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7.1 力 教案.doc
第1節力教案教學目標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單位,認識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力;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通過探究活動和生活經驗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自己設計實驗,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4.在觀察、體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使學生樂于探究,勤于動手。5.從力的相關實例中認識科學方法的價值。教學重點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以及能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力。教學難點力的概念的理解。課時安排1課時課前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力”,雖說我們是今天來學習,但是呢,“力”在我們生活中確是非常的常見呀,已經是老朋友了。生活中處處是“力”,就跟我們的空氣一樣無處不在,可惜呀,我們看不見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學習第1節 力。(板書課題)二、自學互研(一)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獨立思考并完成:1.什么是力?力的單位、符號是什么?答: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叫力。它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N。2.托起一本物理書的力大約為1 N,請感受手受力的大小。3.請列舉工農業生產中,有力存在的事例,并說出哪個是施力物體?哪個是受力物體?范例:推土機推土施力物體:推土機受力物體:土答:起重機吊起貨物施力物體:起重機受力物體:貨物。4.如圖所示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圖(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圖(b)主要表示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二)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自主閱讀教材P4的內容,獨立思考并完成:5.想想做做:(1)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同一根橡皮筋,用力越大,橡皮筋的形變程度越大。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2)手握著教室門把手,用同樣大小的力分別從教室里面門把手和外面門把手推門,能使門打開和關閉。這兩種情況下力的作用效果不相同(選填“相同”或“不相同”),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3)用同樣的力從外面推門的門軸部分和外邊框,推外邊框(選填“門軸”或“外邊框”),更容易把門推開,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通過以上實驗得出: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有關。我們把這三者稱之為力的三要素。6.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用幾何模型來表示力的三要素呢?答:物理學中,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這種畫力的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圖。范例:如圖所示,一物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現用50 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物塊,畫出物塊所受拉力F的示意圖。(三)力的作用相互的自主閱讀教材P45的內容,獨立思考并完成:7.動手動腦:(1)用手掌拍擊桌面,說說手掌的感覺,輕拍和重拍相同嗎?(2)雙手互拍,手掌什么感覺?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怎樣的?你能總結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嗎?答:(1)用手掌拍擊桌面手會感覺痛,輕拍和重拍手的感覺不同;(2)雙手互拍時兩手都痛,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一對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作用點分別在兩個不同物體上,同時產生,同時消失。三、合作探究對學:對子之間相互檢查獨學完成情況,并用雙色筆做好記錄。群學:小組長先統計本組疑問,并幫助解疑。針對展示的方案進行討論交流。四、交流展示方案一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彈簧,觀察比較圖(a)、(b),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在圖(c)、(d)中,人用扳手擰螺絲帽,圖(d)所示方法比圖(c)所示方法更省力,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力的作用效果還與力的大小有關。這三個因素叫力的三要素。方案二如圖所示,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開另一只小船,結果發現兩只小船同時向相反方向運動,該現象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五、板書設計第1節 力1.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3.力的作用相互的六、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