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 6.2.3綜合應用 教案
第三課時綜合應用復習內容:課本74-76頁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復習目標:1、經歷綜合運用知識自主解決和圖形有關的實際問題的過程。2、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清楚地表達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3、獲得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體驗,樹立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自信心。復習過程:一、師:我們都知道修路要用到壓路機,誰能給大家說一說壓路機是怎樣壓路的?生:壓路機有個大輪子,用輪子滾動著壓路.師:壓路機的輪子滾動一周壓得路面的面積就是這個輪子的什么?生:是這個輪子的側面積.師:再想一想,壓路機每分鐘壓路面的多少和什么有關系?生:壓路機壓路面積的大小和輪子的寬有關系,輪子越寬,壓得面積就越大.設計意圖: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認識了解壓路機的輪子與壓地面之間的關系,為解決問題打下基礎.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解決一個壓路機壓路的問題,請同學們打開書74頁的例4,自己讀一讀書中給了那些信息?(給學生留足思考的思考的時間)生:壓路機的前輪寬1.8米,直徑是1.2米,工作時每分鐘轉10周.師:要求這臺壓路機每分鐘壓路多少平方米,你能解決嗎?同學們試一試.(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師:誰來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生:求壓路機每分鐘大約壓路多少平方米,要先算出壓路機前輪轉一周壓路多少平方米,就是壓路機前輪的側面積,再求出轉10周壓路多少平方米,列式:3.141.21.81068(m)師:看問題(2),這臺壓路機要壓完寬3.5米、長1.5千米的路面,大約需要多長時間呢?學生解決問題,教師個別指導。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結果是什么?生1:路面寬3.5米,壓路機寬1.8米,需要壓一個來回,我先算出1.5千米需要多少時間,問題就解決了。把1.5千米換成1500米,用1500米除以前輪的周長求出圈數,再用圈數除以10 ,就是需要的分鐘數,算式:1500(3.141.2)1040(分)加掉頭1分鐘,所以一共用40401=81(分)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自主嘗試解決稍復雜的問題,豐富實際活動經驗,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二、師:我們會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壓路的問題,下面我們繼續應用表面積、體積和容積的知識來解決鐵皮箱的問題,請同學們看課本74頁例5的示意圖。學生看書讀題師:誰來說一說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1:用一塊長是80 厘米,寬是60厘米的鐵皮做無蓋的鐵箱。生2:剪掉的4個角是邊長20厘米的正方形。師:想象一下鐵皮箱的形狀,想一想做成的鐵皮箱的長、寬、高各是多少?生:做成鐵皮箱的長是40厘米,寬和高都是20 厘米。師:你是怎么知道高是20 厘米的?教師版拿一張硬紙代替鐵板演示。師:下面請同學們就鐵皮箱的數據計算它的表面積和容積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個別指導。交流時,重點關注求表面積的多種方法如:方法一,先求鐵板面積,再剪4個正方形面積。8060202043200(平方厘米)方法二,直接求5個面的面積。40203202023200(平方厘米)容積:40202016000(立方厘米)設計意圖:給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和解題思路的空間。三、師:請同學們看課本75頁例6,自己讀一讀。學生讀題師:誰來說一說把鐵塊投入水桶后,水桶上升的高度和什么有關系?生1:和鐵塊的大小有關系。生2:水面上升的高度就相當于鐵塊的體積。師:請同學們自己計算。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怎樣算的?生:把鐵塊投入水桶后,水面上升的部分就等于鐵塊的體積。先求出鐵塊體積,也就是水面上升部分的體積,再用求出的體積除以水桶底面面積,就等于水面上升的高度。算式:2分米=2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2平方分米=1200平方厘米202010120033(厘米)四、課堂練習,課后75頁1-5題。第1題,考查學生能否靈活運用面積公式解決問題,學生獨立完成。答案:(1)30米(2)6600平方米。第2題,師:請同學們看第2題,也是一個往水中投物的問題,誰來說一說怎樣解答?生:1毫升就是1立方厘米量筒的刻度由300毫升上升到360毫升,說明三個鋼球的體積是360-300=60(立方厘米),每顆鋼球的體積是603=20(立方厘米)第3題,考查學生能否靈活運用圓柱表面積、體積公式解決問題,答案:表面積約5.34平方米,體積0.3925立方米。第4題,是圓柱體積和側面積、表面積的綜合練習,答案:(1)2307.9立方米 (2)204千克。第5題,是長方體面積、體積的綜合練習。看學生能否根據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數據進行計算,答案:(1)6400平方厘米 (2)0.096立方米(3)地毯展開圖(略)面積6000平方厘米五、布置作業:課后76頁6、7、8題。答案6題26車7題(1)約12.01立方米 (2)約3109塊 (3)228.435千克 (4)約10.21噸8題(1)26厘米 (2)0.085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