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5物體的顏色 教案.doc
初中物理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5課物體的顏色1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色散現象。(2)知道白光是由不同顏色的光組成的,知道色光的三原色,知道色光混合的現象。2.過程與方法(1)通過動手實驗,了解白光能夠分解成單色光。(2)研究色光的混合,獲得有關的知識,體驗探究的方法和過程。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2)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知識。(3)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樂于參與物理活動。2學情分析學生在小學中應做過光的色散實驗,隨著學生認識能力的提高和發展,重新觀察該實驗,關鍵是讓學生對此現象有進一步的更深刻的理解,并能解釋有關現象。透明體的顏色、不透明體的顏色、不同色光混合成的顏色,這部分內容本身較復雜,當然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處理不好會使學生產生學習科學的畏難情緒。3重點難點教學重點:認識光的色散和物體的顏色。教學難點:光的色散現象。知識要點:光的色散現象、光的三原色、物體的顏色。4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4.1.1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復習鞏固1.光的傳播2.光的反射3.光的折射活動2【活動】自學指導閱讀教材,思考下列問題:1.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的現象是什么?2. 光的色散3.色光的三原色為?4.透明物體和不透明物體的顏色分別由什么決定?活動3【講授】1.色散1、問題探究我們看到的太陽光是沒有顏色的,當它通過三棱鏡時,會看到什么現象?現象:發現白光變成了色光,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結論:太陽光經過三棱鏡折射后,形成一條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等顏色組成的光帶,這種現象叫光的色散現象?;顒?【活動】2、色光的混合問題探究:單色光混合會出現白光嗎?將紅綠藍任意兩種色光混合會是什么顏色呢?探究過程:色光的混合紅+綠=黃 紅+藍=品紅綠+藍=青(靛) 紅+綠+藍=白探究結論:紅、綠、藍三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產生任何一種其他顏色的光,這叫做光的三原色原理?;顒?【活動】3、物體的顏色物體為什么有各種各樣的顏色?(1)透明物體的顏色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通過它的色光決定的。(2)不透明物體的顏色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不透明物體只能反射與它顏色相同的光活動6【練習】練習1. 一位演員在舞臺上表演節目,她穿著白色上衣和紅色裙子,當用綠光照射她時,舞臺下的觀眾會看到她的服裝顏色是( )。A. 上衣是白色,裙子是紅色B. 上衣是綠色,裙子是紅色C. 上衣是綠色,裙子是黑色D. 上衣是白色,裙子是黑色2.一束光照到一張紙上,看到這張紙呈現紅色,那么這束光和這張紙是:( )A.紅色的光,白色的紙 B.白色的光,紅色的紙C.紅色的光,紅色的紙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活動7【講授】課堂小結一、光的色散1.色散:太陽光可以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2.光的三原色:紅、綠、藍3.光的混合: 紅+綠+藍=白二、物體的顏色1.透明物體的顏色:與物體透過的光的顏色相同。2.不透明物體的顏色:與物體反射的光的顏色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