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 第二單元概述與課時安排
第二單元 位置教材分析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根據相對于參照點的方向和距離確定其位置,能用“第幾列、第幾排”表示學生座位等基礎上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兩點:一是用數對表示學生的座位;二是用數對表示點的位置。在方格紙上用數對表示位置,既是確定物體位置的重要方法,也是初中學習直角坐標系的重要基礎。本單元教材在內容編排和活動設計上,呈以下特點:選擇學生熟悉的情境和事物,經歷知識發生、發展和形成的過程。如,在認識數對時,選擇學生十分熟悉的教室中的座位,給出書中同伴他們班的座位示意圖,先用第幾列、第幾排描述同學的位置,再用兩個人的例子介紹用數對表示第幾列、第幾排,最后讓學生嘗試用數對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再如,學習在方格紙上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時,教材選擇了學生非常熟悉的游樂場平面圖,先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用語言描述大門和各場館都在游樂場的什么位置,然后把游樂場平面圖畫在方格紙上,讓學生用數對表示大門和各場館的位置。教學目標1.在具體情境中,能用數對表示學生的座位,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限于正整數)表示點的位置,知道數對與方格紙上點的對應。2.在觀察、描述、用數對表示位置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3.體驗數對在確定物體位置中的作用,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都可以用數對和方格紙上的點表示,體驗數形結合的思想。4.積極參加數學學習活動,在用數對表示位置的過程中,初步認識數學具有抽象、嚴謹和廣泛應用的特點,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重點、難點重點1.讓學生理解并掌握用數對表示座位的規定,學會用數對表示座位,知道表示每個人位置的數對是唯一的。2.理解用數對表示橫線和豎線交點的意義,學會用數對表示方格紙上點的位置。難點1.要理解數對與方格紙上方格的對應關系。2.理解用數對表示位置在橫線和豎線交點上的建筑物。教學建議1.用數對表示位置,并在方格紙中用數對確定位置,對小學生來講是比較抽象的內容。教材通過學生非常熟悉的用第幾列,第幾排描述每個人的位置,抽象出“幾列”“幾排”的兩個數表示位置,首先使學生理解數對表示的意義,進而學會用數對確定位置。2. 教材選擇了學生身邊的、現實的典型素材,呈現了某班同學在教室里的座位示意圖,以及關于排和列的規定,并在示意圖中標出了紅紅和亮亮的位置。以交流的方式呈現了紅紅和亮亮座在教室第幾列、第幾排,進一步介紹第幾列、第幾排的實際含義。在認識“列”和“排”的基礎上,教材提出“說一說,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幾列,第幾排?”的問題,讓學生結合本班同學的座位情況,充分表述自己的位置3.結合課堂設計的觀察、交流等活動進行考察,看學生能否把現實中的第幾列、第幾排遷移到平面圖形中;看學生能否根據不用的數對說明圖形的不同位置;看學生能否將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與方格紙上點的位置一一對應起來。4.通過課堂活動考察,看學生對用數對表示位置是否感興趣,是否積極主動參與觀察、交流數學活動;看學生是否理解并認識到數對與點的位置的對應關系,是否體會到用數對表示位置的抽象性和唯一性,是否了解生活中許多實際問題都可以用數對表示,并對進一步學習數學有信心。課時安排第一課時用數對表示位置(平面圖)第二課時用數對表示點(方格圖)共計2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