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科學4.電磁鐵-教案(平鋪式).doc
4電磁鐵【課標落實】1本單元通過一系列動手、動腦的活動,落實課程標準高年段的課程目標。科學知識:知道電能可以轉換為磁能。科學探究: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從事物的結構、功能、變化及相互關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從事物的結構、功能、變化及相互關系等角度提出有針對性的假設,并能說明假設的依據。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制訂比較完整的探究計劃,初步具備實驗設計的能力,控制變量的意識,并能設計單一變量的實驗方案。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通過觀察、實驗、查閱資料、調查、案例分析等方式獲取事物的信息。能基于所學的知識,用科學語言、概念圖、統計圖表等方式記錄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結果。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學探究的結論,判斷結論與假設是否一致。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科學小論文,調查報告等方式,呈現探究的過程與結論。能基于證據質疑并評價別人的探究報告。能對探究活動進行過程性反思,及時調整并對探究活動進行總結性評價,完善探究報告。科學態度:表現出對事物的結構、功能、變化及相互關系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在尊重證據的前提下,堅持正確的觀點,當多人觀察,實驗結果出現不一致時,不急于下結論,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觀察、實驗,以事實為依據作出判斷。能大膽質疑,從不同視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設計與制作,培養創新精神。能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反思、調整自己的探究,在進行多人合作時,愿意溝通交流,綜合考慮小組各成員的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樣方法完成科學探究,體會創新樂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了解科學技術可以減少自然災害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了解在科學研究與技術應用中必須考慮倫理和道德的價值取向。了解人類的好奇和社會的需求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影響著社會發展。2本單元學習內容基于課程標準課程內容中“物質科學領域”的高年段要求。【教材分析】電磁鐵是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下冊第1單元神奇的能量的第4課。在前一課能量的轉換中,學生通過大量的具體事例,認識到能量是可以進行相互轉化的。本課以具體電磁鐵為例,深入學習了電能是如何轉換成磁能的。并通過實驗探究在電能轉換為磁能的過程中,哪些因素會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是一節典型的實驗課。本課教學內容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學會制作電磁鐵,比較電磁鐵與磁鐵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在這個過程中了解電磁鐵的特點:通電后有磁性,斷電后磁性消失; 電磁鐵磁力有大小,磁極方向可以改變。第二部分,做探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系的實驗,掌握探究實驗的基本方法、程序和要求,知道如何來改變磁力的大小。第三部分,通過閱讀資料,認識電磁鐵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學情分析】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學習了電和磁,認識了電和磁的一些基本特征,同時在前一課能量的轉化一課中也了解到不同的能量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這些都是學習本課知識的基礎。電磁鐵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運用,但六年級學生對此的了解確很不夠,他們不知道什么是電磁鐵,因此課的起始就直接安排了制作電磁鐵的活動,認識到利用電流產生磁性的裝置就叫作電磁鐵。同時,通過前五年的學習,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所以在本課教學中,教師應該因勢利導,注意以舊知引新知,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經歷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教學目標】科學知識:1.知道電磁鐵的基本性質。2.知道電磁鐵與永久磁鐵的異同。 3.知道電磁鐵磁力大小與電池數量、線圈匝數有關。科學探究:1能夠制作一個電磁鐵。2能夠通過實際的動手操作,比較磁鐵與電磁鐵的異同。3能夠對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進行科學探究。4通過觀察、分析,能舉例說明電磁鐵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科學態度:1體驗交流與合作的樂趣。2形成大膽想象,敢于提出不同見解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認識電磁鐵的基本性質。【教學難點】探究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教學準備】教師材料:教學課件、學生活動手冊、視頻資料。