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全國)九年級上冊化學2.1 性質活潑的氧氣——氧氣的性質 教案.doc
課 題氧氣的性質學情分析學生初接觸化學,實驗探究能力較弱,不知道該如何設計實驗、觀察實驗。基本操作能力較弱,需要細致的引導。氧氣是學生熟悉的一種氣體,但對它的性質并未做過系統的研究。本節內容為氧氣的性質,對于初學化學的學生來說比較難于理解。因此教學中要利用實物觀察和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實驗觀察和探究,分析推理與歸納的能力。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通過觀察歸納氧氣的物理性質。(2)能通過實驗探究獲取氧氣的化學性質,能書寫文字表達式。過程與方法:(1)運用觀察歸納的方法學習氣體的物理性質。(2)運用對比實驗等方法探究氧氣的化學性質。學科素養:培養“設計實驗方案完成實驗操作觀察現象記錄現象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思維方法。教學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及氧氣的檢驗方法教學難點學生實驗探究的能力較弱,不能順利的設計實驗步驟,具備實驗的基本操作能力。教學策略選擇與分析(1) 用感受氧氣存在的小游戲引入課題,造成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2)學習氧氣的性質應始終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以”動手實驗觀察現象描述現象分析現象得出結論”的形式開展學習。教學媒體(資源)的選擇實驗: 四個學生分組探究實驗,6個探究小組實驗用品:氧氣、火柴、酒精燈、細鐵絲、坩堝鉗、木炭、小木條、石灰水多媒體:PPT課件教 學 過 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感覺氧氣的存在1、引導學生體會氧氣的存在;2、氧氣對我來說非常重要,那么你想不想知道氧氣有哪些質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下氧氣的性質。小游戲:屏氣20秒學生交流:有什么感覺?氧氣對我們重要嗎?1、突出氧氣的重要性,引入新課。2、激發興趣一、物理性質顏色、狀態、氣味,理解 “不易溶于水引導學生通過:1、閱讀教材P34第一段;2、空氣中含有21%的氧氣,結合空氣的性質,分析氧氣的物理性質;3、觀察集氣瓶中的氧氣。等方法分析氧氣的物理性質。探究活動一觀察一瓶氧氣:1、通過觀察、聞氣味分析氧氣的物理性質; 2、小組交流討論;3、完成學案第2題;4、成果匯報直觀了解氧氣的顏色、狀態、氣味問:1、怎么理解氧氣不易溶于水?2、不易溶于水是否等于完全不?3、氧氣變成淡藍色的液體和固體是不是化學變化?生活中怎樣儲存和運輸氧氣?回答:1、魚能在水中生存證明氧氣能溶于水;2、但它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很弱,1L水只能溶解30ml氧氣;3、顏色雖然發生改變,但沒有生成新物質,是物理變化。1、學會辯證的看待問題;2、知識遷移運用。二、化學性質1、 支持燃燒驗證氧氣:氧氣的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1、引導學生完成探究活動二小結:可以使帶火星木條復燃是氧氣的特性,通常我們可以用這個實驗來檢驗氧氣。猜想:氧氣有哪些化學性質?探究活動二:將帶火星的小木條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1、設計實驗步驟:進行實驗探究;2、小組交流討論,完成學案題;3、成果匯報。思考:怎樣驗證氧氣?討論:有3瓶無色氣體,分別為氧氣、空氣和二氧化碳,怎樣區別?1、激發疑問,培養實驗探究能力;2、遷移運用,巧設疑問,激發興趣;3、引入新課;4、學會如何觀察燃燒的現象。通過探究二我們知道了氧氣能支持燃燒,哪氧氣的濃度對燃燒的劇烈程度有影響嗎?2、引導學生完成探究活動三探究活動三:木炭分別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1、設計實驗步驟,進行實驗探究2、小組交流討論,完成學案4題思考:1、木炭在氧氣里燃燒和在空氣里燃燒的現象有什么不同?2、木炭在氧氣里燃燒生成了什么?3、通過什么實驗可以驗證?完成文字表達式2、增大氧氣的濃度,可以使燃燒更劇烈提問:1、鐵絲能燃燒嗎?2、根據探究三的結論,你有辦法讓細鐵絲燃燒嗎?閱讀教材P35實驗2-4,引導學生完成探究活動四。探究活動四: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1、設計實驗步驟,進行實驗探究;2、小組交流討論,完成學案5題。思考:1、鐵絲為什么要繞成螺旋狀?2、瓶底為什么要留少量水?能用什么物質代替?完成文字表達式利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探究能力。課堂小結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知識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知道了氧氣是一種的 氣體,具有 性質。梳理知識,加深理解與記憶隨堂練習題課后作業附1 氧氣的性質學案學習之友相關練習課堂反饋鞏固提高教學反思首先我把這節課的整體思路作一簡要說明: 1、氧氣,學生熟而能詳,但對它了解得并不深入。因此我就在教學中用感受氧氣存在的小游戲引入課題,造成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幫助學生認識氧氣的性質。 2、由于學生缺乏感性認識,學習氧氣的物理性質就顯得較為抽象,因此我在使用教學方法和手段時注意了直觀性和對比性。例如,在講解聞氣體的正確操作方法時,由兩位學生聞氧氣的氣味,并與各小組交流,由學生展示成果。 3、學習氧氣的化學性質時,結合了生動有趣的小組合作實驗。分組合作完成氧氣的檢驗及比較木炭在氧氣和空氣中的燃燒實驗,把學生注意力放在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燃燒現象不同,從中歸納出氧氣的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的化學性質。考慮了以上幾點,我在課前做了充分的備課。我的腦海中始終貫穿一個思想,那就是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所以只要學生知道的知識就讓他們說。如:你知道氧氣有哪些物理性質嗎?集氣瓶為什么要預先在瓶內裝少量水或鋪一層細砂?讓學生積極發言,我不斷鼓勵,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喜歡科學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做實驗,因此我就想借此再次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盡量讓學生動手實驗,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以前,木條、鐵絲、硫等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都是教師演示,而這節課我把大部分實驗安排了學生實驗。對此,我也很擔心學生能否成功,心里沒底,所以要不斷地引導規范他們的操作,確保實驗的成功。為了培養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探究能力,就引導學生完成探究活動四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最后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知識,引導學生梳理知識,加深理解與記憶。這節課最易失敗的就是因為是隔夜制好氧氣很多集氣瓶中的氧氣會漏氣,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我改進收集氧氣的裝置,例如在瓶口適當涂點凡士林可防止漏氣。一節課總是會有一些遺憾,在學生探究問題時的時間合理安排不好把握,什么時候探究,什么時候討論,討論到什么程度,還需仔細考慮。需要及時關注學生,適時引導學生的提問。對此我的想法就是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積極上公開課,認認真真上好每一節課,努力爭取做到每一節課當作公開課來備課,在實踐中提高自己教學水平。附教學課件
- 關 鍵 詞:
- 滬教版全國九年級上冊化學2.1 性質活潑的氧氣氧氣的性質 教案 滬教版 全國 九年級 上冊 化學 2.1 性質 活潑 氧氣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