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54制)八年級下冊語文19登勃朗峰 教學課件.ppt
19登勃朗峰 馬克吐溫(美),導入新課,教學目標,1. 積累“翌日”“繚繞”“輕歌曼舞”“名副其實”等詞語。 2.了解作者作品。 3.理清結構;感受文中描寫勃朗峰的壯美景色,體會作者表達的細膩的情感。,1.閱讀課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記述了與友人游覽勃朗峰的經歷。,2.文章可分為兩大部分,思考:怎樣劃分?兩部分各寫了什么?,可分為:上山與下山兩部分。 (1)寫上山,描繪山中奇景,嶙峋的石,變幻的光影,引出無限感慨。 (2)寫下山,敘述奇人奇事,驚險的旅途,怪異的車夫。,理解內容,理清結構,1.為什么作者認為騎騾乘車的游客“可憐可憫”?,研讀課文,天氣灼熱難當,騎騾乘車的游客,焦炙于火辣辣的艷陽之下,而“我們”可在樹林中避暑納涼。,2.勃朗峰周圍的山峰有什么特點?,勃朗峰周圍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狀都為淺棕色的光禿尖巖。有些頂端尖峭,并微微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纖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因巉巖太過陡峭,皚皚白雪無法堆積,只能在分野處偶見幾堆。,3.作者聯想到肥皂泡,抒發了怎樣的感慨?,作者感懷歷史變遷,人世滄桑,自然變化無窮。而個人在時光的長河中是渺小的,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4.本文語言有什么特點?結合課文內容談談。,這是一篇翻譯作品,譯筆簡練,多用成語,語言富有表現力。如,只見其間一股清流急湍,環顧四周,巖壁巉峻,丘崗蔥綠,美不勝收。整個黑首道上,到處瀑布傾瀉,轟鳴作響。 “清流急湍,環顧四周,巖壁巉峻,丘崗蔥綠,美不勝收”寫出了隧道瀑布的盛景及自己的感受。,課文總結,作者在文中記述了與友人游覽勃朗峰的經歷。或濃墨重彩,或簡筆勾勒,筆法多變,妙趣橫生。寫上山,用散文筆法,描繪山中奇景,嶙峋的石,變幻的光影,引出無限感慨;寫下山,以小說筆法,敘述奇人奇事,驚險的旅途,怪異的車夫,富有傳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