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54制)八年級下冊語文18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 教學課件.ppt
馬麗華,導入新課,長江,位于我國境內,全長6 380公里,發源于我國青海唐古拉山各拉丹冬,流經11個省區,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是一條名副其實的“長河”,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和黃河一起并稱為中國的“母親河”。長江作為一個符號,是祖國的象征,由于它的靈性,千百年來有多少文人墨客為之傾倒,為之贊頌。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馬麗華的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教學目標,1了解各拉丹冬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 2感受文中描寫的雪域高原的壯美景色,體會作者表達的細膩而豐富的情感。 3理解文章結尾句子具有怎樣的內涵。 4搜集有關長江的故事、古詩詞等。,中國第一大河,長江全長6380公里,流域面積180.7萬平方千米,年平均入海水量約九千六百余億立方米,是中國第一大河,是世界第三大河。長江支流眾多,有雅礱江、岷江、沱江、嘉陵江、烏江、湘江、漢江、贛江、青弋江和黃浦江等支流。其中,流域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里的有48條;5萬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雅礱江、岷江及其支流大渡河、嘉陵江、烏江、沅江、湘江、漢江和贛江等9條。其中雅礱江、岷江、嘉陵江和漢江超過10萬平方公里,以嘉陵江流域面積最大,約16萬平方公里。長江流域湖泊也很多,中國大部分的淡水湖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面積較大的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和巢湖。,接,整體感知,1.閱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本文記述了作者跟隨攝制組在各拉丹冬游覽的經歷。,2.各拉丹冬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是怎樣的?,各拉丹冬位于青海省唐古拉山鄉境內,各拉丹冬峰周圍有20多座海拔6 000米以上的雪峰,形成了唐古拉山的高峰群,在這方圓1 500平方公里的高峰區發育著100多條現代冰川。是中國第一大江長江的發源地。各拉丹冬的東側是面積約為8平方公里的冰川,這些冰塔,在陽光下,潔凈如洗,光澤閃熠,巍巍聳峙。形態各異,猶如水晶的世界,是唐古拉山脈一大奇景。各拉丹冬周圍自然景觀奇特。,氣候特點,冬季,這里是冰雪的世界,山上山下,銀裝素裹;夏秋季節,烈日炎炎,冰雪融化,山下天然草原上盛開著五顏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紅,姿態萬千。草原上還有成群的牛羊。 各拉丹冬氣候干燥,年降水量僅200 mm,海拔 5 000米以上的降水量則大大高于山下,經常是雪雹鋪天蓋地。,理清脈絡,1.速讀課文,找一找作者主要寫了哪幾點景色?,作者主要寫的是各拉丹冬的冰塔林。具體寫的順序:冰塔林礫石堆上冰河冰山。,2.找出具體寫冰塔林特點的句子。,第5段:“從礫石堆上四面張望,晶瑩連綿的冰峰、平坦遼闊的冰河歷歷在目。”“遠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統領著冰雪勁旅,天地間浩浩蒼蒼。這一派奇美令人眩暈,造物主在這里盡情賣弄著它的無所不能的創造力。”,第6段:“這一壁冰山像屏風,精雕細刻著各種圖案。圖案形態隨意性很強,難說像什么。從狹小的冰洞里爬過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許多冰的莊園冰的院落組成,自成一天地。”,第11段:“是瓊瑤仙境,靜穆的晶瑩和潔白。永恒的陽光和風的刻刀,千萬年來漫不經心地切割著,雕鑿著,緩慢而從不懈怠。冰體一點一點地改變了形態,變成自然力所能刻畫成的最漂亮的這番模樣:挺拔的,敦實的,奇形怪狀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掛冰的流蘇,像長發披肩。小小的我便蜷臥在這巨人之發下。太陽偶一露面,這冰世界便熠熠爍爍,光彩奪目。端詳著冰山上縱橫的裂紋,環繞冰山的波狀皺褶,想象著在漫長的時光里,冰川的前進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長,這波紋是否就是年輪。”,3.作者寫冰塔林的特點,是想表達一種什么情懷?,贊美雪域高原的壯美景色。對大自然美的熱愛和對大自然神奇力量的贊美。,1.這一派奇美令人眩暈,造物主在這里盡情賣弄著它的無所不能的創造力。,品味語言,此句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大自然創造了各拉丹冬的美。,2.風一刻不停地呼嘯,辨不清它何來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來它就在這里川流不息,此句寫出了冰河上風的猛烈巨大。,3.永恒的陽光和風的刻刀,千萬年來漫不經心地切割著,雕鑿著,緩慢而從不懈怠。,此句采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陽光和風的威力。它們是在為大自然創造美,而且還是那么用心。,4.文章結尾寫道:“那是堅冰之下的流水之聲,它一刻不停,從這千山之巔、萬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開始演繹長江的故事。”這句話具有怎樣的內涵?寫一段文字,談談你的理解。,長江源頭各拉丹冬帶給人類的、展示在人們面前的不僅僅是美景,它所給予人類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窮無盡的財富。長江之水源源不斷,那里的人們會用他們勤勞的雙手創造出應有盡有的美。,總結全文,課文記述了作者跟隨攝制組在各拉丹冬游覽的經歷。描寫了雪域高原的壯美景色。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它的文化源遠流長,它奔騰不息,氣勢恢宏,使人望而生畏,它哺育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