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2汽化和液化 教案.doc
第二節汽化和液化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1)充分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學理念本課時主要介紹汽化的概念。這節課的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學生體驗非常豐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將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現象與汽化聯系起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們的身邊。物理不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從而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2)注重科學探究,注意教學方式的多樣化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本節課通過影響蒸發快慢因素的實驗探究過程“探究水的沸騰”,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培養學生善于發問、質疑的良好習慣,鼓勵學生制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領悟科學探究的思想和精神,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建立基礎。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技術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3)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愛興趣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只有當學生對物理有了興趣,才能有學習的樂趣,進而發展到有研究物理的志向。對于剛剛開始學習物理的初二學生,教學的重點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實驗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在本節課有多個實驗,其中的“學生實驗: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是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分組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通過實驗研究問題、思考問題的習慣,發展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二、教學背景分析1.教學內容分析本節內容主要包括什么是汽化,汽化的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沸騰時溫度的變化規律,以及運用沸騰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2.學生情況分析這一節內容概念較多,容易混淆,要著重關注沸騰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探究,讓學生利用以前學過的探究方法自己進行科學探究,以豐富體驗和感受,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3.教學方式講授、探究、實驗。4.教學手段(1)使用大屏幕投影實驗,可以讓學生更直觀、清楚地看到實驗現象,更具說服力。(2)用ppt展示基本的教學內容:通過一些鏈接,展現學生學習過程中需要思考的問題;通過動態顯示實驗圖,做到圖文結合,引起學生的注意。5.教學準備電教器材:計算機、實物投影儀、教學課件。實驗器材:酒精、薄塑料袋、燒杯、溫度計、火柴、酒精燈、鐵架臺、石棉網、熱水、紅墨水、滴管、中心有孔的紙板。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及汽化的兩種方式。知道什么是蒸發;理解蒸發快慢的因素;知道蒸發可以致冷.會用蒸發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2)了解沸騰現象,知道什么是沸點及沸點與壓強的關系。2.過程與方法探究蒸發發生的部位;經歷影響蒸發快慢因素的實驗探究過程,領會科學探究的方法(1)觀察沸騰是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2)通過探究活動了解液體沸騰時的溫度特點。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經歷探究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樂于了解生活現象的物理道理。(2)養成主動參與協作學習的主體意識。四、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重點:探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通過探究活動了解液體沸騰時的溫度特點。2.教學難點用蒸發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沸點及沸點與壓強的關系。