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 4.5容積 教案
第五課時 容 積教學內容:教材第36、37頁容積。教學提示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會計算圓柱的體積、會計算長方體、正方體容器的容積等基礎上學習的。分析例1安排的問題:問題(1)是計算圓柱的體積,很簡單;問題(2)是本節課的重點,但是學生以前有計算長方體容積的知識,不會有困難;問題(3)把計算出的容積用質量單位表示,容積單位和質量單位間的轉換學生不太熟悉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探索容積計算問題的過程。2.掌握計算容積的方法,能解決有關容積的簡單實際問題。3.在解決容積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重點、難點重點:容積的計算方法。難點:容積和體積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教學準備 水杯課件參照書36頁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師:同學們,水杯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件生活用品。老師這里有一個水杯,看著這個水杯,你能想到哪些數學問題?學生可能會說出許多,如:(1)這個水杯的體積是多少?(2)這個水杯的高是多少?(3)這個水杯的底面直徑是多少?(4)這個水杯的底面周長是多少?(5)這個水杯能裝水多少?(第(5)個問題如果學生想不到,教師啟發:這個水杯是干什么用的?)設計意圖:看著水杯交流想到的問題,既能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師:看著一個水杯,同學們能想到這么多數學問題,真是不簡單。剛才有人想到“這個水杯能裝多少水”,這個問題就很好。誰知道,這個水杯能裝多少水,在數學上叫做水杯的什么?水杯的容積。學生說不出,教師說明。師:水杯能裝多少水叫做水杯的容積。板書:容積。設計意圖:結合具體事例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建立容積概念。二 探究新知師:現在,老師有個問題,這個水杯的容積和體積相等嗎?為什么?生:不相等。因為水杯有厚度,容積小于體積。如果學生有其他的說法,只要有道理,就給予肯定。設計意圖:在具體事例的討論中,進一步理解容積和體積的不同含義。師:同學們對體積和容積這兩個概念已經很清楚了,下面我們就來解決關于體積和容積的問題。出示教材的問題和圖,指名讀題。師:第(1)個問題很簡單,大家看第(2)個問題。誰知道求這個水杯能容納多少毫升水,求的是什么?生:這個水杯的容積。師:要求水杯的容積需要知道什么?那同學們看題中告訴了嗎?生:沒有,但是,可以計算出來。用外面量的高和底面直徑減去水杯的厚度就能求出來。師:現在請同學們自己解決這兩個問題。注意,第(2)題求的是毫升,計算結果保留整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可找一名學生到黑板板書過程)設計意圖:在教師的指導下,經歷分析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初步體會求容積的思路和方法。師:誰來說說第(1)題你是怎么算的?692.37(立方厘米)師:誰愿意把第(2)題計算的過程和結果給我們介紹介紹。內直徑:70.82=5.4(厘米)內高度:180.82=16.4(厘米)容積:3.14(5.42)16.4375立方厘米=375(毫升)如果學生計算內直徑或高時,只減去一個0.8時厘米,可讓學生討論一下,形成共識。設計意圖:交流學生計算的過程和結果,既是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檢查,也是學生形成計算方法的學習過程。師:剛才我們已經計算出了保溫杯的體積和容積,誰能說一說,計算容積和計算體積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生:相同點:都可以用底面積乘高這個公式來解決。不同點:容積計算用從里面測量的數據,體積計算用從外面測量的數據。設計意圖:了解容積和體積計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聯系,發展數學思維。師:一個杯子能裝多少水,我們可以用容積單位“升和毫升“來表示,還可以用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來表示。師:你們知道1毫升水重多少嗎?給學生回答的機會。師:1毫升水重1克。請同學們推算一下,1升水重多少?板書:1毫升重1克。(學生說,教師板書)設計意圖:溝通知識間的聯系,也為下面的計算做鋪墊。三 鞏固新知師:我們知道了,如果把6個這樣的保溫杯倒滿,大約需要多少千克水?請同學們自己算一算。學生獨立解答,然后全班交流。師:誰愿意把你計算的過程和結果給我們介紹介紹?生:3756=2250(毫升)2250毫升2.25升225升水重2.25千克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教材資源進行拓展練習。