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2探究汽化的特點 教案.doc
探究汽化的特點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能區別固、液、氣三種物態,知道什么是汽化,知道汽化吸熱。(2) 知道什么是蒸發和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3) 知道沸騰現象和沸騰的特點,知道什么是沸點。(4) 能用汽化的知識解釋有關的簡單熱現象。過程與方法(5) 經歷水沸騰的實驗探究過程,觀察液體沸騰時的現象和特點。(6) 經歷用圖像描述水沸騰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7)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促使學生樂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識。 教學重點:水沸騰的實驗,認識液體沸騰的特點。教學難點:水的沸騰實驗、用“溫度-時間”圖像來處理實驗數據。教材分析:本節主要介紹有關汽化和液化的知識,應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完成探究汽化的特點。第二課時完成探究液化的特點及小結本節內容。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其中有關蒸發的內容,學生在生活中已有一些感受和經驗,課堂教學要通過探究和引導把學生的這種感受和經驗上升為理論,并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而沸騰的內容,學生在生活中接觸較少或者是很少留心去觀察。因此,本課時的重點應放在沸騰的內容上,在時間上應向沸騰傾斜。教學器材:提前幾天切斷的蘿卜、小刀、鐵架臺臺、溫度計支、酒精燈盞、石棉網張、燒杯只、酒精、水、濕抹布教學過程:(一)引入:問:水有哪幾種狀態?答:固、液、氣手蘸點水在黑板上寫個“水”字,問:這是什么狀態?(答:液態)指出:物質的三種狀態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學生閱讀課本實驗圖片,并回答分別是由什么狀態轉化為什么狀態? (a).固態轉化為液態;(b).固態轉化為液態;(c).固態轉化為氣態5指著剛剛用水寫的那個“水”字,問:這個字現在變干了,它是由什么狀態變為什么狀態?(學生齊答:由液態變為氣態),引入并板書:在物理學中,把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現象,叫做汽化。我們今天這節課的任務就是要探究汽化的特點,板書課題:4.2 探究汽化的特點。(二)汽化的方式之一蒸發1.指著剛剛黑板上的那個“水”字,問:如果是在嚴寒的冬天,這個“水”字會不會干?(答“會”),又問:如果是在炎熱的夏天它會不會干呢?(答“會”),概括:這種汽化方式是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生的。2展示幾天前已切斷的一個蘿卜斷面,問:斷面干癟的原因是什么?(答:水變成了氣態), 又問:它內部會不會也變得干癟呢?演示:用小刀切開蘿卜,讓學生觀察蘿卜內部是否也干癟了?(里面飽含水分,仍然新鮮),通過學生的觀察與回答概括:這種汽化方式只發生在液體的表面。3引入并板書:這種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生,且只在液體表面進行的汽化現象,叫做蒸發。4要求學生觀察課本的三幅圖:什么情況下衣服干得快?并思考每幅圖分別探究的是什么問題?在探究時控制了哪些變量?并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填寫結論。點名提問:(1)第一幅圖探究的是什么問題?(答:探究的是蒸發快慢與溫度的關系)在探究時應當控制哪幾個變量?(答:應當控制液體的表面積和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這兩個變量);(2)第二幅圖探究的是什么問題?(答:探究的是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積的關系)在探究時應當控制哪幾個變量?(答:應當控制液體的溫度和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這兩個變量);(3)第三幅圖探究的是什么問題?(答:探究的是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空氣流動快慢的關系)在探究時應當控制哪幾個變量?(答:應當控制液體的溫度和液體的表面積這兩個變量)。概括并板書: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越快;液體的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液體表面附近的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5學生思考并回答:為了讓農民收割的稻谷盡快干,你能為農民提出哪些建議?你的依據是什么?