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54制)六年級下冊語文12 古代詩歌三首 教學(xué)課件.pptx
12 古代詩歌三首,馬 詩,李 賀,李賀(790816),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唐代詩人。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并稱唐代“三李”。 李詩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豐富奇特、語言瑰麗奇峭。,作者簡介:李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dāng)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馬詩,唐李賀,生字學(xué)習(xí),漠 鉤 絡(luò),燕 踏,m gu lu,沙漠 魚鉤 脈絡(luò),yn yn t,燕山 燕子 踏步,這首詩寫了什么內(nèi)容?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再讀詩文,思考:,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dāng)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馬詩,唐李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大漠:廣闊無邊的大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這里借指邊塞。 鉤:古代的一種兵器,形似月牙。,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沙如雪:一彎冷月下,廣闊的沙漠閃現(xiàn)出如雪般的清輝,給人以清冷荒涼的感覺,這也正表明了詩人此刻的處境。,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月似鉤:反映了詩人報國無門。懷才不遇的心情和處境;強烈地表達(dá)出詩人渴望在疆場上縱橫馳騁,建功立業(yè)的情懷。,月似鉤:寫出了月亮的形狀,詩人由月亮想到形似月亮的武器“鉤”。,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塞外大沙漠里,黃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猶如皚皚的白雪。月亮高懸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彎鉤。,何當(dāng)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何當(dāng):何日,何時。 金絡(luò)腦:用黃金裝飾的馬籠頭。這里指戴上金絡(luò)腦。說明這是一匹被人看重的駿馬。 走:跑。 清秋:金秋,取自秋高氣爽之意。,什么時候才能夠帶上黃金的馬籠頭,飛快地奔馳著,踏遍著清爽秋日時的原野!,何當(dāng)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鉤。,何當(dāng)金絡(luò)腦, 快走踏清秋。,寫景,抒懷,蒼茫遼遠(yuǎn),懷才不遇,借景抒情,借馬自喻,馬詩,寫作方法,借物抒情,作者通過寫駿馬不能奔馳,抒發(fā)自己渴望為國出力但又不得重用的感慨。,總結(jié),這首詩,既是寫馬,也是寫人。馬,希望縱橫大漠、快踏清秋,在廣闊無邊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馳;人,也希望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石灰吟,于 謙,于謙:13981457,字廷益,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政治家、軍事家。宣德時,官至兵部右侍郎、左侍郎、大理寺少卿。代宗即位,拜兵部尚書,加少保。英宗復(fù)辟,被害。萬歷中,謚忠肅。有于忠肅集。,作者簡介,我國是四大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源遠(yuǎn)流長、豐富多彩的文化長河中,詩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獨具的奇葩,永開不敗。而學(xué)習(xí)古詩能使我們領(lǐng)略古代詩人豪放、婉約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更能讓我們領(lǐng)略詩歌描繪的雄壯、優(yōu)美的意境。你們還記得哪些詩?,今天,我們就來學(xué)習(xí)于謙的石灰吟。,讀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石灰吟 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讀古詩,重點理解畫線字的意思。,石灰吟 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讀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石灰吟 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吟:古代詩歌的一種名稱。,讀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石灰吟 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千錘萬鑿:形容開采石灰非常艱難。錘,捶打。鑿,開鑿。,讀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石灰吟 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等閑,即平常。