六、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引入新課播放視頻:薄塑料袋中倒入少量酒精,排盡空氣,扎緊袋口,把塑料袋一角放入溫度高于80 的水中。塑料袋鼓起后,從熱水中拿出塑料袋,觀察現象。提問:1.塑料袋放在熱水中時,你看到什么現象?液態酒精多少有何變化?為什么?2.把袋子從熱水中拿出來,你看到什么現象?液態酒精多少有何變化?為什么?總結: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作汽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作液化。汽化有兩種方式,分別是蒸發和沸騰,用棉花蘸酒精在黑板上寫“液體”二字,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等字消失后再驚奇的問:“同學們,我寫的字呢?”(學生思考后回答:“蒸發了。”)教師:蒸發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蒸發”。投影課題并板書。一個學生幫忙拿著塑料袋,協助完成實驗。觀察塑料袋的變化情況。回答問題。通過演示實驗創設新情景,引出新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一、探究蒸發發生部位二探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探究水的沸騰師:蒸發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方式,沸騰是溫度達到沸點以后,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那么蒸發是在什么溫度條件下發生的,它發生在哪里?根據實例學生討論蒸發的溫度條件并得出結論: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實驗:在小燒杯放一些麻油,讓學生聞一聞,能不能聞到麻油味,然后再往燒杯里倒一些酒精,還能不能聞到麻油味,然后再用玻璃棒攪拌,使麻油和酒精混合,看能不能聞到麻油和酒精的氣味。結論:只發生在液體表面。通過實驗觀察,比較蒸發和沸騰的劇烈程度。綜上所述,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只發生在液體表面的緩慢的汽化現象。師:蒸發與生產、生活聯系非常密切,人們有時需要蒸發快些,有時又需要蒸發慢些,因此我們就有必要來探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播放第二張幻燈片根據學生的回答得出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體表面上方的空氣流動速度。師播放PPT加快蒸發和減少蒸發的實例師播PPT放發燒這張,講解蒸發有制冷作用回顧第二張PPT在打針之前醫生會用酒精給我們消毒。現在,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這個過程。實驗一:師:請大家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你的手有什么感覺?生:手感到很涼。師:人感到涼,說明酒精蒸發從人體吸熱。可見,酒精蒸發過程是吸熱的。師:剛才我們是通過人的感覺得出的結論,為證明這個結論是否正確,下面我們借助溫度的測量工具溫度計,再來做一個實驗。實驗二:師:請大家讀出溫度計的示數,再請大家把溫度計的玻璃泡插入酒精瓶中再取出來,看看它的示數有什么變化?生:溫度計示數下降很快。師:酒精蒸發,溫度降低,從溫度計吸熱,使溫度計的示數下降。這說明液體蒸發要吸熱的結論是正確的。生:舉出一些生活中利用蒸發吸熱的例子。師:下面我們利用蒸發吸熱的知識來解釋物理現象。請大家來看一個實驗:這是兩塊相同的紗布,一塊不經過處理,另一塊先浸水再浸入酒精后取出。如果將這兩塊紗布點燃,請大家猜想一下會有什么現象。師:在酒精燃燒過程中,放出熱量,使水溫升高;水的蒸發加快,水蒸發吸收了大量的熱,使紗布的溫度達不到它的著火點,所以紗布不會燃燒。這個現象生動地說明了液體蒸發是吸熱的。我們來研究沸騰。觀看視頻1.提出問題同學們在家燒過開水嗎?誰能描述一下水沸騰時的特征?對于水的沸騰,你還有哪些想知道的問題呢?2.猜想引導:(1)你覺得氣泡會如何變化?(2)你覺得點燃酒精燈后,溫度計的示數如何變化?水沸騰過程中繼續對它加熱,溫度計的示數是否變化?(3)燒水時有沒有聲音呢?我們想要聽清楚需要怎么辦?3.設計實驗選擇器材提問:使用溫度計時,需要注意什么?提示:熄滅酒精燈時注意安全。學生分小組設計實驗,如何能既節約能源,又節省時間?(采用45 50 的溫水進行實驗,水量為40 mL左右。)需要記錄哪些數據?水沸騰后3 min左右熄滅酒精燈。完成水沸騰時的溫度和時間關系的曲線。4.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引導學生抓住氣泡的產生和變化這一現象的主要特征進行觀察。尤其是沸騰現象產生后不能立即停止實驗,要引導學生繼續觀察,測量水溫的變化。停止加熱后,還應讓學生觀察到沸騰現象的消失才能結束實驗。時間00.511.522.533.544.5溫度溫度溫度選三組學生實驗數據記錄到黑板上。投影學生畫的時間-溫度圖像。5.分析與論證:水沸騰時的溫度變化情況如何?水在沸騰時氣泡是如何變化的?播放水沸騰的視頻。這說明沸騰是怎樣的汽化現象?撤去酒精燈,水還沸騰嗎?說明沸騰過程需要什么?能否總結一下沸騰的條件?6.討論和交流看黑板上的數據,各組水沸騰的溫度相同嗎?都達到100 了嗎?這是為什么?關于蒸發想知道什么?回答問題。猜想。分組實驗準備器材有:酒精 酒精燈,酒精燈架 滴管 石棉瓦 火柴 吹風機 兩塊相同的玻璃注意:滴兩滴完全相同的酒精方法:控制變量學生舉例日常生活中的加快蒸發和減少蒸發的實例學生猜想。設計實驗:選擇器材:鐵架臺、燒杯、溫度計、 酒精燈、水、石棉網、表。