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2.1 蠶寶寶出生了.doc
第二單元 動物的一生第一課 蠶寶寶出生了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我國勞動人民早在30004000年前就知道如何養蠶。知道養蠶需要的一定的環境與條件。知道蠶卵孵化與氣溫等條件密切相關,蠶卵孵化受溫度的影響,蠶卵在適合的條件下會孵化成蟻蠶。知道蠶的一生是從蠶卵開始的,描述蠶卵、蟻蠶的樣子以及蠶卵孵化的過程。2.科學探究通過查閱資料或向他人請教怎樣養蠶,根據所得到的信息,制定養蠶計劃。在養蠶的過程中,在放大鏡、尺子等工具的幫助下,細心觀察蠶卵和蟻蠶的外形特征,以及蠶卵的孵化過程,做好記錄。通過簡單的對比實驗,探究溫度對蠶卵孵化的影響。3.科學態度、STSE善思考與愛提問,能夠圍繞養蠶的話題,提出一些科學問題。了解中國養蠶悠久的歷史文明,具有民族自豪感。對于觀察和飼養蠶有興趣,愿意分享養蠶的收獲。二、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蠶卵、放大鏡、尺子、冰箱、盒子;教學課件。學生準備:事先查閱的有關養蠶的資料卡,或者采訪錄、記錄筆、活動手冊。三、教學時間2課時四、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教學導入(1)課件展示單元頁,讀小詩:出生、成長、繁育最終邁向死亡。每一個動物,都要奏響生命的華美樂章!(2)教師講述:今天我們將進入新的單元學習動物的一生。首先我們從養蠶開始。(3)介紹養蠶歷史: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農事歷書夏小正中記載:“三月攝桑,妾子始蠶。”早在30004000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知道養蠶。(4)引入:我們也來養蠶,觀察蠶一生的變化。可是我們應該如何養蠶呢?(二)新課學習1. 了解怎樣養蠶(1)提問:我們應該如何養蠶呢?(2)學生匯報課前任務的成果(老師提前布置任務,讓學生查閱資料或向他人請教怎樣養蠶,并將信息記錄下來)。(3)教師列舉養蠶采訪示例并講解:采訪時間:4月10日采訪對象:養蠶專業戶徐姐姐采訪記錄:問:蠶寶寶吃什么?答:蠶寶寶最愛吃桑葉。問:蠶寶寶愛清潔嗎?答:蠶寶寶愛清潔,要經常打掃它們的家,桑葉也要新鮮干凈。(4)交流:怎樣才能把蠶寶寶養好呢?(5)小結:養蠶的環境:溫暖、通風、干凈、舒適。蠶的食物:新鮮桑葉。(6)制定養蠶計劃:根據自己的設想,制定一個養蠶計劃并展示。(7)教師展示計劃示例:養蠶計劃a.準備養蠶用具。b.給蠶寶寶一個舒適的家。c.每天為蠶寶寶準備好食物。d.仔細觀察蠶寶寶怎樣長大。e.做好觀察日記。(注:為了更好地觀察記錄蠶的生長變化,還可以準備放大鏡、尺子)2. 布置養蠶任務(1)分組:以小組為單位(最好按家庭住址就近分組),便于實驗后續交流和觀察。(2)明確要求:a. 密切關注蠶卵的孵化,探究溫度對于蠶卵孵化速度的影響。b. 觀察和描述剛出生的蟻蠶,并將它的模樣畫下來。c. 將觀察到的現象和結果記錄在活動手冊上。(3)教師分發蠶卵,學生用放大鏡觀察蠶卵的外形特征。(4)各組制定“探究溫度對于蠶卵孵化速度的影響”的實驗計劃。(三)整理,下課。第二課時(一)教學導入(1)談話引入:同學們,你們的蠶卵孵出蟻蠶了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交流其中的發現吧!(二)新課學習1. 蠶寶寶出生記(1)交流1:通過觀察蠶卵,說一說蠶卵的外形特征。(2)小結:卵的形狀是鼓的,中間陷,有的卵白色,有的黑色。(3)交流2:怎樣的環境更適宜蠶卵孵化?(4)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驗記錄匯報結果。(5)小結:蠶卵的孵化與環境的溫度和濕度有關。(6)交流3:孵化出來的蟻蠶是什么樣子的?(7)學生匯報并展示:蟻蠶整體黑色,有一道白色條,有好幾截,每截下面有黑點。(8)布置新任務:繼續觀察蠶的生長情況,寫好觀察日記。(三)整理,下課
- 關 鍵 詞:
- 湘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2.1 蠶寶寶出生了 湘科版 四年級 下冊 科學 2.1 蠶寶寶 出生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