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54制)七年級下冊語文20 外國詩二首 教學課件.pptx
20 外國詩二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新課導入,人生的道路有很多條,有的是引領你走向成功的路,有的則相反。但哪條路會引領你走向成功呢?你可不能只看生活的表象顯示,也許,那條你未選擇的路對你來說才是最好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位外國詩人的詩歌,也許,我們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1、標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是什么意思?,整體感知,指在生活中現實與理想不一致,或因遭遇艱難困苦甚至不幸而身處逆境。,整體感知,2、詩歌內容可以分幾個層次?每個層次各是什么意思?,走進作者,普希金,寫作背景,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首詩寫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贈詩的形式寫在他的鄰居奧希泊娃的女兒葉甫勃拉克西亞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紀念冊上的。那時俄國革命正如火如荼,詩人卻被迫與世隔絕。在這樣的處境下,詩人卻沒有喪失希望與斗志,他熱愛生活,執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來,正義必勝。,詞語積累,生字積累 瞬( shn)息 懷戀( lin),深層探究,1、再讀這首詩,你覺得詩人有一種什么樣的人生態度?,詩中闡明了這樣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當生活欺騙了你時,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在苦惱的時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會過去,我們一定要永葆積極樂觀的心態;生活中不可能沒有痛苦與悲傷,歡樂不會永遠被憂傷所掩蓋,快樂的日子終會到來。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也是一種面對噩運時的崇高境界。這也是這首詩深受人們喜愛的原因所在。,深層探究,2、這首詩是以什么樣的口吻寫成的?,整首詩是以勸告的口吻寫成的,詩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語氣寫來,語調親密和婉,熱誠坦率,似乎詩人在與你交談;詩句清新流暢,熱烈深沉,有豐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從中可以讓人感受到詩人真誠博大的情懷和堅強樂觀的品格。,深層探究,3、詩句“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體現了什么樣的人生哲理?,只要我們能以樂觀的、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對待生活,快樂的日子就一定會到來。到那時,當我們回首今天所遭遇到的種種不幸或挫折時,你不會再感到這是一種痛苦,反而會覺得美好:沒有當初的苦,哪來現在的甜!換個角度來說,人生苦樂,都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都值得我們去體驗。,語言探究,1、擬人修辭的運用,2、勸告的口吻,語言特征,語言探究,體會下面句子的表達作用,(1)憂郁的日子里須要鎮靜。,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心浮氣躁是沒有用的,只有靜下心來,認真思考,想出對策,你才能走出困境。這句詩語言淺顯,但卻含義雋永,耐人尋味。,語言探究,體會下面句子的表達作用,(2)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句中的“未來”指人生的理想和希望。我們不能總是回首那難堪的往事,那只會讓我們裹足不前,我們要向前看,這樣才能走出心靈的陰霾。這句詩語言有一定的深度,但也是耐人尋味的佳句。,謝 謝,未選擇的路,新課導入,很多時候,我們面對需要選擇的道路時,會迷茫,會猶豫,而選擇了道路之后,也可能會后悔。今天我們一起來分享一首詩歌未選擇的路,看看詩人是怎樣面對未選擇的路的。,作者簡介,弗羅斯特,美國詩人。生于加利福尼亞州,11歲時父親去世,隨母親到新英格蘭馬薩諸塞州定居。在哈佛大學肄業二年,曾前后做過紡織工人、教員,經營過農場,并開始寫詩。他徒步漫游過許多地方,被認為是“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他的詩往往以描寫新英格蘭的自然景色或風俗人情開始,漸漸進入哲理的境界。他的詩樸實無華,細致含蓄,耐人尋味。他的著名詩集有山間又一片牧場西去的溪流等。,教學目標,1、知識和能力目標: 抓住關鍵字詞,品味詩歌情感;了解詩人和本詩創作的背景;能夠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詩歌;了解象征的手法,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2、過程和方法目標: 通過反復誦讀,交流合作,理解詩的內容。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學習詩人對待生活的積極態度,感受詩人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觀。個性解讀詩歌內涵,嘗試在寫詩中提煉感悟。,教學重點、難點,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注意節奏、重音、語調、語速; 理解詩中的哲理:為什么詩人重點寫那一條未選擇的路。 學習詩人對待生活的積極態度,感受詩人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觀。,檢查預習,弗(f) 涉足(sh) 佇立(zh) 萋萋(q q) 幽寂(yu j) 延綿(yn min),新課講解,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 我/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叢林深處。 但/我卻選了/另外一條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顯得/更誘人,更美麗; 雖然/在這條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那天清晨/落葉滿地, 兩條路/都未經/腳印污染。 啊,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 但我知道/路徑/延綿無盡頭, 恐怕我/難以/再回返。 