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8.2力的平衡 教案.doc
課 題8.2力的平衡研討時間執行時間三維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依據生活經驗認識平衡力和平衡狀態的概念,會判斷物體受到的力是否為平衡力。2會利用二力平衡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二)過程與方法1經歷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過程,歸納、總結得出結論。2通過認識平衡力和平衡狀態關系,進一步體會力與運動的密切關系(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參與實驗活動,培養學生積極參與主動與科學探究實踐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協作精神。2在用二力平衡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體會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學生知道二力平衡的條件,了解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原因。教學難點:驗探究二力平衡條件并認識到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教學準備兩端有滑輪的直木板,小車模型(玩具小車)、掛盤、砝碼等。教學程序(主備)集體研討個人修改(一)引入新課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在不受外力的時候總要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但是靜止或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并非都不受力。(例如:懸掛的電燈、平直軌道上勻速行駛的火車)而有受力的物體,運動狀態也可以改變。(例如:用力踢球,球由靜止變為運動)物體在受到力的作用時,為什么有些可以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有些卻不能?這些力和物體的運動狀態之間有什么聯系呢?(二)進行新課一、力的平衡請大家思考,你見過的哪些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靜止狀態?教室內的吊燈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燈保持靜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水桶靜止。課桌受到重力,書本對它向下壓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課桌靜止。物體受到力的作用,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也能見到。一列火車在一段平直的軌道上勻速行駛,火車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牽引力和向后的阻力。物體在受到幾個力作用時,如果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幾個力相互平衡。否則這幾個力就不能平衡。二、二力平衡條件二力平衡的情況最簡單,我們先研究這種情況。演示實驗:教師演示課本圖626所示實驗并講解這個木塊受兩個拉力。當兩個拉力大小不等時,木塊不能保持靜止。物體將向較大的力的方向加速運動。這兩個力不能平衡。當兩個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時,木塊也不能保持靜止。物這兩個力不能平衡。當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時,木塊也不能保持靜止。體將發生轉動。這兩個力不能平衡。結論:二力平衡的條件兩個力的平衡必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兩個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根據同一條直線上力的合成的法則可知,當兩個力彼此平衡時,物體受到的合力是0。三、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1根據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2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物體不受力,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保持靜止狀態。物體受一個力,運動狀態發生改變,這是力產生的效果。物體受平衡力時,應保持靜止或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靜止的物體受平衡力時,仍然保持靜止;運動的物體受平衡力時,仍然保持勻速直線運動。(三)課堂小結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也稱為平衡狀態;當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感受力與美的結合,體會物理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習興趣。學生歸納:平衡狀態:把物體處于勻速運動狀態和靜止狀態都稱為物體處于平衡狀態。二力平衡:當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時,就稱做二力平衡。板書設計第三節 力的平衡一、二力平衡 二、 二力平衡條件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是平衡狀態, 1、作用于同一物體 2、大小相等平衡力作用 3、方向相反 4、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三、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課堂練習1如圖所示:一茶杯靜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茶杯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茶杯對桌面的壓力和茶杯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C.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和茶杯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2重50牛的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所需的牽引力是________。3.平衡時,它們的合力大小等于( ),用下,將保持 ( ) 狀態或 ( )態。教學反思本節課學生學習主動性仍然差強人意,回答問題不夠主動。但隨著老師的引導,學生對已有知識及相關關鍵點漸次熟練,主動參與度明顯提高,對相關詞的把握準確度得以上幅上升,課堂練習完成率、準確率都讓師生覺得滿意,課堂氣氛顯得輕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