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1.2功率 教案.doc
第2節功率教案教學目標1.知道什么是功率,并能說出功率的物理意義。2.知道功率的計算公式和單位,能說明有關問題并進行計算。3.通過體驗建立功率概念的過程,學習比較的方法;通過實踐活動,滲透STS觀念。4.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形成樂于探究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規律的習慣,同時增強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教學重點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計算。教學難點對功率意義的理解。課時安排1課時課前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體重相同的甲、乙兩同學,甲慢慢從一樓走到五樓,乙快速從一樓跑到五樓,盡管兩人做的功一樣多,但甲需較長時間,做功慢;乙需時間較短,做功快。比較做功快慢就像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一樣,可以采用:A.做同樣的功,比較做功時間的長短;B.在相同的時間內比較做功的多少。物理學上常采用B情況,一般都取“單位時間”。就是指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叫功率。很顯然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學習第2節 功率。(板書課題)二、自學互研(一)比較做功的快慢自主閱讀教材P65的內容,獨立思考并完成:1.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一起爬相同的樓梯,所用時間相同,他們做功相同嗎?做功的快慢相同嗎?答:爬相同的樓梯,大人比小孩質量大,他們移動的距離相同,兩者做功卻不同,大人比小孩做的功多。兩人在相同時間內爬完樓梯,做功快慢不相同,大人比小孩快。2.比較物體做功快慢有哪兩種方法?答:(1)做功相同時,比較物體做功時間的長短,時間短的做功快。(2)做功時間相同時,比較物體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做功越快。3.如圖所示是建筑工地常用來搬運磚塊的兩種機械(滑輪組和起重機),觀察圖中甲、乙兩圖,可獲得的信息有__做相同的功,起重機比滑輪組所需時間少__,觀察圖中丙圖和__丁__圖可得出:在相等的時間內,起重機比滑輪組做的功多。(二)功率自主閱讀教材P6566的內容,獨立思考并完成:4.在物理學中,用__功率__表示做功的快慢。__功__與__做功時間__之比叫做功率,它在數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5.功率公式為P,其中P表示__功率__,單位__瓦特__;W表示__功__,單位__焦耳__;t表示__時間__,單位__秒__。6.如圖所示在“挑戰自我”節目里,挑戰者用穿在鼻孔里的繩子拉著質量為2 000 kg的車,在水平路上用了5 min將車拉動了400 m,做了3105焦的功,則他的水平拉力是__750__ N,他的功率為__1__000__ W。(第6題圖)(第7題圖)7.在體育考試中,小明投出的實心球在空中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若實心球重20 N,從最高點到落地點的過程中,球下降的高度為2.7 m,用時約0.75 s,則球下降過程中重力做功為__54__J,功率為__72__W。三、合作探究對學:對子之間相互檢查獨學完成情況,并用雙色筆做好記錄。群學:小組長先統計本組疑問,并幫助解疑。針對展示的方案進行討論交流。四、交流展示方案現有30包大米,總質量為150 kg,小明想盡快將它們搬上10 m高處的庫房,如圖為小明可以提供的用于搬運物體的功率與被搬運物體質量之間的關系圖像,由圖可知他可以提供的最大功率為__50__W;為盡可能快地將大米搬上庫房,他每次應搬__3__包,若每次下樓時間是上樓時間的一半,則他最快完成搬運任務并返回原地所用的時間是__450__s。(g取10 N/kg)五、板書設計第2節 功率1.比較做功的快慢2.功率六、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