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粵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0.4 能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教案.docx
20.4 能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學目標1知道能源不僅給人類社會文明作出巨大貢獻,同時也給環境造成不可忽視的污染和破壞。2知道溫室效應和酸雨現象形成的原因,知道鉛塵的危害;了解可持續發展的理念。3經歷聆聽、閱讀、交流討論的學習過程,感悟學習的途徑和方式方法是多樣的領悟采用多樣化的學習形式進行學習的意義。4在認識能源的價值的同時,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能從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中體會可持續發展觀點的意義。教學重點能源消耗對環境的影響。教學難點能源消耗對環境的影響。課時安排1課時課前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進入21世紀,我們對能量轉化技術的掌握是日趨成熟完善,對能源的利用也日趨合理,到底21世紀我們的能源發展是怎么樣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學習第四節能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知識。(板書課題)二、自學互研(一)能源與環境自主閱讀教材P8689的內容,完成下列問題:1什么叫溫室效應?有什么嚴重后果?答:過量的二氧化碳、氟氯烴(又稱氟利昂)等氣體排放到大氣中后,會集聚成一個溫室氣體層,使地球表面的輻射熱不易向空間散發出去,導致全球的平均溫度升高,形成了溫室效應,會造成如下嚴重后果:地球南、北極的冰蓋逐漸消融,使海平面上升;海平面升高,近海岸和島國居民將面臨失去家園的危險;生物圈的平衡遭破壞,生物難以生存;海水倒灌,良田因鹽堿化而變成荒地。2酸雨是怎樣形成的?有什么危害?答: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氣中,會生成酸性物質,溶在雨水中便成了酸雨。酸雨具有很大的破壞力,它會導致土壤酸化,使樹木等植物難以生長。3空氣中鉛塵增加有什么危害?答:空氣中鉛的含量增加,將導致兒童智力下降,也易使成年人患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疾病。(二)讓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自主閱讀教材P8990的內容,完成下列問題:4(西寧中考)六月五日是世界環境日,小青望著川流不息的城市車流,心想石油是不可再生(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給城市造成了環境污染和熱島效應,請你設想提出一種新型能源來解決這個問題建議使用太陽能汽車。5(濟寧中考)為配合濟寧市“五城同創”活動,小夢提出下列環保建議:開發新能源,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多用手帕,減少餐巾紙的使用;市內出行乘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少開私家車;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或塑料袋;分類回收垃圾。其中你認為可行的是(A)ABCD三、合作探究同組同學討論:你家使用能源對環境的影響情況,存在哪些污染?產生這些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提出一些可行的治理環境的措施與方法。四、交流展示方案一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都有積極和消極的因素,仔細閱讀下面的表格,并將其補充完整。能源能源利用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積極因素消極因素煤成本適度,蘊藏量大污染嚴重,毀壞土地和水資源水能、風能成本低,無污染,是可再生能源水壩上游的水淹沒了大片土地,擾亂生態環境;風多變,風場需要大片土地核能不會引起大氣污染成本高,核泄漏會污染環境方案二能源問題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1)能源家族中:柴薪;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在大量耗用各種能源的同時,會造成空氣污染的有;會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有。(均填序號)(2)某市城區正在進行天然氣工程,有人表示贊同,有人表示反對,小剛同學收集了如下表所示的兩組有關數據:熱值q/(Jm3)當地價格/(元m3)每戶月平均用氣量/m3更換灶具費用/元煤氣1.8107960天然氣410715370請你決策:你決策A(選填“A”或“B”),作出這樣決策的理由是原灶具浪費,還需要新的投入(或B,從長遠看,更經濟)。A繼續使用煤氣B更換使用天然氣五、板書設計第四節能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1.能源與環境2.讓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六、教后反思
- 關 鍵 詞:
- 滬粵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0.4 能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教案 滬粵版 九年級 下冊 物理 20.4 能源 環境 可持續發展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