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 4.1圓柱和圓柱的側面積 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在這一堂課中,讓學生結合舊知自主參與圓柱特點的探究,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營造了寬松的課堂學習氛圍。每個學生都經歷了“猜想-實驗-發現”的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學生獲得的不僅是鮮活的數學知識,獲得更多的是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和研究問題的方法,孩子們體驗到了探究成功的喜悅,進行了探究失敗的深刻反思,有利于從小樹立科學的實驗觀。 本課時是在認識圓柱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求圓柱的側面積,而側面積教學是本單元的難點,主要讓學生通過操作去理解。如“沿高剪開”,為什么沿高剪開?我并沒有急于解釋。而是讓學生猜想側面展開后是什么形?有的學生肯定地說“長方形”,我示范沿著斜線剪開,結果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這時大部分學生有了頓悟感,意識到必須沿著“高”剪開,這樣順利地將學生的思維引導將圓柱的側面沿著高剪開才能得到一個長方形,從而為下面推導計算方法做好鋪墊。在推導方法時,放手讓學生操作,反復展開,再圍起來,使學生直觀地體會展開后長方形與原圓柱側面的聯系: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由順利地推導出圓柱的側面積。及時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X 寬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X高這樣就使學生順利地掌握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這種通過操作化抽象為具體,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確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