四 達標反饋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容積的計算,下面請同學們拿出自己帶的水杯,量出它的內直徑和高,算出這個水杯大約可以裝多少水?生拿出自己帶的水杯獨立完成,然后集體交流測量的方法和計算的結果。學生可能有不同的測量方法。如:(1)用直尺直接測杯子內直徑和高。(2)用直尺測量出杯子的高,外直徑和杯子的厚度。師:通過計算水杯的容積,我們知道了水杯能裝多少水。如果不測量,不求容積,怎樣用天平稱出這個杯能裝多少克水呢?學:試著解決藍靈鼠的問題,先用天平稱出空杯子的重量,再稱出盛滿水后杯子的重量,用盛滿水后的重量減去空杯子的重量就是水的重量。學生說的不完整,教師補充。設計意圖:1.給每個學生自主測量計算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2從解決問題的需要引出方法討論,既加強了知識間的聯系,又提升了學生的實踐經驗。師:一個水杯裝滿水,能盛多少水的問題,同學們解決了。如果一個水杯不裝滿,你們能計算出杯子中有多少水嗎?請同學們看練一練第1題,自己讀題。師:求這個玻璃杯中有多少升水是求這個玻璃杯的容積嗎?生:不是,因為杯中水面的高度是15厘米,而整個水杯的高度是25厘米。師:那這個杯中的水有多少升呢,請同學們自己計算。生獨立完成,再集體交流。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4.71升設計意圖:問題討論既使學生明白現在杯中的水不是水杯的容積。又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水杯容積的計算方法。師:下面我們來看練一練的第2題,請同學們先自己讀題。學生讀完后,教師提問。師:誰知道每升柴油0.85千克是什么意思?生:就是說每升柴油不到1千克,才0.85千克,柴油比水輕。師:誰能說一說求這個油桶能裝柴油多少千克,怎樣計算?師:下面請同學們自己算一算。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交流。答案:64.06(千克)設計意圖:理解題意,弄清解題思路,為學生自主解決提供幫助.五 課堂小結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有什么想和大家說的?設計意圖: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把本節課所學知識變成自己內在的東西。講出還不懂的問題,可以發現教學活動中的不足之處,為今后改進學習方法找到依據。六 布置作業1、練一練43頁,3題、4題。2、一個圓柱形的油桶,從里面量底面半徑直徑是4分米,高3分米,做這個油桶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鐵皮?如果1升柴油重0.82千克,這個油桶能裝多少千克的柴油?(得數保留兩位小數)3、一個無蓋的圓柱形鐵皮水桶,高45分米,底面周長是9.42分米。做這個水桶至少用鐵皮多少平方分米?答案:四 表面積和體積的比較練習1、所需鐵皮:3.14(42)2225.12 3.144337.6825.1237.6862.8裝油:25.1230.8261.7952(kg)61.802、3.14(9.423.142)2+9.42453.141.52423.97.065423.9430.965(dm2)板書設計 容 積內直徑:70.82=5.4(厘米)內高度:180.82=16.4(厘米) 1立方厘米=1毫升容積:3.14(5.42)16.4 1毫升重1克375立方厘米=375(毫升)教學資料包教學資源一、填空1、( )叫做物體的體積。2、用字母表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是( )3、棱長2分米的正方體,一個面的面積是( ),表面積是( ),體積是( )4、一個長方體長是0.4米、寬0.2米、高0.2米,它的表面積是( )體積是( )5、一個正方體的底面積是2平方厘米,它的表面積是( )平方厘米。二、單位換算5立方米=( )立方分米2.8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0.08立方米=( )升= ( )毫升 3.8升=( )升( )毫升0.8升=( )毫升 2.7立方米=()升720立方分米=( )立方米32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8000毫升=( )升1200毫升=( )立方厘米4.25立方米=( )立方分米=( )升1.2立方米=( )升=( )毫升三、判斷1、一個厚度為2毫米的鐵皮箱的體積和容積完全相等。( )2、正方體的棱長擴大2倍,它的表面積就擴大8倍。( )四、應用題1、一塊磚長24厘米,寬1.2分米,厚6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2、一個正方體的玻璃魚缸,從里面量棱長是0.4米,這個魚缸能裝水多少升?3、一個長方體的沙坑裝滿沙子,這個沙坑長3米,寬1.5米,深2米,每立方米沙子重1400千克。這個沙坑里共裝沙子多少噸?4、有一根長0.5米的方木料,橫截面的邊長為2厘米,這根方木橫放時占地面積有多大?