(1)攤開來曬(增大表面積);(2)曬在有陽光的地方(提高液體的溫度);(3)曬在有風的地方(增大液體表面空氣流速)6教師演示“探究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空氣流動快慢的關系”片斷,學生觀察后對老師的探究片斷進行評估(1)展示課前準備好的一個吹風機,問:老師想探究是哪個問題?(答: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空氣流動快慢的關系)(2)老師用手蘸酒精在黑板上涂兩個相同大小的圓圈,然后老師觀察吹風機,邊操作邊自言自語:“我的吹風機有兩個擋,為了讓效果明顯一點,我選擇熱風擋吹其中的一個”,演示完畢后,老師得出結論:液體表面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3)學生對老師的探究過程進行評估:老師的探究過程不科學,只控制了液體的表面積這個變量,沒有控制溫度這個變量。應當用同一個檔去吹酒精。7讓學生在手背上涂一點酒精,問有什么感覺?如用嘴吹一下,感覺又如何?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板書:蒸發要吸熱。8啟發學生思考:夏天為什么扇電扇人會覺得涼快?(.扇電扇加快了人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加快了汗液的蒸發;蒸發是要吸熱的。)(二)探究汽化的另一種方式沸騰引入:水要變成氣體,除了蒸發這種方式外,還有一種非常劇烈的方式,是沸騰。1.提出問題:關于沸騰,你能回答以下問題嗎?(1) 沸騰和蒸發一樣也只在液體表面進行嗎?(2) 沸騰也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生嗎?(3) 沸騰是劇烈的,且有大量氣泡產生,你知道氣泡在上升的過程中是怎樣變化的嗎?沸騰前和沸騰時的氣泡變化規律相同嗎?(4) 液體在沸騰時,溫度是一直升高的還是不變的呢?(5) 液體正在沸騰時如突然撤去酒精燈,你猜想沸騰會繼續嗎?(6) 如果用試管裝一些水浸在沸騰的水中,試管中的水能沸騰嗎?1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1) 觀察課本沸騰實驗裝置圖(如下圖)(2) 討論:使用溫度計應注意什么?(3) 討論:怎樣縮短我們探究的時間?(學生提出建議)(a.用小號燒杯,水不宜太多;b.用熱一點的水;c.酒精燈的火焰盡可能大一點;d.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等。)(4) 問:怎樣點燃酒精燈?(指出:禁止用酒精燈引燃另一只酒精燈)怎樣熄滅酒精燈?(用燈帽蓋滅)如酒精灑在桌上燃燒起來,怎么辦?(用桌上準備好的濕抹布撲蓋)(5) 討論:如果要探究浸在沸水中的試管里的水能否沸騰,實驗裝置應如何改進?(如下圖)3.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1)組織學生每三人一組,并自行分好工,按上圖組裝實驗裝置,進行實驗。(2)要求每隔2分鐘讀一次數,實驗數據記錄于下表中時間t/min246810121416182022溫度t/0C燒杯中水的氣泡變化情況試管中水的沸騰情況(3)學生分組實驗,老師巡視并指導4.分析與論證,針對前面的問題引導學生得出結論(1)沸騰時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板書:物理學中,把在液體的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叫做沸騰;(2)液體沸騰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溫度,板書: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沸點.指出,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同種液體的沸點也與氣壓有關。讓學生閱讀課本的沸點表,并思考:酒精的沸點是多少?能否用灑精溫度計測量開水的溫度?(3)沸騰前和沸騰時的氣泡變化,沸騰前:由大變小(如右圖b), 沸騰時:由小變大 (如右圖a)(4)液體沸騰時的溫度是保持不變的。(5)液體沸騰時,如突然撤去酒精燈,液體會停止沸騰,說明(板書):液體沸騰不僅溫度要達到沸點,而且要繼續吸熱。(6)試管中的水能沸騰嗎?(答:不能),為什么不能沸騰?它的溫度達到了沸點嗎?這說明了什么?(說明沸騰不僅溫度要達到沸點,而且要繼續吸熱)5選擇某小組的實驗數據引導學生如何畫圖像溫度t/ 1059585 75 時間t/min 畫完圖象后,師生共同討論:(1)曲線上的哪一段表示水沸騰前的過程?(2)曲線上的哪一段對應水的沸騰過程?(3)水沸騰時的溫度怎樣變化?指出:用圖像來表示一些物理量的變化情況,不僅可省去大段文字的描述,而且具有直觀、形象化的特點。6組織學生討論:(1)為什么各小組從開始加熱到開始沸騰的時間并不一樣?(2)為什么各小組的沸點都不是100,而且又各不相同?教學小結:歸納蒸發和沸騰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蒸發沸騰相同點 都是汽化現象 ,都要吸熱不同點 發生地點 液體表面液體內部和表面溫度條件 任何溫度只在一定溫度(沸點)時發生汽化速度 緩慢的汽化劇烈的汽化作業:1.為爸媽燒一次開水,再次觀察水的沸騰現象。2.為爸媽晾一次衣服,想想如何使衣服盡快干。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