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54制)八年級下冊語文17.壺口瀑布 教學課件.ppt
17.壺口瀑布,梁 衡,壺口瀑布組圖,教學目標:,1、積累并運用詞語。 2、通過朗讀感受壺口瀑布聲如奔雷的磅礴氣勢。 3、兩次到壺口,季節不同、感受不同,知道課文是怎樣描繪壺口瀑布的特點的。 4、品位文章寫景寄情的方法和形象可感的語言特點。 5、體會文章蘊含的深刻哲理:無堅不摧、堅韌剛強、百折不回的民族精神。,觀賞圖片,初步感受。,為什么取名“壺口”呢?,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象一條騰飛的巨龍,穿行在西北黃土高原的秦晉大峽谷中,當流經壺口時,寬約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馬蹄狀瀑布群。主瀑布寬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濤聲轟鳴,水霧升空,驚天動地,氣吞山河,為黃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國僅次于貴州黃果樹瀑布的第二大瀑布。,喜:“順壁掛下的,亮晶晶的如絲如縷。”,怒:“洪流便向兩邊涌去,沿著龍槽的邊沿轟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抖落。不,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的確有那種凝重,那種猛烈。”,哀:“或被夾在石間,哀哀打旋。”,怨:“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奪路而走的,乘隙而進的,折返迂回的。”,愁:“或鉆石覓縫,汩汩如泉;或淌過石板,潺潺成溪?!?初讀課文,感受壺口瀑布。,信息提煉: 1、壺口瀑布在哪?作者到過壺口瀑布幾次? 晉陜兩省邊境 ;兩次。 2、用簡練的語言說出什么是“壺口”以及壺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壺口:溝底的河心還有一條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條深溝,當地人叫“龍槽”,槽頭入水處深不可測,這便是“壺口”。 成因:黃河的河床在這里由寬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 巨大的水流從高達幾十米的斷面沖下,就形成了壺口瀑布。,朗讀課文,感受不同之處。,請同學朗讀第二自然段。(注意讀出氣勢來) 1、壺口瀑布和其他瀑布不同之處何在? “壺口瀑布不是從高處落下,讓人們仰觀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溝里跌去,人們只能俯視被急急吸去的水流?!?2、作者曾兩次到過壺口瀑布,初次相識,壺口瀑布給他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危險、氣勢磅礴、令人膽戰心驚,朗讀課文,感受不同之處。,雨季的壺口瀑布這樣令人膽戰心驚,那么枯水季的壺口又以怎樣的面貌展現在作者面前呢? 朗讀課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再訪壺口。 (注意讀出氣勢來),朗讀課文,感受不同之處。,1、試比較一下壺口瀑布在雨季和旱季有哪些方面不同。(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明確:其聲、其勢、其景均不同。,朗讀課文,感受不同之處。,2、完成下列表格:,這一次,壺口瀑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黃河在這里僅僅展現了它的陽剛之美嗎? 為什么作者將水的各種形態與人的各種感情聯系起來?,體會句子內涵,1、“我突然陷入沉思”,黃河以她寬廣博大的胸懷包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種感情”。找出“喜、怒、哀、怨、愁”,指代的具體描寫? 喜:“還有那順壁掛下的,亮晶晶的如絲如縷” 怒:“于是洪流便向兩邊涌去,沿著龍槽的邊沿轟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抖落。不,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的確有那種凝重,那種猛烈?!?哀:“或被夾在石間,哀哀打旋?!?怨:“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奪路而走的,乘隙而進的,折返迂回的?!?愁:“或鉆石覓縫,汩汩如泉;或淌過石板,潺潺成溪?!?體會句子內涵,2談談對“造物者難道是要在這壺口中濃縮一個世界嗎?”這個句子的理解。 含義:造物者是要在這壺口中濃縮一個世界(既指客觀世界,也指主觀世界)。 句式:反問句。加重語氣,感染力強,表達人的情感,立意深刻。 蘊含的道理:一個古老的民族有著寬廣的胸懷、宏大的氣度,外表雖柔弱,內心卻無比堅韌,是任何力量也壓不垮的,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頑強精神。,齊讀文章第五段,體會文章內涵,作者為什么會將水的各種形態與人的各種感情聯系起來?,作者將水的各種形態的特點與人的各種感情的特點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利用兩者的相通相似:如海、河、瀑激越奔涌,與喜、怒、愁相似;水流經不同的地點有不同的形態,與人碰到不同境遇也會有不同的情感相似。作者將思辨融入到山水之中,通過描寫黃河 ,贊美了中華民族剛柔并濟、百折不撓的偉大精神。,感悟文本,理解主題。,通觀全文,作者只是向我們介紹壺口瀑布這一風景名勝嗎?他在寫景中蘊含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齊讀第六自然段 “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寫作意圖:作者寫的不僅僅是黃河之水,更是一種人生的姿態,一種意境,一種哲理:一種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性格也正是中華民族的性格。黃河在壺口將其偉力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作者贊美黃河,正是贊美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品味語言,感受力量之美,選擇你喜歡的語句,并加以分析你喜歡的理由。 .說說你所選擇的句子在字里行間有什么意蘊。