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課改版一年級下冊數學1.2《數的順序和大小的比較》教案(孫老師公開課).docx
比較大小 (課題)教案設計科目數學年級一年級教學目標1.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2.讓學生經歷具體情境、借助計算器、抽象比較三個層次的活動,探索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3.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積極思考、正確比較,善于與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習慣。重點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難點讓學生經歷具體情境、借助計算器、抽象比較三個層次的活動,探索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教具準備教學課件、計數器、小棒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1、 復習導入1. 十位是7的兩位數( )2. 比79多1的數( ),比79少1的數( )。3. 74是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2、 探究新知1. 比一比,哪堆小棒多?( 42 )( 37 )通過觀察可以知道4237。討論:你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判斷42和37的大小?2.根據數的順序進行比較。引入百數表,復習越靠后的數越大。42的位置靠后,所以4237。3.根據數的組成進行比較。給出數字42和37,讓學生通過動手擺小棒,直觀的知道42由4個十和2個一組成;37由3個十和7個一組成;由此還是可以得出4237。同時強調因為4個十已經大于3個十,所以不用在比較個位上的數字的大小。4.課堂演練149 50 63 58 75 81 57 61 學生總結出:比較兩位數的大小時,先比較十位,十位上的數字大,那個數就大。5.問:這兩個數比較,誰大?借助計數器(學習十位相同該如何比較)個位十位個位十位百位百位25236.課堂演練249 46 52 5364 61 85 86 7. 學生總結:十位相同,個位大的數大。8. 再次回顧利用數的組成和計數器所學習的比較兩位數大小的方法:比較兩位數的大小時,先比較十位,十位上的數字大,那個數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比較個位,個位大的數大。給學生3分鐘自己記一記。三、課堂練習1.填空2.比較大小3.學以致用四、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個性設計:1.復習導入環節,通過回憶舊知,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2.通過觀察、得出結論、驗證結果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3.利用小棒和計數器更直觀呈現知識,有利于學生獲取知識。板書設計比較大小42 37 99 10023 25 81 18 29 30教學反思首先教學節奏較慢。其次學生在說算理的機會較少,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多給學生機會說說算理。最后本節課的基礎知識容易理解,可以增加環節“改變一個數的大小”讓學生形成認知沖突,從而拓寬知識面
- 關 鍵 詞:
- 數的順序和大小的比較 北京 改版 一年級 下冊 數學 1.2 順序 大小 比較 教案 師公 開課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