,讀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石灰吟 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渾:全,全然。,讀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石灰吟 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jié)操。,這首詩是借物言志之詩。前二句就石灰的特征說人,“若等閑”三字,抒發(fā)了作者在危難面前的大無畏精神。“粉骨碎身渾不怕”,承第二句來,所以“渾不怕”,由于有“若等閑”為之支柱。末句表示了丹心照汗青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品析,石灰由于它的堅強不屈、潔身自好在人間留下了清白,而于謙呢,他也像石灰一樣任憑怎樣的千錘萬擊,任憑烈火如何焚燒,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懼,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這首古詩體現(xiàn)了石灰的哪些品質(zhì)?,詠煤炭鑿開混沌得烏金,蓄藏陽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后心。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對比閱讀,北風(fēng)吹 北風(fēng)吹,吹我庭前柏樹枝。樹堅不怕風(fēng)吹動,節(jié)操棱棱還自持,冰霜歷盡心不移。況復(fù)陽和景漸宜,閑花野草尚葳蕤,風(fēng)吹柏樹將何為?北風(fēng)吹,能幾時!,對比閱讀,竹 石,鄭 燮,一、 鄭燮其人,鄭燮(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號板橋,興化(今屬江蘇)人,清代書畫家、文學(xué)家。出身貧寒,性情落拓,不拘小節(jié),人多目為狂士。清濰縣知縣,“揚州八怪”之一。應(yīng)科舉為清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jìn)士。,二、鄭燮其事,鄭板橋詩、書、畫皆有成就,號稱“三絕”。其畫秀麗蒼勁,隨意揮灑,筆趣橫生,尤善蘭、竹、石;詩文講究真情,傲放慷慨,惻惻動人;書法則揉楷、行、草、隸而為一,圓潤古秀,自號“六分半書”。著有板橋文集板橋家書板橋詩鈔等。鄭板橋在中國文學(xué)史、美術(shù)史上有一定地位。徐悲鴻先生說:“板橋先生為中國近三百年來最卓絕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章奇、書畫尤奇。觀其詩文與書畫,不但想見高致,而且寓仁慈于奇妙,尤為古今天才之難得者。”,三、竹石圖,四、竹石其詩,竹 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竹 石 鄭 燮(xi)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立 根 原 在 破 巖 中。 千 磨 萬 擊 還 堅 勁, 任 爾 東 西 南 北 風(fēng)。, 竹石:扎根在石縫中的竹子。詩人是著名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畫上的一道詩。 任:任憑。 爾:你。,五、注釋,竹石:這是作者所作竹石圖的題畫詩。咬定:比喻根扎得結(jié)實,像咬著不松口一樣。 立根:扎根、生根。原:本來。破巖:破裂的巖石縫隙。磨:折磨,挫折。堅勁:堅韌、剛勁。任:任憑。爾:你。,六、竹石意思,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題畫詩。首二句說竹子扎根破巖中,基礎(chǔ)牢固。次二句說任憑各方來的風(fēng)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磨折擊打,它們?nèi)匀粓远◤妱拧W髡咴谫澝乐袷倪@種堅定頑強精神中,隱寓了自己風(fēng)骨的強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常被用來形容革命者在斗爭中的堅定立場和受到敵人打擊決不動搖的品格。,這是一首是在竹石圖上的題畫詩,作者詠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對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寫,而是蘊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實寫竹子,贊頌的卻是人。詩人屹立的青山,堅硬的巖石為背景,說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巖”,“千磨萬擊”。“堅勁”則正是這個歷經(jīng)風(fēng)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實寫照。因此,可以說,詩歌通過歌詠竹石,塑造了一個百折不撓,頂天立地的強者的光輝形象。全詩清新流暢,感情真摯,語言雖然通俗但意義深刻而意味深長。,七、思考問題,詩人喜歡竹子嗎?他是怎樣表達(dá)的? 借物喻人,表明詩人剛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擊、不畏風(fēng)浪的氣節(jié)。,1.給加下劃線的字注音。 鄭燮 2.解釋下面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任爾: 3.按要求填空。 竹石的作者是( )的詩人( )。這是一首( )。全詩通過詠誦立根破巖中的勁竹,含蓄的表達(dá)了詩人( )。,八、課堂練習(xí),九、課堂小結(jié),竹石共四句,前兩句寫竹子的特點,在狀物; 后兩句寫竹子的精神,在言志。作者表面寫竹子的堅韌不拔,實際上是表明自己不怕打擊、不畏風(fēng)浪、頑強斗爭的精神。,謝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