也許/多少年后/在某個地方, 我將輕聲嘆息/將往事回顧: 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新課講解,合作朗讀 小組合作,挑選喜歡的一節,進行朗讀設計,讀出情感。,思路探究,第1段: 佇立思索:他站在人生的路口上,他兩條路都想去,他看一條路到盡頭。第2段: 決定選擇:他選擇人少的一條路,這條路充滿挑戰。第3段: 選后惆悵:他想留下一條路改日再來走,但路很長很長。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回來了。第4段: 回顧嘆息:他回憶往事,又想起了那片樹林,未選擇的那條路。,1、自由朗讀本詩,讀完談談你的初讀感受。 2、題目是未選擇的路,那么,這路是指自然之路嗎?從哪兒可以看出? 詩人表面上似乎在寫自然界的道路,但實際上暗示的卻是人生之路。,整體感知,未選擇的路中,“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義?這是一種怎樣的表現手法?你還學過使用這種手法的課文嗎? 提示:人生之路;象征手法;紫藤蘿瀑布愛蓮說等。,詩意探究,新課講解,知識鏈接,象征,就是在文學作品中,明寫甲事物,借寫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為一種表現手段,一種具體形象,也要求給予充分注意。如未選擇的路一詩,用自然界中具體的、常見的道路來表現人生這一抽象的、復雜的概念,這種手法我們叫作象征。,象征是指寫作中借用某一景物或形象的某些特征,來表現另一事物或形象的藝術手法。 比喻,用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的事物,以便表達得更加生動鮮明。 象征是一種謀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則是一種修辭手法。象征一般要統攝全篇,而比喻只在個別語句、語段中起作用。,新課講解,象征與比喻,詩歌中寫了兩條路,作者選擇了其中一條。但注意,詩歌的題目叫未選擇的路。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在做小選擇時,在面臨非錯即對的單一選擇時尚且如此困難,更何況是面臨人生這一沒有真正對錯的巨大選項呢?無怪乎作者會如此糾結、猶豫了。,詩歌賞析,詩人終于做出了選擇,那么,詩人選擇了一條怎樣的路呢?,新課講解,(荒草萋萋、十分幽寂:荒涼、充滿危險;誘人、美麗、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具有挑戰性、值得探索。),新課講解,詩人為何選擇了一條“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人跡更少的一條”“道路”? 這條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顯得“更誘人,更美麗”;也因為“人跡更少”,需要人們去開拓,從而拓展成為一條大道;正因如此,這條道路更具有魅力,可見作者開拓進取的人生態度。,新課講解,(啊,延綿無盡頭,恐怕,難以:對未選擇之路的留戀和不舍。) 做了一個選擇,對另一個未知的選擇,我們也總會念念不忘,多么渴望同時擁有兩個選擇,然而,這卻并不可能,這不得不能說是一種遺憾啊。 其實未選擇也就是選擇。選擇的路一步步變為現實,而生活中許多人往往對現實中的路不滿,總覺得還有其他的可能,才更加產生了對未選擇的懷戀,悔意由此而生,憂郁因此而起。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實寫照。,作者做出了選擇,那么,對于未選擇之路,作者的態度是怎樣的?,詩人為何以此為題?,新課講解,(未選擇的更讓人遺憾留戀,更值得人去深思。) 這首詩寫人生道路的選擇,全詩共有4節,第1節寫兩條路,第2節寫選擇的路,第3、4節寫未選擇的路。由此可見,詩人寫作的重點是未選擇的路,這從詩題中也體現了出來,這主要是為了深化主題。詩人感嘆人生有許多道路可供選擇,但一個人往往只能走一條路,而還有其他許多條路,因為人生短暫而只能放棄。人生道路的選擇帶有偶然性、隨意性,詩人不寫已選擇的道路,而重在對未選擇的道路發出感嘆,更能撥動讀者的心弦,讓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選擇問題。,人生必須面臨選擇的無奈(人生必須有所取舍的無奈); 人生中做出了一種選擇就不能體驗另一種選擇的無奈(人生有限,追求無限的矛盾);,新課講解,時隔多年,回首往事,作者又怎么想呢?齊讀詩歌最后一節,思考:作者在嘆息什么呢?,抄讀汪國真的生活一詩。請回答,你最喜歡哪一首詩?并簡述你的理由。 你接受了幸福/也就接受了痛苦/你選擇了清醒/也就選擇了糊涂/你征服了別人/也就被別人征服/你贏得了一步/也就失去了一步 /你擁抱了晨鐘/怎么可能拒絕暮鼓 提示:汪國真的生活一詩告訴我們:生活讓我們學會了不計較得失,但更多的是教會我們一種在得失之間做出選擇的能力。,新課講解,拓展延伸,總結反思,暢所欲言,這首詩引起了你哪些思考?,例如:人生的道路千萬條,但一個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選擇其中一條,所以必須慎重;在人生道路上不要隨波逐流,要經過自己的思考,做出獨立自主的選擇。,我們之所以讀詩歌,往往是因為詩歌能引起我們很多共鳴。學會讀詩,學會品詩,若能品讀后寫一到兩句詩歌可就更妙了。那么,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悟呢?嘗試將你的感悟寫成一兩句詩歌。,練手,人生的道路千萬條,但一個人只能選擇一條,必須慎重;人生的選擇,要深思、慎重,忌草率、盲從;路要靠自己去走,愈是荊棘叢生的道路,愈令人想念,也愈能磨煉人。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在人生的岔路口,你做出什么選擇將決定你的一生如何度過。人只能選擇一種人生道路,所以要慎重。但也要有魄力,勇于創新和進取。,感悟哲理,名言,古今中外許多詩人作家,對“路”都有過精彩的描寫。人們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條路,把人生的選擇比作對路的選擇。,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 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魯迅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晏殊,總結,這節課我們欣賞了未選擇的路,詩人借寫自然界的道路來表達對于人生之路的思考。本詩運用了象征手法,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個岔路口都要慎重選擇,切不可隨意盲目!,鞏固提升,布置作業,1、練筆:請同學分別寫出走大路或走小路的感受和結果,可以是詩歌,也可以是一段小散文。200字左右。 2、閱讀:課后搜集并閱讀弗羅斯特的詩。,謝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