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0.1 磁現象 磁場 教案.docx
20.1 磁現象 磁場教材分析與處理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本節課是八年級下冊物理第九章電與磁的第一節,作為本章的第一節有較多的物理概念,是后續知識學習的基礎,因此做好學生實驗及演示實驗,通過實驗概括出物理概念或物理規律,是本節課的主要特色。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為今后進一步探究電與磁之間的關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啟下學生還的作用。2、教材處理在“吃透”教材內容和編寫意圖的前提下,靈活使用教材。對教材上已有的演示實驗進行了加工、創新,在課堂上一直突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實驗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各個環節由學生熟悉的物理事物進入物理知識的探究之中,親身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3、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磁體周圍存在磁場。知道磁在日常生活、工業生產和科研中有著重要應用。知道磁感線可以用來形象地描述磁場,知道磁感線的方向是怎樣規定的。知道地球周圍有磁場以及地磁場的南、北極。2、過程與方法觀察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磁體對鐵屑的作用,感知磁場的存在。經歷實驗觀察、總結類比的過程。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規律,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經歷分析、觀察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探究的樂趣。通過了解我國古代對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進一步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4、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磁場的存在,用磁感線描述磁場的分布。難點:如何認識磁場的存在,明確引入磁感線的實際意義。這是由于磁場貫穿全章,“磁場”看不見、摸不著,十分抽象,難于理解。而磁感線是形象描述磁場的很好方法。5、教學器材學生分成8組,每組用:細線1根、條形磁鐵1個,馬蹄形磁鐵1個,3種磁吸各1個,自制磁懸浮儀器1個含環形磁鐵2個,鐵屑及盒子1個,1元5角1角硬幣各1個,塑料塊1個,銅絲1截,曲別針3-5個。教師用:小魔術用的戒指、玻璃杯、開心果條形和馬蹄形磁鐵1套演示鐵屑 立體磁感線儀鐵屑及盒子1個一、 教學流程【設計理念】物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提到“突破學科本位的思想,注重學生的發展;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為了體現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切實增強課堂教學的開放性、民主性、生成性。釋放學生心靈,張揚學生個性,最大限度的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合理有趣的學生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具體分為以下四個板塊。板塊名稱內容預設時間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魔術:開心果穿杯5分鐘2、你我參與,共探新知探究一:磁鐵可以吸引哪些物體?探究二:磁鐵指向南北就是指南針活動一:磁懸浮來彈跳探究三:使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活動二:磁感線描述磁場28分鐘3、當堂應用,我最優秀完成導學案5分鐘視具體情況而定4、盤點收獲,構建體系有趣又有用的磁現象4分鐘1、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通過小魔術:“開心果穿杯”,讓學生猜一猜為什么開心果可以穿越過去,通過魔術給學生視覺效果上的沖擊,引發學生思考。不需要學生當時回答,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索新知,為本節課營造一個好的開始氣氛,更重要的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有所期待,求知欲逐漸增強。2、 你我參與,共探新知環節一:磁 現 象假設學生已經預習本節內容,給學生幾分鐘回想一下自己的生活,然后說出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磁現象。