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第10課《青山處處埋忠骨》說課稿.pptx
青山處處埋忠骨,說教材 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說學情 說教法和學法 說教學流程 說作業設計 說板書設計,一,二,三,四,五,六,七,一、說教材,青山處處埋忠骨是小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本文是基于史實的文學創作,主要講了毛主席在聽聞愛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犧牲的噩耗后,內心極度痛苦、煎熬,幾經躊躇后,最終決定將毛岸英的遺骨安葬在朝鮮,表現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和偉人的胸懷。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走進偉人的世界,了解偉人與常人有一樣的情感,可又有著超于常人的胸懷。二是進一步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彭、擬”等生字,會寫“擬定、參謀”等13個詞語。 2.能找出描寫毛主席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體會他的內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毛主席的愛子之情,和為革命不徇私情的偉人胸懷。,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教學重點 1.能找出描寫毛主席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體會他的內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結合資料,說出對“青山處處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理解。 教學難點 體會毛主席的愛子之情,和為革命不徇私情的偉人胸懷。,三、說學情,小學五年級學生在幾年的學習和閱讀中已經初步具備了較強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能正確認知人物描寫手法;在與同學交流討論時,能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四:說教法和學法,說教法: 我會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所以我采用了“閱讀思考交流評議”的教學模式,所謂“閱讀思考”就是獨立學習,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讀自悟;“交流”就是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通過讀課文提出問題,并盡可能自己解決疑問,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動腦、動口、動手,獲得新知;“評議”就是對別人發言進行評價,也可以提出不同的見解。最終達到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的目標。,四:說教法和學法,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放手讓學生運用讀讀、劃劃、議議等方法進行自主閱讀,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反復品讀欣賞優美的語言文字,然后組織學生廣泛交流、小組合作探究,最后小結延伸,讓課內外相結合。,五、說教學流程,1.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課件出示朝鮮戰爭的背景介紹,豐富了學生課外知識,有助于理解課文內容,激發了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興趣。導出課題:青山處處埋忠骨,五、說教學流程,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默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學課文生字詞。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說說文章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預設:由兩個部分組成。,五、說教學流程,學生默讀課文,小組交流,課文的兩個部分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預設:第一部分講毛主席看到有關毛岸英在朝鮮犧牲的電報后,心情無比悲痛。 第二部分講毛主席在面對毛岸英遺骨歸葬這一問題時,內心經歷了艱難的抉擇,最后作出了將愛子葬于朝鮮的決定。,五、說教學流程,3.深入研讀,感知人物形象 研讀第一部分,體會人物內心 1.讓學生畫出文中描寫毛主席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再讀一讀。 2.組織學生交流:說說見到電報時毛主席有怎樣的表現?從這些表現中你能體會到什么?,五、說教學流程,預設:“從見到這封電報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只是一支接著一支地吸著煙” 我能體會到毛主席特別傷心、悲痛。 我能體會到毛主席作為一位父親內心巨大的悲痛。 教師小結:很好,同學們抓住了描寫人物的動作、語言和神態,細細品味出毛主席內心的悲痛。這個時候,毛主席其實就是一位普通的父親,一位因失去愛子悲痛欲絕、食不下咽的父親。,五、說教學流程,研讀第二部分,感受偉人胸懷 但是,這又不是一位普通的父親,他還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在文中找出第二部分描寫毛主席動作、神態的句子。 提出問題:從這些描寫中你能體會到什么?,五、說教學流程,預設:我體會到了毛主席在作出決定前內心巨大的悲痛和不舍。 我體會到他的悲傷是克制的,是放在心里的。 我體會到了毛主席決定讓兒子葬在朝鮮時的偉大胸懷。,五、說教學流程,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毛岸英是毛主席最心愛的兒子,他們聚少離多,如今卻犧牲在戰場上。人生最苦莫過于白發人送黑發人,你從文中哪些語句中感受到這種生離死別的痛苦?試著有感情的讀一讀。 學生展示朗讀,師生共同評價。,五、說教學流程,引導學生結合資料,交流對“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理解。 小組合作,分享搜集到的資料,教師巡視點撥。啟發學生思考: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課文為什么以這句話結尾?,五、說教學流程,預設:這句話的意思是,為國犧牲的烈士們即使不能歸葬家鄉又有何妨,每一寸土地都是忠烈之士的埋骨之所。毛岸英犧牲在朝鮮戰場,最終也長眠在朝鮮,他的情況與這句詩的意思是一樣的。,五、說教學流程,追問:毛主席最終做出的決定,和這句詩有什么關系? 預設:毛主席最終做出的決定,也正體現了這句詩的內涵。 讓學生再次齊讀課題,感受毛主席以國家為重的偉人胸懷。 教師小結:我們看到了身為一位父親,同時也是國家領導人的毛主席的柔軟與堅強,而最終決定“青山處處埋忠骨”更是其偉人胸懷的生動寫照。,六、說作業設計,向學生推薦書籍毛澤東傳、毛澤東詩詞鑒賞和毛澤東和他的六位親人,把學生由課內帶向課外,讓他們去感受毛主席的偉人精神,增加課外知識。,七、說板書設計,板書簡潔明了,既再現課文內容,讓學生直觀而輕松地了解課文內容,又十分自然地突出了課文的寫法,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慈父情懷 青山處處埋忠骨,毛主席 語言、動作、神態 何須馬革裹尸還 偉人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