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5光的色散 教案.doc
光的色散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色散現(xiàn)象,知道是白光由色光組成的;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3.了解看不見的光:紅外線和紫外線的應用。二、過程與方法1. 通過觀察光的色散實驗,讓學生體驗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2.通過教師演示和學生自主探究色光的混合,使學生獲得有關的知識,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體會現(xiàn)實世界的絢麗多彩和美好,使他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世界、熱愛科學2.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3.通過親身的體驗,使學生感悟?qū)嶒灧椒▽W習物理的重要性。4.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教學重點難點1.光的色散現(xiàn)象2.光的三原色。3.看不見的光的應用。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我們周圍的世界是絢麗多彩的,衣服、花朵、圖畫、彩虹、彩色電視機里的節(jié)目都有各種各樣的顏色,物體為什么會呈現(xiàn)不同的顏色呢?這些各種各樣的顏色又是怎樣產(chǎn)生的?給同學們投影幾幅美麗的圖畫,讓學生就這幾幅圖提出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可能的發(fā)現(xiàn)或提出的問題):1.雨后彩虹為什么是七色的?2彩虹是怎樣形成的?3為什么花是紅的葉是綠的天是藍的?4.繪畫顏料的顏色和光有聯(lián)系嗎?5.彩色電視機的彩色畫面是怎樣產(chǎn)生的?二、新課教學:(一)、探究光的色散:1.實驗方法:學生:用一塊三棱鏡對著太陽光(沒有太陽光時,可以將三棱鏡放在用投影儀上來做實驗),用白紙在另一側作光屏,觀察到白紙上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2實驗發(fā)現(xiàn):通過實驗,同學們發(fā)現(xiàn)白光通過三棱鏡后光的傳播方向不但發(fā)生了改變而且在白屏上可以看到太陽光可以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色光的順序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教師小結:這種現(xiàn)象稱為光的色散,說明白光是由各種色光組成的。(板書: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色散。)解釋:雨后為何容易出現(xiàn)彩虹?參考答案:雨后天空中有很多小水滴,它們好像一個個的小棱鏡,陽光透過大氣層進入小雨滴上時會發(fā)生折射,太陽光被分解成各種單色光,并且從外向內(nèi)按照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排列,形成弧形的彩虹。(板書:白光通過三棱鏡被分解后,投射在白屏上有序的彩色光帶叫光譜。)注意:1.用棱鏡可以使白光發(fā)生色散,形成光譜;2.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叫復色光。(二)、色光三原色學生實驗:用手中的放大鏡,觀察彩色電視畫面上的各色光條,可以發(fā)現(xiàn),電視屏幕上顯現(xiàn)出的豐富多彩的顏色,都是由紅、綠、藍三色光條合成的。(此實驗可以安排課前學生在家中完成)教師小結:人們發(fā)現(xiàn),紅、綠、藍三色光混合能產(chǎn)生各種色彩,因此把紅、綠、藍三種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板書:紅、綠、藍三種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三種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就可以得到各種顏色的色光,電視機畫面上的色彩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三)、看不見的光學生閱讀課本了解紅外線、紫外線。1、紅外線光譜上紅光以外。紅外線的熱作用強,物體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越多。主要應用于遠程控制、自動控制、烘干物體等。生活中最常用的就是電視遙控器。2、紫外線光譜上紫光以外。紫外線有殺菌、防偽的作用。醫(yī)院用紫外線燈來消毒殺菌;生活中用紫外線來驗鈔等。紫外線最大來源是太陽。適量的紫外線照射有助于人體合成維生素D;過量的紫外線照射,卻會患皮膚癌,因此要注意防曬。三、小結:1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由七種色光混合而成。2.色光三原色是紅、綠、藍。3.看不見的光:紅外線、紫外線。四、練習:1動手動腦學物理12.上網(wǎng)查資料,了解物體的顏色及顏料三原色。板書設計:光的色散1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由七種色光混合而成。2.色光三原色是紅、綠、藍。3.看不見的光:紅外線、紫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