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8.3摩擦力 教案.doc
初二物理課題:摩擦力課時安排1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 知道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和滾動摩擦力,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活動,學會用控制變量法研究物理問題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生活中的摩擦現象,會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簡單摩擦問題重點難點1、重點:摩擦力的概念,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2、難點:區別摩擦的種類.教學準備彈簧測力計,木塊.砝碼,毛巾,木板.教學過程教學環節集體備課個性備課一、預習交流(獨學)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導語一 師:汽車輪胎和鞋底上該有花紋,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導語二 師:人在立面上行走為什么容易摔倒?自行車在路面上滑行時,無論路面多么光滑,總會慢慢停下來,這又是為什么呢?教學環節集體備課個性備課二、合作探究(互學)1摩擦力【做一做】學生按課本圖8-22所示的方法,用手拉靜止在桌面上的物體,體會有什么感覺。【提示】剛開始時,施加較小的力,使物體不被拉動。【議一議】對物體施加接力,物體沒有動,說明什么問題?【點撥】說明物體還受到一個阻礙其運動的力。由學生分析總結,引入靜摩擦力的概念。【小結歸納】(板書)(1)靜摩擦力:物體在將要運動時,接觸面阻礙物體運動的力,叫做靜摩擦力。【做一做】增大拉物體的力,使物體在桌面上滑動起來。【議一議】物體滑動以后,還需要用拉力來維持物體的運動嗎?【小結歸納】(板書)(2)物體在滑動過程中,接觸面阻礙物體運動的力叫做滑動摩擦力。【拓展】摩擦的種類:(1)靜摩擦;(2)滑動摩擦;(3)滾動摩擦。2活動: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猜一猜】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并說出你猜想的依據。生:(1)壓力大小;(2)接觸面授粗糙程度;(3)接觸面積的大小;(4)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議一議】通過觀察什么現象可以比較物體所受摩擦力的大小?【閱讀】學生閱讀“信息快遞”后回答:“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水平桌面上的物體,使其勻速直線滑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物體滑動時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討論交流】為了完成探究目的,需要哪些實驗器材?如何實驗?說出你的方法。(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后并總結:實驗器材、實驗設計、實驗過程、實驗表格設計等)設計研究一個物理量可能同時與幾個因素有關時,應該采用 方法來研究。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時應控制 不變,利用 和 來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 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接觸面壓力大小的關系時應控制 不變,通過改變 來改變物體對接觸面接觸面壓力的大小。實驗如圖為探究改變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實驗裝置,圖中表示用同一長方體木塊做四次實驗,其中甲和丙為同一水平木板表面,乙和丁為同一水平棉布表面。F丙F丁FF甲乙想一想:(1)觀察圖中的甲和乙,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2)觀察圖中的甲和丙,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3)觀察圖中的乙和丁,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4)在這個探究實驗中,你覺得小明在操作中應注意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辯一辯】生活中哪些摩擦是有益的?【議一議】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1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壓力;(2)增加接觸面間的粗糙程度。2減小摩擦的方法:(1)減小壓力;(2)減小接觸面間的粗糙程度;(3)用滾動代替滑動三、鞏固拓展(活學)【活動】研究自行車上的摩擦1自行車上哪些部位存在摩擦?(1)把手;(2)車座;(3)車剎;(4)輪胎與地面;(5)輪軸;(6)腳踏2哪些摩擦是有益的?哪些摩擦是有害的?(1)有益摩擦:車把與手;車剎與車輪;腳踏與鞋底;輪胎與地面;車座與身體(2)有害摩擦:輪軸之間;齒輪與鏈條之間3使用自行車時增大有益摩擦和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教學環節集體備課個性備課四、點撥導航(導學)預習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板書設計8.3 摩擦力1摩擦力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 大小、 有關;與接觸面的面積的大小、速度的大小 在接觸面不變的情況下,壓力 ,摩擦力越大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接觸面越 ,摩擦力越大3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壓力;(2)增加接觸面間的粗糙程度。4減小摩擦的方法:(1)減小壓力;(2)減小接觸面間的粗糙程度;(3)用滾動代替滑動教學反思摩擦力是力學中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其中“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本節教學的重點。根據新課改精神,課前先安排學生作了“有效先學”,讓學生在課前就對本節的知識體系有了大致的了解,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種摩擦能大致分類。課堂上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中,大膽放手,提供充足的時間,直接讓學生利用所提供的器材,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學習,積極主動的探究,在時間的維度突出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的主體地位,改變學生學習的被動性、依賴性、外在性的狀態,賦予學生學習權力和責任,把學習變成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發展和提升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