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課改版二下數(shù)學7.1《千克與克的認識》教案(衛(wèi)老師公開課).docx
第八單元 克與千克第2課時 解決問題【教學內容】解決問題(教材第104頁內容)。【教學目標】1.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之逐漸養(yǎng)成用數(shù)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而形成主動研究數(shù)學問題、學習數(shù)學的良好習慣。2.通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練習過程,使他們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及運用知識的技巧。3.使學生進一步感受重量(質量)單位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熟練掌握克和千克之間的關系,并能準確地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重點難點】1.熟練掌握克和千克之間的關系。2.準確地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情景導入】1.談話引入。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處處應用到數(shù)學的知識。今天,我們就來上一節(jié)數(shù)學練習課,重點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2.揭示課題。【新課講授】1.知識回顧。師:請大家回憶一下,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克和千克哪些方面的知識。生1:我認識了克和千克。生2:我認識了秤。生3:我會用秤稱物品的輕重。生4:我知道1千克=1000克。師:生活中的哪些物品的質量約重1克。生1:一枚2分的硬幣重約1克。生2:一枚圖釘重約1克。生3:一個乒乓球重約1克。生4:2枚曲別針重約1克。師:生活中的哪些物品的質量重約1千克呢?生1:一袋白糖重約1千克。生2:一條魚重約1千克。生3:4袋牛奶重約1千克。生4:2瓶礦泉水重約1千克。師:通過上面的知識回顧,說明大家對上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掌握得很好。下面我們就來運用所學習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2.強化練習。(1)填一填。6千克=( )克4000克=( )千克師: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再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學生填寫答案,小組交流。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生1:6千克=6000克,4000克=4千克。我是這樣想的,因為1千克=1000克,6千克就等于6個1000克,就是6000克;4000克里有4個1000克,所以是4千克。生2:我是這樣想的。因為千克和克的進率是1000,所以由“千克”轉化成“克”,在數(shù)字后面添3個0并以“克”作單位;由克轉化成“千克”,把數(shù)字末尾的三個0去掉,并以“千克”作單位。所以6千克=6000克,4000克=4千克。師:真聰明!這兩種方法都很好。(2) 在( )里填上合適的質量單位。師: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克和千克兩種質量單位,那上面這四種物品分別選用什么作質量單位比較合適呢?請先想一想,再說一說。師:選用質量單位的方法是計量較輕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克”作單位,計量較重物品的質量,一般用“千克”作單位。3.出示教材第104頁例3。師:我們剛剛已經(jīng)了解了克與千克之間的關系,對于他們的概念也已經(jīng)了解過了,下面看一看例3,我們知道了什么?生:王奶奶摘了20個蘋果,估計一下大約重多少克。就是讓我們估計這些蘋果有多重。師:蘋果有大有小,我們要根據(jù)大小來估計。生:一般大的4個1千克,中等個的5個1千克。師:對的。所以我們要知道這些蘋果里面有幾份1千克,這里我們要怎么算呢?生:用除法。板書:如果4個蘋果重1千克:204=5(千克)如果5個蘋果重1千克:205=4(千克)【課堂作業(yè)】1.完成教材第104頁“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105頁練習二十的第1題。3.完成教材第105頁練習二十的第2題。(1)學生獨立完成。(2)同桌互相交流。(3)全班集體訂正。【課堂小結】提問: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小結:同學們的收獲真不小。希望同學們課下能多觀察一些物品的質量,做個生活的有心人。【課后作業(yè)】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板書設計】第2課時 解決問題1千克=1000克1000克=1千克計量較輕的物體,通常用“克”作單位,計量較重的物體,通常用“千克”作單位。【教學反思】在學生實際感受1克、1千克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質量單位的關系,根據(jù)具體問題正確選擇合適的單位是很有必要的。通過教師巧妙地設計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進一步加強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與質量單位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學習,學生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和知識,進一步鞏固練習后,學生會理解得更透徹,掌握得更扎實
- 關 鍵 詞:
- 千克與克的認識 北京 改版 數(shù)學 7.1 千克 認識 教案 師公 開課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