,品味優美語言,感受雄渾的意境,品味下列句子,分析文辭優美的原因: 1、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排涌來,其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撞著,推推搡搡,前呼后擁,撞向石壁,排排黃浪霎時碎成堆堆白雪。 抓住事物的特征:寫出了瀑布的聲響、形狀、態勢、力量,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突出壺口瀑布波濤洶涌,威武雄壯,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飛流直下的特點,表現了黃河奔騰激越的氣勢。 比喻、擬人: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壺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氣勢。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寫景是為了抒情言志。常見的寫法是:一將贊美之情巧妙地融合在具體的描寫之中;二是在寫景時加以聯想。課文在描寫壺口水勢時,寄寓了驚嘆之情。表現了河水催人奮進、前仆后繼、勇往直前的精神。,品味優美詞句,感受雄渾的意境,2、“于是洪流便向兩邊涌去,沿著龍漕的邊沿轟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抖落。不,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 運用比喻手法,將柔而無形的水比作“一卷飛毯”“一卷鋼板”,傳神地體現了河水的“凝重”“猛烈”。突出了水勢變化之大,將黃河博大的胸懷、壯闊的氣勢非常生動地表現出來。,品味優美詞句,感受雄渾的意境,3、它們在龍槽兩邊的灘壁上散開來,或鉆石覓縫,汩汩如泉;或淌過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夾在石間,哀哀打旋。還有那順壁掛下的,亮晶晶的如絲如縷 這里運用排比,寫出了河水纖細、柔和、優美的形態,其中“鉆” “覓” “淌”“夾”等動詞的運用十分貼切,使文章靈動多姿。,品味優美詞句,感受雄渾的意境,4、“河谷里霧氣彌漫,我們大著膽子下到灘里,那河就像一鍋正沸著的水?!?運用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黃河之水在雨季時水勢浩大、上下翻滾的洶猛景象。,理解內涵,“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壓迫竟會這樣怒不可遏”,壓迫的原因是什么?本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找出描寫水發怒的句子。 原因:第3節“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正這般暢暢快快地馳騁著時,突然腳下出現一條四十多米寬的深溝,它們還來不及想一下,便一齊跌了進去,更鬧,更擠,更急。” 擬人。描寫的是水,體驗的是人的情感:人一旦受到壓迫,則會憤怒無比。 發怒:(1)于是洪流便向兩邊涌去,沿著龍漕的邊沿轟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抖落。(2)這些如鋼似鐵的頑物竟被水鑿得窟窟竅竅,如蜂窩雜陳,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個個光溜溜的大坑。(3)你看,日夜不止,這柔和的水硬將鐵硬的石寸寸地剁去。,體會詞句含義,感受雄渾的意境,1、“整個龍漕就是這樣被水齊齊地切下去” “這柔和的水硬將鐵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作者用“齊齊”“切”“寸寸”“剁”這幾個詞來體現黃河與命運抗爭的堅強意志與不懈的偉力。,體會詞句含義,感受雄渾的意境,2、“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運用擬人修辭手法,寫河水前仆后繼、勇往直前的精神。整齊的排比句式表達了作者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贊美之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 作者由小小的壺口瀑布概括黃河博大寬厚的雄壯之美,再由黃河的性格聯想到民族歷盡艱難、寧折不彎、勇往直前的精神,抒發了對自然的熱愛,贊美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深刻體會,感悟哲理,從壺口瀑布中,你得到了怎樣的啟示?對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啟迪呢? 明確: 壺口瀑布那雄壯、渾厚、博大的氣勢,給人一種鼓舞、一種力量,是中華民族無堅不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體現。讓我們永遠保持和發揚這種民族精神。,黃河鑄成了自己偉大的性格,正像一個人經歷了許多磨難便有了自己的個性。 請大家談談我們中華民族有哪些經歷能體現出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 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 小米加步槍打敗日本鬼子。 眾志成城,抗震救災。,拓展延伸,課堂小結,壺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記散文。作者梁衡用形象生動的語言,細致地描繪了壺口瀑布磅礴、雄壯的氣勢。表現了黃河 “挾而不服” “壓而不彎” “勇往直前”的精神,賦予了黃河一種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堅韌剛強的民族精神。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性格也正是中華民族的性格。黃河在壺口將其偉力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包S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弊髡哔澝傈S河,正是贊美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1、抄寫并解釋“學習建議”“積累”中列出的詞語。 2、摘錄文中最打動你的語句,并寫出你的感受。 3、根據“學習建議”“積累”的要求,寫一段話。,作業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