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7.4 重力 教案.doc
課題 重力教案設計思想通過對實驗與各種現象的分析,創設思維空間,引導學生類比聯想。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培養學生“設計、操作、分析、得出結論”的能力。引導學生將課上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 滲透簡化分析對象的思想。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教學目標知識和技能1.知道重力是如何產生的。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3.知道重心的概念。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和實驗,感知重力的存在。2.通過探究,了解重力與質量的關系。情感態度價值觀1.激發學生自己參與思維活動的興趣,珍惜自己的思維活動成果。2.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重點難點重點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難點重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教學準備彈簧測力計(5N)、鉤碼(50g)、細繩、塑料板、鐵架臺、直尺。教學過程提要一、新課引入教師活動學生活動1、PPT列舉生活中重力存在的例子。2、教師演示激光筆松手之后掉落地面說明其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3、從力能改變物體運動狀態入手引出重力。1.學生觀察并思考生活中體現重力存在的例子。2.回顧力的作用效果前概念二、什么是重力1、結合PPT講述牛頓與蘋果的故事,引出概念,并提問重力就是引力嗎?2、從概念結合生活實例入手說明重力的施力范圍。3、同上入手讓學生回答施受力物。1、學生思考重力和引力的關系。2、多次閱讀概念,明晰引力只是產生重力的原因,得出重力施力范圍。3、分析重力的施受力物。1、回顧力的三要素,組織學生思考重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2、總結學生猜想,同一塊泡沫與秤砣和一車泡沫與秤砣的對比說明重力大小與體積和密度的關系均不全面。3、組織學生進行實驗設計4、幫助學生簡化步驟用鉤碼省去測質量一步。5、巡視課堂并讓學生總結實驗注意事項。6、用提問方式引導學生計算重力與質量比值關系。1、猜想重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2、思考生活中測量重力的方法,引出G與M有關的猜想。3、設計實驗方案和記錄表格。4、學生實驗5、總結得出重力與質量關系。6、說明g物理意義。四、重力的方向1、結合PPT中生活中與重力有關的例子與學生一起得出G是大致向下,講重力作用線能精準確定重力方向。2、提供器材,讓學生將重力方向用直尺表示出來。3、演示學生的實驗過程,但將水平面傾斜能觀察重力方向不再垂直平面說明重力不是垂直向下。4、結合PPT說明其方向在任何一點都與該點所在水平面垂直引出方向為豎直向下。5、講解重垂線應用。1、觀察并思考重力的方向2、自主探究重力方向。3、觀察演示實驗認識重力的方向。五、重心1、結合PPT讓學生畫出一串葡萄所受重力,引出重力等效作用點概念重心,說明重心是為了方便研究的一種理想模型。2、提問:如何確定物體重心?讓學生思考生活中提到重心的情境。3、與學生一起總結得出平衡法確定重心方法,提供器材讓學生分組找重心。4、總結1、2、3組學生的實驗結論并與學生一起得出:(1)質量均勻,規則物體G心在幾何中心。(2)其他物體可用懸掛法(演示實驗),僅適用于薄板物體。(3)重心也可不在物體上。5、講解重心應用。1、畫出葡萄重力示意圖。2、思考生活情境理解支撐法確定重心方法3、分組實驗找重心。4、總結實驗結論六、小結1. 重力的概念2. 重力的大小3. 重力的方向4. 重力的作用點5. 重心
- 關 鍵 詞:
- 教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7.4 重力 教案 教科版八 年級 下冊 物理 7.4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