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課改版二下數學8《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王老師公開課).docx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一、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初步認識鐘表的面,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過交流、合作、學會認讀整時和半時數。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能力目標:通過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培養觀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結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培養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二、教學準備:教 具:課件,實物鐘。學 具:每人一個學具鐘。三、教學重點:會看鐘面的整時和半時數四、教學難點 :會看半時數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好朋友,想知道他是誰嗎?仔細聽。(出示課件)(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2、師:猜猜它是誰?3、師:鐘表王國的兄弟姐妹可多呢,你們想去鐘表大世界看看嗎?那我們現在就和他們交朋友吧!(板書課題)4、師:你已經了解了有關鐘表的哪些知識?你還想和小伙伴交流有關鐘表的哪些知識?(學生自由說)(設計意圖:將好聽的兒歌,作為課的開始,激發了學生的參與動機。使學生能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另外,老師通過對學生原有生活經驗的了解,可以較好地調整自己的教學。)(二)聯系生活,感知鐘表面。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要變了,(從課件演示的鐘表中抽象出鐘表面圖)睜開眼睛,這些都是鐘表的面,觀察一下,鐘表面上有些什么?請你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向你的同桌交流你對鐘表面的認識情況。(有的生拿學具鐘,有的看屏幕上的鐘面)學生匯報(得以下答案):有112個數字。有2根指針,長針和短針。配有畫外音:我的身子長,我叫分針,我的身子短,我叫時針。若有學生匯報發現時針和分針走的方向是一樣的,課件就演示。(設計意圖:這一層次安排了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在感性經驗的支撐下建立起鐘表面的直觀模型,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使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借鑒、互相補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三)依托經驗,自主探究,認讀整時、半時。1、師:剛才同學們認識了鐘表的面,哪鐘面上所表示的時間又該怎樣認呢?請同學們看圖:屏幕依次出示“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景圖:師:這是小明一天的生活安排,(出示書上90頁的圖。)仔細觀察這些圖,請你在小組里試著說一說小明什么時間在做什么,你是怎樣看鐘面上的時間的。學生分組交流、討論、在同伴的合作中學會看整時和半點。2、哪些組的同學愿意當小老師,給全班同學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認這些鐘面上的時間的?生匯報。(學生互相評價),師引導。3、師:同學們認識了這些鐘面上的時間,(師手指黑板上的鐘面),你認為這些鐘面可以怎樣分類呢?(學生到黑板前整理鐘面)師:你是怎樣分類的呢?(整時的分一類,半時的分一類)4、師:仔細觀察,整時的鐘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半時的鐘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組討論)。匯報:得出結論。(生評價)5、結論: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整,分鐘指著6,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半。(設計意圖:有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識針表的經驗,但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掌握了這方面的知識。針對這一情況,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熟悉的生活情境,整個過程由小組討論,分組匯報,觀察思考,得出結論。較優秀的學生充當了小老師的角色,一部分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得到幫助,輕松愉快地獲得知識。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構建自己的認識體系,同時,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6、反饋練習師:剛才同學們已經認識了鐘面,現在就讓我們來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吧!(1)屏幕出示鐘:“我的朋友在哪里”(鐘面指著2時)生:“你的朋友在這里”(用學具鐘撥同一時間)小貓鐘:“我的朋友在哪里”(指著11時)生:“你的朋友在這里”(用學具鐘撥同一時間)(2)師用實物鐘撥一時間,問:“我的朋友在哪里”(3時半)生:“你的朋友在這里”(用學具鐘撥同一時間)(3)接著:讓同桌的兩個學生互相出題撥鐘,并相互評價。(4)小組撥鐘練習:一人說時間,其他三人進行撥鐘練習,并相互檢查。(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鞏固鐘面上整時和半時的認識,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四)認識時刻表示法。1、示范時刻表示法:師:6時可以怎樣表示呢?(板書6時,6:00)7時半可以怎樣表示呢?(板書7時半,7:30)2、找朋友游戲師:每個同學都有一張表示時刻的卡片,你的卡片跟黑板上哪一個鐘面是好朋友呢?你就把他站在這個鐘面下。(開始吧!)全班到黑板上找朋友。(放找朋友的音樂)大家找到了朋友,高興地回到座位上,只有一個同學找不到朋友。師:你怎么啦?(生找不到這張卡片的朋友。)師:大家幫他找找看,黑板上有這張卡片的朋友嗎?(沒有)師給生一個實物的鐘面,問:你能撥出這個時間嗎?(生撥時間)師:你這個鐘面跟黑板上的哪些是同一類的?你應該把這個鐘面貼在哪里呢?(該生把鐘面貼在黑板上相應的位置)(設計意圖:這部分內容如果按部就班地逐個教學時刻表示法,學生必然興趣不大,因此,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使學生在游戲中樂于學習,使課堂充滿著輕松愉快的氣息。除此,這個環節設置了一個學生找不到對應時刻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在體驗中解決問題,培養問題的意識。)(五)實踐活動師:看來同學們一天的時間都安排得挺合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安排星期天的時間吧! “快樂星期天”的情景圖,四人小組合作,在圖上寫出合理的時間。(學生交流、討論,在情景圖中寫時間)師:哪一組愿意來說說你們是怎樣安排星期天的。各小組匯報。(設計意圖:在情景中應用數學知識,使學生感受到生活離不開數學,由此,對數學產生興趣和親切感,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七)全課小結師:這節課你最成功的是什么?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很多有關鐘表的知識,希望你們今后能用好時間,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 關 鍵 詞:
- 時、分、秒的認識 北京 改版 數學 認識 教案 師公 開課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