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3直線運動 教案.doc
直線運動(教學設計)探究教學就是以學生的主動探索為中心,以教師指導下的觀察、實驗、分析、歸納為主要途徑,把傳授基礎知識,訓練基本技能和培養學生能力三者統一起來,注重有效提問與有效訓練,提高學生質量。一、教學目標的確定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探究活動,認識勻速直線運動及其規律。了解變速直線運動定義及其判斷方法。能用(平均)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經歷“充水玻璃管中氣泡運動規律”的探究學習過程,鍛煉和發展科學探究力。3、意識目標使學生通過探究,感受到學習成功帶來的快樂,提高對自我價值的認識;學習奧運健兒頑強拼搏,奮勇爭先,為國爭光。4、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勻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設計實驗方案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二、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活動流程設計意圖創設情景,引入課題,視頻播放知道運動按路線可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律問題1:如何測氣泡的速度?問題2:如何測出氣泡通過10cm、20 cm30 cm所用時間復習舊知,明確實驗原理。設計實驗方案,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按設計方案實驗,并把數據填入表格,畫出 st圖像。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學會數據處理并嘗試用圖像來描述物體的簡單運動,體會用圖像來研究問題的方便。得出勻速定義,找出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舉勻速直線運動實例。知道勻速直線運動加深勻速直線運動的理解,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播放劉翔雅典奧運會實況提出問題:劉翔在這110m的運動過程中做的勻速直線運動嗎?你的判斷依據是什么?通過真實事例來激發學生興趣,學習奧運健兒頑強拼搏,奮勇爭先為國爭光精神,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計算和歸納總結的能力,運用圖像法探究問題的能力。用課件展示蘋果下落時的運用情況,來引入變速直線運動。提問:如何表示蘋果下落的運動快慢?通過多媒體把瞬間完成的過程適當延時,便于研究,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便于引導學生找出變速直線運動的特點。引入平均速度及其計算例題1:求平均速度例題2:P119理解平均速度,讓學生知道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介紹行程問題的求解方法:先畫示意圖找出已知量、未知量之間的關系,然后列式求解,培養學生分析、計算能力。由光能、聲能引入動能定義讓學生知識遷移知道動能鞏固練習加深知識理解及時交流反饋學生小結:你通過本節課學到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困惑?鞏固知識點,培養學生整理、概括能力,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一方面加強交流,另一方面讓學生帶著小問題走進課堂,帶著大問題走出課堂。課堂鞏固練習:1、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在第5 s的速度是5m/s,則第10s它的速度是_________m/s.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平直軌道上行駛的火車做勻速直線運動B、從車站開出的火車做變速運動C、繞地球運動的人造衛生做勻速直線運動D、由光滑斜槽上滾下的小球做勻速直線運動3、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路程與時間的關系為s=vt,如圖所示。1、2兩直線分別是兩運動物體路程s和時間t關系的圖像,由圖可知兩運動物體的速度大小關系是( ) A v1v2 B v1v2 C v1=v2 D 條件不足 ,不能確定4、有一則龜兔賽跑的寓言故事,內容是:兔子奔跑一會兒,睡一會兒,再奔跑一會兒,又睡一會兒,而烏龜一直不停地朝終點爬,結果烏龜先到達目的地。從物理的角度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要肯努力,烏龜的速度也可以比兔子大B、這次比賽中,烏龜的全程平均速度比兔子 大。C、盡管兔子晚到終點,但全程平均速度還是兔子大。D、兔子跑的速度比烏龜的速度小。 課后練習:1、向月球表面發射的一束激光,經2.65s后被反射回到地球,已知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為3108m/s,則地球與月球間的距離約是多少米?2、一位同學騎自行車行駛在一段公路上,菜用了35min,前5min行駛了1800m,后0.5h行駛了27km,則這位同學前5min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后半小時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km/s。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 關 鍵 詞:
-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3直線運動 教案 蘇科版八 年級 上冊 物理 5.3 直線運動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