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課改版二下數學1.1《有余數除法》教案(周老師公開課).docx
有余數的除法水陽鎮雁翅小學 關奇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整除及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余數除法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比較后,弄清整除的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并從中體驗到探究的樂趣。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除法的意義,但只限于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的情況,這節課針對有余數的情況進行。在之前學生已經接觸過有余數的除法,對有余數的除法有感性的認識,還未達到理性認識。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余數的含義,探索并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教學的難點: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教學過程 1.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媒體出示情境圖:24個編成號碼的氣球,按紅、黃、藍的順序排列。談話:同學們,屏幕上有很多氣球,每個氣球都有一個號碼。老師不看屏幕,只要告訴我氣球的號碼,我馬上就能說出它是什么顏色的,信不信?誰來考考老師?(同學出題,教師回答) 激趣:老師為什么能很快地猜出氣球的顏色呢?想知道嗎?學習了今天的知識,你也一定能像老師那樣,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顏色。 說明:用猜彩球顏色的情境導入新課,既激起了同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巧妙地照應了本課】二. 探究新知環節一:擺一擺,比較感知(一)出示:把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問題:1.學生動手擺并演示。 2.觀察擺了幾盤,擺完了嗎? 3.用算式表示出擺的過程,并說一說為什么用除法計算。 4.結合圖完整地說一說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 5.回憶這個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二)出示:把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問題:1.分小組按要求擺一擺。 2.引導學生觀察:7個草莓,沒2個擺一盤,擺了幾盤?擺完了嗎?還怎么樣? (三 )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問題: 1. 比一比,兩次擺的有什么相同和什么不同? 講解:像這樣平均分后還有剩余的情況可以用有余數的除法來解決,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有余數的除法,板書課題。 2.指第二幅圖問:像這樣擺的過程該怎么寫算式呢?請同學們自學課本60頁,并在自學本上寫一寫。指名生板演。3.觀察算式說一說算式中的每個數字表示的意思,再結合圖說一說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4. 認識余數:我們把剩下的一個叫做余數,余數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下的數。5. 教學有余數算式的讀法。環節二:合作探究余數與除數的關系。1.教師操作:在實物投影儀上用4根小棒擺出一個正方形。2.學生思考:用8根小棒可以擺出幾個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嗎? 3.小組合作:用9根、10根、11根、12小棒擺出獨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擺出幾個,還剩多少根?4.根據擺出的小棒圖,列出除法算式。 5.匯報擺出結果,并說出算式,老師將結果展示在課件上。 6.加深理解:如果不擺小棒,你能猜出13,14,15,16根小棒能擺出幾個正方形嗎?一起來試一試。7.學生交流反饋。 8.出示: 引導學生觀察這些算式中的除數和余數,你發現了什么?同你的小伙伴說一說。 9.想一想:為什么余數總是1,2,3而不是其他數呢? 10.匯報交流得出:余數比除數小。三鞏固練習 1. 小試牛刀2. 搶答 3. 解決課始情境中的問題。 談話:現在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很快猜出氣球的顏色嗎?(引導同學體會這些氣球按紅、黃、藍的順序排列。 3種顏色為一組排列,我們只要將氣球的號碼除以3,余數是幾,就是一組中的第幾種顏色)同學在小組內嘗試進行猜氣球顏色的游戲。 說明:通過練習,培養同學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同學猜彩旗的顏色既做到了首尾呼應,又有利于發展同學的思維能力。四課堂小結 請學生談一談這一節課的收獲。5 板書設計除數有余數的除法余數 除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