊帶。自東南和西南沿海向內陸依次為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和粗放牧羊帶。3、農牧業分布特點;粗放牧羊帶主要分布在西部、東部地區;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和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集中分布在東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區。4、三大地形區東部:山地 (大分水嶺 ) 中部:平原(中部平原)、盆地(大自流盆地 ) 西部:低高原 (西部高原)5、地形與農牧業的關系西部、北部、中部地區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積的平原,有優良的牧草,沒有大型肉食動物,因此適合露天圍欄放養。東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平原區,既適合牧羊,又適合發展耕作業,二者在時間上不會發生沖突,所以發展混合農業6、氣候(P76圖8.39 指導澳大利亞的氣候類型及分布)(1)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地處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氣候的分布特征:大致呈半環狀分布圖 示氣候類型分 布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西部、中部和北部熱帶雨林氣候東北部沿海亞熱帶濕潤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東南沿海地中海氣候西南部(2)氣候與農牧業的關系澳大利亞中西部和北部地區為廣大的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區,較為干燥,適宜牲畜過冬和繁殖。以粗放為主。東南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西南部冬季溫和濕潤,夏季高溫干燥,這樣的氣候特點適宜畜牧業,同樣適宜耕作業,因此這些地區發展了混合農業。7、養羊業的發展(1)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澳大利亞的農牧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養羊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澳大利亞工礦業、服務業發展迅速,農牧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下降。但是,澳大利亞養羊業在世界上的地位依然重要。知識點3“坐在礦車上的國家”1、工礦業(1)特點: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豐富,品種多,品質優、埋藏淺,易開采(2)主要礦產及分布:鐵礦西部、煤礦東部沿海;鋁土礦東北部(3)主要工業部門及特點:采礦業經營規模大,采用現代管理方法和機械化、自動化生產,礦產資源的開采效率和利用效率很高,而且非常注意環境保護。在采礦業的基礎上,澳大利亞也發展了冶金業。(4)澳大利亞是世界礦產品的主要出口國之一,生產的礦產品80%以上用于出口,主要銷往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2、服務業:20世紀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的服務業發展迅速,超過農牧業和工業,成為澳大利亞的經濟支柱。澳大利亞的采礦業和冶金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有所下降。3、人口、城市分布(P77圖8.40記住主要城市在圖中的位置)(1)主要城市(1)堪培拉澳大利亞的首都 ;悉尼全國最大工業中心中心和港口城市 ;墨爾本全國第二大城市(2)人口城市的分布特點: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3)分布原因:東南沿海為亞熱帶濕潤氣候和溫帶海洋氣候,溫暖濕潤,氣候適宜。 港口優良,交通便利 開發歷史悠久,經濟發展較快,工礦業、農牧業較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