學生材料:鐵釘、漆包線、電池、電池盒、若干連接導線;回形針或大頭針、條形磁鐵、小磁針等。【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過程設計】一、認識并制作電磁鐵1出示一塊磁鐵、一盒回形針,演示磁鐵吸起回形針。出示鐵釘,它能吸起回形針嗎?(不能)出示漆包線(兩頭已經用沙皮紙磨掉外面的油漆),如果把漆包線纏繞在鐵釘上,能吸起回形針嗎?再給它通上電呢?斷電呢?演示。在這個過程中,能量是怎么轉化的呢?(電能轉換為了磁能)小結:是的,電能可以轉換為磁能,利用電流產生磁性的裝置叫作電磁鐵。2大家想不想做一個這樣的電磁鐵?出示制作方法,學生制作,并試著用這電磁鐵去吸引回形針,并記錄你制作的這個電磁鐵能夠吸引出多少回形針。(1)把導線按照同一個方向纏繞在鐵釘上。預留10厘米左右導線,確保可以連通電源。(2)將導線的兩端連接到電池上。(3)接通電路,把鐵釘移到回形針上方。(4)記錄電磁鐵能吸多少回形針。注意:通電時間不能太長!實驗人員吸引回形針數量3學生匯報:制作的電磁鐵能夠吸引多少回形針。設計意圖:由學生已有知識磁鐵引入,通過制作電磁鐵,知道電磁也是一種能量,并了解電能轉換成磁能的過程,同時在此活動中滲透了磁鐵與電磁鐵的相同與不同,為下面比較它們的異同埋下伏筆。二、比較電磁鐵與磁鐵的異同點1我們制作的電磁鐵都能或多或少的吸引回形針,那它和普通的磁鐵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處呢?還記得磁鐵有哪些特征嗎?(有磁性;能隔物吸鐵;有兩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能指南北)2那電磁鐵是否也具備這些特征呢?我們該怎么來進行研究呢?3全班交流并確認方法,學生仿照磁鐵的研究方法進行觀察研究。4出示實驗記錄單和要求:(1)先獨立研究,尋找磁鐵與電磁鐵的異同;(2)選擇一種記錄方式進行記錄;(3)完成記錄后,小聲的在組內進行交流。 5通過實驗觀察比較,你們發現了它們之間的異同了嗎?哪個小組來說說你們的發現。學生全班交流,完善自己的實驗報告。相同點:都有磁性;能隔物吸鐵;有兩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能指南北。不同點:電磁鐵的磁性、磁力大小、磁極的方向可以改變,而磁鐵不可以。(注意:在以上特征中,電磁鐵指示南北的特征由于電磁鐵裝置本身有一定重量,需采用懸掛法才能有所發現,可以在班內進行演示實驗。)設計意圖:第一個活動制作電磁鐵,學生看到鐵釘繞上線圈后,通上電也具備了磁鐵吸鐵的特征,那么這一被命名為電磁鐵的裝置是否也具備磁鐵的其他性質呢?它跟普通的磁鐵存在哪些差異呢?這樣的研究使學生能夠更深入的認識電磁鐵。同時,借助已有的磁鐵的概念,使學生建立起新舊知識的聯結,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電磁鐵。三、探究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1在剛才的活動中,同學們發現,不同的電磁鐵吸引的回形針的數量是不同的,也就是說電磁鐵的磁力是有大有小的,磁力是可以改變的,請學生仔細觀察各小組制作的電磁鐵的差異,想想看,到底是什么因素會影響到電磁鐵的磁力的大小呢?2學生提出假設:可能與電磁鐵電流大小、線圈匝數、鐵釘大小等有關。3指導學生設計實驗驗證:你們認為與什么因素有關?該怎么實驗?需要注意什么?(每個小組挑選一個進行設計研究。)4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并在班級內討論、交流,并對自己的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5學生分組實驗,觀察記錄。6學生匯報實驗現象與結果,得出結論。7教師總結:通過我們的研究我們了解到電磁鐵磁力大小與這些因數有關(指著黑板)鐵釘越大,磁力越大;導線繞的圈數越多,磁力越大;電量越大,磁力越大;導線越粗,磁力也越大。設計意圖:六年級學生對對比實驗的要求及具體步驟已經有了認識,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只需激發出學生探究的欲望,并對探究過程給予必要的指導。應該讓學生自主的去進行研究,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四、運用與拓展1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你能找到電磁鐵嗎?其實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電磁鐵的存在。(PPT出示電鈴、電風扇、電磁起重機、磁懸浮列車,根據課件作簡單介紹。)2請你設想一下,你還能把電磁鐵應用到哪些地方?設計意圖:將所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通過自己設想的運用場景,發展學生運用所學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五、全課總結通過今天這堂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板書設計】4電磁鐵電能磁能【知識要點】1電磁鐵是在通電狀態下具有磁性的裝置。2電磁鐵與普通磁鐵的異同。相同點:都有磁性;能隔物吸鐵;有兩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能指南北。不同點:電磁鐵的磁性、磁力大小、磁極的方向可以改變,而磁鐵不可以。3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電流大小、導線纏繞匝數等因素有關。【課堂流程圖】全課總結認識并制作電磁鐵比較電磁鐵與磁鐵的異同點探究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點運用與拓展(會制作并使用電磁鐵,知道電能可以轉化為磁能)(通過實驗,能夠指導電磁鐵與普通磁鐵的異同)(知道電磁鐵磁力大小與繞線匝數,電池數量等因素有關)(了解電磁鐵在生活中的運用)蘇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 第1單元神奇的能量 7
- 關 鍵 詞:
- 2022 新蘇教版 六年級 下冊 科學 電磁鐵 教案 平鋪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