體積是多少?5、一種汽車上的油箱,里面長8分米,寬5分米,高3.5分米。做這個油箱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鐵皮?這個油箱可以裝多少升汽油?6、一個零件形狀大小如下圖:算一算,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表面積是少平方厘米? 教學鏈接水杯相關知識鏈接延伸設計理念: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還要服務于實際生活,怎樣從生活中發現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尋找疑問的根源,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華羅庚指出,對數學產生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原因之一是脫離了實際,所以一定要堅持知識聯系生活(理論聯系際)。我力求做到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知識生活化,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使學生體驗到知識的有用和感受生活中到處蘊藏著數學知識,數學和生活息息相關。同時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積極探索的精神和能力,改變純知識教學、知識脫離生活實際的做法,傳達一種生活課堂、學用結合的數學課堂教學觀,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具學具準備:1、分小組,選組長,明確組長職責組織研究、匯報;2、教具:課件 3、學具:計算器 教學流程: 一、提出問題 1.我聽到這樣一件事:有一家工廠要生產一種無蓋水杯,廠里收到兩種設計圖,出示圖一種是長方體的,一種是圓柱體的。(畫到黑板上) 2、提出問題 廠里會選擇哪種設計呢? 用生活中的問題導入,引起學生探究欲望,使學生從實際出發思考問題。二、猜想,探究。1、學生各自發表見解。(學生可能會從美觀不美觀、有沒有棱、使用方便不方便、容積的大小等角度考慮,給出不同的答案,只要合理就要給予肯定;如果有學生回答出圓柱體節省材料,首先要肯定回答的角度,然后跟進“這個圓柱體真的比這個長方體設計節省材料嗎?我們來驗證一下?!苯又髑篁炞C的方法,進行驗證。)偉大的發現產生于偉大的猜想,探究之前的猜想是必要的,它是探究的基礎,也是探究的方向。通過猜想,學生的思維發散了,情緒也高漲了。2、剛才同學們從多個角度進行了猜想,想得很有道理。廠里選擇了哪種設計呢?是圓柱體。3、那么,廠里選擇圓柱體還有沒有別的理由呢?請小組合作,自由探究。(小組討論研究方向,組長組織測量、計算等,分工合作,探究發現。)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思維充分展現的重要過程,應給予充分的時間保障。在這個環節里,由于完全是學生自主活動,也許會出現不知所措和走彎路的情況,老師可以做少量的引導,但不必把學生的思路拉到表面積上,要使整個過程盡量完全的成為學生自己的活動。4、各小組匯報。(1)小組從哪幾個方面進行了研究?是怎么研究的? (2)有什么發現?這個環節的回答不一定說出表面積,更不一定發現圓柱體的表面積小于長方體,只要學生有發現,比如發現長方體和圓柱體的底面積相等、容積相等,都應該給予肯定,因為這是他們自己確定方向、自己發現的。這里要注意兩點,一是算出的是容積,要用容積單位,二是表揚先確定方向再進行探究的小組,引導學生做事要有計劃。5、你們注意它們制作材料的大小了嗎?學生如果到這是還沒有意識到從表面積的角度考慮,老師就需要點一下了。(1) 計算表面積。 (2) 匯報,完成長方體和圓柱體的(可呈現表格形式) 無蓋水杯底面積 ( )(平方厘米) 高( )(厘米) 容積( )(毫升)( )表面積(平方厘米)三、發現 1、現在你明白了嗎?2、你還想到了什么? 通過回答,學生不僅對圓柱體的優越性有了更深的認識,而且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華羅庚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我們引導學生學會一點,知識不是目的,要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樣做才能使我們的學生“不聰明的變聰明,聰明的更聰明。”四、拓展 1、既然圓柱體水杯比較省材料,是不是所有水杯都做成了圓柱體?你還見過哪些形狀的水杯? 2、這個廠還生產一種這樣的水杯出示黑板畫出圓錐形杯子師:你猜這個水杯為什么要設計成這樣?(這是一位小學生設計的節水杯,利 用了圓錐體積小和不易放置的原理,使飲水的人只能把水杯里的水喝完才可以放下,避免了浪費。)這里不但結合12冊數學第后部分的實踐活動“節約用水”對學生進行了節水教育,而且對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意識進行了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