展開討論,回答:玻璃泡全部浸沒在被測液體中,不能碰杯底和壁;不能拿出來讀數;視線要與溫度計液柱相平。加蓋子,溫水加熱,水量適中。水溫接近90 時每隔0.5 min記錄一次溫度。氣泡的大小變化、從哪里產生的。水的響度變化。觀察實驗。記錄數據。畫圖。回答:液體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沸騰是液體內部和表面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沸騰過程是一個吸熱過程。討論結果: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純水沸騰時的溫度是100 ,溫度計存在誤差,影響水沸騰時的溫度。從日常生活中燒開水的問題引 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有選擇的使用器 材使學生對沸騰現象產生新的探索欲望。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經驗出發猜想沸騰時有哪些特點。優化實驗過程。組織學生分組實驗,教師指導學生進行重點觀察。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對實驗數據及圖表分析,總結歸納出水沸騰的條件及規律。二、液體沸騰時的特點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從水的沸騰實驗中總結歸納出液體沸騰時的共性,推廣后可以理解為一般液體的沸騰特點。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叫沸騰。液體沸騰時要吸收熱量。把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作沸點。指導學生閱讀沸點表,總結得到:1.不同的液體的沸點是不同的。2.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水的沸點是100 ,酒精的沸點是78 。解釋引課時的實驗現象,為什么塑料袋鼓起來了?3.同一種物質的沸點與氣壓的高低有關。觀看視頻:給圓底燒瓶中沸騰的水打氣,燒瓶中的水停止沸騰了,從燒瓶中抽氣,水再次沸騰。提問:看到什么現象?說明什么?提問:用高壓鍋蒸飯、燉肉有什么好處?結合我們今天學的知識,你能解釋為什么嗎?演示實驗:大燒杯和試管中都盛有水,如圖放置,對大燒杯加熱,問大燒杯和小燒杯中的水誰會沸騰?(試管內滴入紅墨水)把試管中裝入酒精,再進行同樣實驗,酒精能否沸騰?提問:為什么試管中的水不能沸騰?為什么試管中的酒精能沸騰?回答問題。回答:沸點與氣壓的高低有關。回答:熟得快。氣壓高沸點高。回答:水雖然達到沸點,但是不能從大燒杯中繼續吸熱,所以不能沸騰了。b.酒精沸點78 ,而水的沸點100 。所以酒精可以從水中繼續吸熱。與引課時相呼應,注意銜接。聯系生活實際,從物理走向生活。理解和鞏固沸騰的特征。三、小結以填空的形式考查同學們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1.由 液態 變為 氣態 的過程,叫汽化。2.汽化有 蒸發 和 沸騰 兩種方式。3.沸騰是在液體 內部 和 表面 同時進行的 劇烈的 汽化現象,沸騰時繼續加熱,水的溫度 保持不變 ,把液體 沸騰的溫度 叫沸點。4. 沸點隨 液面氣壓 變化而變化。氣壓高,沸點高,氣壓低,沸點低。5.液體沸騰的條件是:達到沸點、不斷吸熱。回答問題。鞏固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梳理。四、課外知識拓展應用沸點的知識解決幾個實際問題:能不能用酒精溫度計測量沸水的溫度?能用紙做的鍋在火上燒水嗎?為什么能用紙鍋燒水?回答問題。加強與實際的聯系,注意將物理知識引向日常生活。七、學習效果評價設計1.評價方式(1)通過小組進行實驗,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互相合作的精神。(2)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對實驗數據及圖表分析,總結歸納出水沸騰的條件及規律。通過動手實驗后與教師和同學交流實驗結果,得出正確結論,檢測自己的歸納能力。(3)通過教師演示實驗能歸納出液體壓強與沸點的關系。(4)通過演示實驗,理解液體沸騰條件;知道液體沸騰必須同時滿足達到沸點和繼續吸熱。2.評價量規科學實驗 5分 34分 2分 1分 得分 猜想 獨立形成猜想,并加以完善證實。獨立形成猜想,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證實。獨立形成猜想,部分加以證實。需要別人幫助才能形成猜想。設計實驗 獨立確定了實驗儀器并明確了需要測量的量。獨立確定實驗儀器,需要一些解釋才能明確需要測量的量。能獨立確定實驗儀器,在教師或同學的幫助下明確需要測量的量。需要幫助才能確定實驗儀器和明確需要測量的量。 數據收集 多次收集數據。對數據做了總結,并以明晰的方式描述了發現的結果。 不止一次收集數據。對數據做了總結,以清楚的方式描述了發現的結果。 不止一次收集數據。需要他人的幫助才能清楚地總結發現的結果。 只做了一次數據收集。且需要他人的幫助才能清楚地總結發現的結果。 總結 依據實驗數據作了詳細的總結,與以前的研究成果和假想相關。 依據實驗數據作了較為詳細的總結,與以前的研究成果和陳述相關。 做了總結,但只是部分參考了數據和假想。 沒有明顯的結論或缺乏重要的細節。 上課交流5分 34分 2分 1分 得分 參與討論 積極參加討論交流,不僅能虛心聽取別人意見,也能主動發言并提出自己的觀點。 能較積極地參加討論交流,也能發言。 能參加討論交流,也能發言,但提出觀點對同小組學習成員幫助不大。 不能主動參加討論交流,即便發言也是迫于情勢的應付。 綜合評價 5分 34分 2分 1分 得分 自評 他評 師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