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3觀察與比較 教案(李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x
教科版二年級下冊我們自己3 觀察與比較教學目標1.感覺器官觀察到的信息,可以通過比較、分析等思維活動,讓我們更好地認識周圍事物的特征。2.能夠用比較的方法認識事物的特征。能夠使用準確的詞語進行描述。3.如實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想法。愿意在觀察與比較中與同學一起分享,并積極參與研究活動。4.能夠創造性地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和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事物。教學重點運用多種感官對物體進行有序觀察與比較,認識到我們的感覺器官在識別物體特征時的重要性。教學難點通過對多種感官獲取的信息進行比較、分析、推理,并應用于實際生活。教學準備蘋果12個,仿真蘋果12個;西瓜2個;探究活動單;課件;板貼。教學過程一、聚焦1.教師:春天來了,森林小學要舉行春游活動。小猴子一大早就去超市購買物品。2.小猴子來到超市門口,看到了一幅畫,原來是“找不同”游戲。這個游戲規則是找到一個不同點,就伸一個手指,找到幾個不同點,就伸幾個手指。PPT中呈現教材圖片。3.學生觀察圖片,找出不同。4.教師:你找到了幾處不同,分別是什么?學生交流。教師: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來找不同的?學生交流“找不同”的方法。5. 教師:比較剛才兩個小朋友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順序開展比較,不會遺漏。二、探索1.教師:小猴子在找不同后來到了水果區。它發現作為樣品的仿真蘋果和真蘋果非常像。你能幫助小猴子比較真蘋果和仿真有哪些不同嗎?2.教師:我們可以用哪些感覺器官觀察比較蘋果與仿真蘋果?學生交流。3.教師指導學生明確觀察與比較的方法。(1)教師:用眼睛看,我們可以觀察和比較什么?學生預設:大小、形狀、顏色等。教師:我們還可以比較它們的柄、底部、表皮的紋路和斑點。(2)教師:怎樣使蘋果發出聲音?怎樣來聽聲音?學生交流。教師:演示用筆敲擊,聽它們發出的聲音。4.PPT出示探究活動單。教師:在觀察與比較的過程中,將你觀察到的不同特征記錄在活動單中。其中眼睛看到的特征用簡單的詞語記錄,其它感覺器官發現的特征用打“”的方式記錄。5.學生組長領取材料盒,自主觀察,通過多種感官對事物有序觀察和比較,邊觀察邊記錄(在相應的特征下打“”)。觀察結束,組長上交材料盒。6.全班交流匯報。PPT呈現記錄表。教師:通過感覺器官的觀察與比較,你們發現蘋果與仿真蘋果有哪些不同?用“我用______的方法觀察,發現蘋果_______,仿真蘋果______?!本涫竭M行交流。學生上塔利用展示臺交流。教師:大家還有補充嗎?學生繼續交流。7.教師小結:在這么短的時間里,用多種感官快速地認識到蘋果與仿真蘋果的不同之處,小猴子覺得小朋友們特厲害!三、研討1.教師:小猴子想考考大家,利用剛才觀察和比較的結果,你能用感覺器官判斷是蘋果還是仿真蘋果嗎?2.教師PPT出示四個蘋果。教師問:首先是“慧眼識蘋果”。用眼睛看,你認為哪一個可能是仿真蘋果?哪一個可能是真蘋果?你是根據什么來判斷的?學生判斷和交流。3.“聞聲聽蘋果”。播放敲擊蘋果和仿真蘋果發出的聲音,學生聽。教師依次敲擊四個蘋果發出的聲音,學生判斷和記錄。學生作出交流。4.“聞香識蘋果”。學生上臺,教師給學生戴上眼罩,學生聞氣味描述蘋果的特征。下面的學生猜測判斷仿真蘋果。延伸:聞香(香水鑒別師)5.“巧手選蘋果”。學生上臺描述蘋果的特征。下面的學生猜測判斷仿真蘋果。6.教師:我們的判斷是正確的嗎?求證:教師切蘋果。7.教師:通過剛才的活動,告訴你同桌,同時運用多種感覺器官進行比較,有什么好處?學生:利用鼻子、耳朵一個感覺器官去觀察物體可能會出現差錯,我們需要多個感覺器官一起協同觀察能準確地認識事物。四、拓展1.小猴子買了幾個蘋果后,它想挑選一個西瓜與同學分享。怎樣挑選一個好吃的西瓜呢?2.教師出示兩個西瓜。學生說說挑選的方法。拍打西瓜,聽聽聲音。我們能判斷是哪個西瓜好嗎?延伸:音樂家對聲音的敏感程度。不斷地訓練,可以使我們的感覺器官更為靈敏。3.教師:除了聽聲音,挑選一個好吃的西瓜,還有哪些訣竅呢?讓我們來看一個視頻。教師播放視頻:如何挑選一個西瓜。4.再次觀察比較西瓜,挑選一個西瓜。5.求證:打開一個西瓜。6.小結。板書
- 關 鍵 詞:
- 教科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3觀察與比較 教案李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 教科版二 年級 下冊 科學 2.3 觀察 比較 教案 師公 開課 獲獎 設計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