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課改版一下數學5.2《探索規律》教案(李老師公開課).docx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教學內容:根據圖形找規律課次:1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學生觀察、操作等活動中初步認識物品,圖形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指出下一個物品、圖形。 2、通過擺一擺、涂一涂、找規律、創造規律等活動,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推理和動手操作等能能力,提高學生合作交流與創新能力。過程與方法:1、通過創設活潑、民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體會到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2、給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讓每個孩子都進行充分的觀察、思考、發現并認識規律。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價值,體會規律的美和創造的快樂,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難點:通過實踐活動找出事物的變化規律。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二次備課一、設疑自探(10分鐘)(一)、猜猜下一個是什么顏色?1. 課件出示一組有規律的顏色,讓學生猜一猜下一個是什么顏色?學生發現規律很容易猜出。2.課件再出示一組沒有規律的顏色,讓學生猜一猜下一個是什么顏色?學生猜不對。老師問“這是為什么?”學生回答:“因為第一組有規律,而第二組沒有規律。”導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找規律。板書課題找規律課件出示主題圖:師:六月一日同學們正在進行聯歡呢問:請你仔細觀察,畫面上哪些排列是有規律的?又是按什么規律排列的?小組內相互說說,看誰發現的最多。1.老師根據圖中的內容,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并把自己觀察到的內容說一說,獨立完成例題中的要求。2.出示提示:(1)圖中都有哪些物體呀?他們是怎樣排列的?(2)圖中的小朋友是怎樣排列的?(3)你能根據圖中的物體排列規律接著畫出來嗎?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學習,并把自己存在的疑問整理好。2、 解疑合探(12分鐘)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出示學習提示,并和學生一起學習。1.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老師:這是六一晚會的會場,布置的可真漂亮!這幅圖中有什么呀?學生:有彩花、彩旗、彩燈籠,還有男女同學圍成圈跳舞。老師:仔細觀察,看看你能發現什么規律嗎?(先讓學生觀察一會并進行小組合作探究,之后讓每個小組中的學困生發言,中等生加以評價,優等生給予補充)2.引導學生描述圖中的各種規律,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對規律的理解。學生:(1)彩旗是按照一面黃旗、一面紅旗、一面黃旗、一面紅旗這樣的順序重復排列的。(2)彩花是按照一朵紅花、一朵紫花、一朵紅花、一朵紫花這樣的順序依次重復出現的。(學生按著這樣的說法依次把彩燈、跳舞的同學排列的規律用語言說出來)3.師生一起總結:我們剛才找到的彩花、彩旗、彩燈籠、同學都是按照順序依次重復出現的,像這樣按順序地重復排列就是有規律地排列。4.找規律 (1)找立體圖形的規律師:認識了規律,就應該運用規律來解決問題了。老師這有一組圖形,你能接著往下擺嗎?(出示課件)(2)找平面圖形的規律師:我們已經會擺兩個圖形了,三個圖形你會有規律的擺出嗎?你能猜出它的后面應該擺什么圖形嗎?(課件顯示)小組內相互說說,指名說出答案。5.涂一涂(1)師:物體、圖形的擺放可以有規律,涂顏色也可以有規律。出示例3,仔細觀察,涂出有規律的顏色!(2)完成“做一做”的涂顏色題目。(3)小律動:找動作的規律(4)找生活、學習中的規律師:我們認識了事物排列規律,你能說說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規律的?舉例:(1)馬路上的斑馬線一道白色,一道黑色。(2)時間12個小時。(3)音符12345671234567,(4)月亮的變化。(5)衣服上的圖案。(6)教室里的桌椅,從前往后一排桌子,一排椅子。(7)太陽每一天的東升西落,每天都是這樣重復出現的。(8)一年四個季節。等等這些都是有規律的。6.創造規律:師:想不想自己動手畫一畫,創造出有規律的圖形,看誰最有創意。(學生拿出學具動手擺出有規律的圖形)。展示作品,并說出是按什么規律排列的。三、質疑再探(3分鐘)老師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引導學生再一次回顧教材的內容,讓學生認真探討自己所要發現的知識點。預設:針對有規律排列的數字,你能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敘述嗎?四、運用拓展(15分鐘)1.學生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編出習題,引導同學獨立完成習題。2.老師出示習題:(1)圈一圈,說一說 (2)找一找,擺一擺(3)按規律填數A、2,4,6,8,10,12,B、5,10,15,20,25, C、3,13,23,(4)畫一畫,填一填 ________1 4 9 ( )板書設計:七、1.根據圖形找出規律( )( )( )( )( )( )教學反思:本課時讓學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觀圖形和事物的變化規律,還未抽象到數,所以我在課堂中結合了多媒體來輔助教學,讓學生能在直觀、生動的學習環境中找出事物的變化規律。這節課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創造一種和諧愉悅的氣氛,讓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主動地去探求知識,發展思維。因此,在教學過程的設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反映和體現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1、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已有的認識水平和思維特點,關注知識的形成過程,積極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 2、在教學中就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建一個發現、探究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以學生喜歡的“猜一猜”為引子,通過“找簡單的規律畫規律找生活中的規律動手創造規律”等活動。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實踐活動中探究、發現事物的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學生間相互合作的意識。3、進行數學活動的教學。建構主義學者認為,學習是主體在對現實的特定操作過程中對自己的活動過程的性質作反省抽象而產生,學習數學是一個“做數學”的過程。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找一找、涂一涂、拼一拼、說一說等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規律。4、數學學習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數學學習的本質是學生的再創造。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通過涂色,擺一擺等活動,把知識進一步的拓展,從而讓學生再創造出不同規律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5、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在教學中,我把知識進行拓展,讓學生都紛紛舉出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通過找生活中的規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這節課,我和同學融為一體,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愉快時刻蕩漾在課堂上,創新,自主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成為課堂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