我的預設,學生可能會提到的問題的方向:(1)司南、指南針,(2)學校周圍買到的橢圓形的磁鐵(3)巴克球(4)門阻(5)冰箱門(6)動物羅盤。 1、探究一:磁鐵可以吸引哪些物體?1元5角1角硬幣各1個,塑料塊1個 學生已經知道一些吸引的物質,但是具體到每一種到底是什么物質構成,判斷物質構成的時候可以用到磁石。2、探究二:磁鐵指向南北就是指南針用細線把磁鐵吊起來就會指向南北。條形和馬蹄形磁鐵都可以吊起來,但是由于磁性很弱,所以不太明顯。我們再換磁性強的就可以明顯指向南北。3、活動一:磁鐵運動會,讓環形磁鐵懸空或彈跳教師引導學生做下面的游戲來探究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拿兩塊磁鐵,將其中一塊磁鐵放在自制底座上,用另外一個磁鐵與底座上的同名磁極相互作用,觀察磁鐵兩個磁極間靠近有什么現象。然后和同學交流一下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是什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找到了樂趣,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簡單有趣的小游戲把學生逐漸領入了磁的世界。知道磁鐵的兩個磁極可能相互吸引,可能相互排斥。從而掌握了磁鐵兩個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的重要規律。進而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4、磁化問題探究三:如何使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磁化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突出這個重點,教師演示后引導學生做磁化實驗,讓學生掌握磁化的方法和技巧。通過教師的演示實驗學生對磁化有了直觀的認識,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加深的對磁化的理解和應用,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環節二:磁 場1、存在2、方向:規定N3、描述:用磁感線活動二:用鐵屑來看磁感線的走向環節三:地 磁 場怎么偏?角度跟經緯度有關3、 盤點收獲,構建體系環節四:有趣又有用的磁現象讓學生自己總結在本節課中有哪些收獲,使知識進一步升華,不僅加深了印象而且能夠查缺補漏,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想知道哪些知識?給幾分鐘說說同學們還帶了哪些好玩的東西來了,并提問。(1)巴克球,(2)釹鐵硼材料之與普通磁鐵比較,吸引力測試,把兩塊磁鐵分開。我的預設,學生可能會提到的問題的方向:(1)司南的具體做法,(2)磁場產生的原因,是立體的嗎?(3)有沒有只有一個磁極的磁鐵,(4)磁化的方法和去磁的方法,(5)磁場存在的驗證,(6)磁感線的相關問題,(7)地磁場偏角問題,(8)動物羅盤。 實際上學生們提問的內容如下:(1)磁鐵斷裂了以后會怎樣?二、 板書設計磁現象一、磁現象 1、磁體、磁性:吸鐵鈷鎳 天然人造2、磁極:北N、南S 掛起來3、同名磁極相互排斥; 4、磁化:獲得磁性 軟磁體二、磁場 硬磁體1、存在2、方向:規定NS的實線3、描述:用鐵屑來演示磁感線三、地磁場怎么偏?角度跟經緯度有關課堂練習:一、磁現象1、磁體:能夠吸引 鐵 、 鈷 、 鎳 等物質我們把它叫做磁體。每個磁體有 個磁極,一個叫做 極,又叫 極,一個叫 極,又叫 極。2、磁極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同名磁極相互 ,異名磁極相互 。磁體兩端的磁性最 ,其它部位磁性比較弱,中間磁性最 。3、磁化:使原來沒有 的物體獲得 的過程叫做磁化。磁化的方法:(1)將磁鐵的一極 靠近 鋼、鐵等物質(2)將磁鐵的一極在鋼針上 摩擦 重復 很多 次4、去磁:使原來有 的鋼針失去 。去磁方法:(1)不斷 敲打 (2)將它放在火焰上 5、被磁化的物質如果是軟磁體,遠離磁體后,獲得的磁性會很快 。被磁化的物質如果是 ,遠離磁體后,獲得的磁性會保持較長的 二、磁場1、磁場:磁體周圍有一種看不見的 ,叫做磁場。2、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和磁化現象都是通過 發生的。3、磁場的方向:小磁針靜止時 極所指的方向規定為該點的 方向。4、磁感線:畫出一條條帶 的 ,表示 ,這樣的曲線叫做磁感線。畫出如圖磁體的磁感線。5、在磁體外部,磁感線是從磁體的 ( )出來,回到 ( )磁感線只是用來描述磁場的一些 的曲線,實際并不 。磁感線越密的地方,表示磁場越 ,越疏的地方表示磁場越 三、地磁場1、地球是一個巨大的 ,地球周圍的磁場叫做 。2、地磁的北極在地理的 附近,地磁的南極則在地理的 附近。3、地磁的兩極跟地理的兩極并不
- 關 鍵 詞:
-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0.1 磁現象 磁場 教案 人教版 九年級 下冊 物理 20.1 現象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