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九下歷史4《明治維新》課件(孫老師四川市級優課).pptx
夜歸人,日本明治維新 生存與毀滅的糾葛,民族本性? 文化基因? 文明定位?,浮世繪,日本的風俗畫,版畫,根據圖片和材料來分析日本的民族性格?,我是美麗的還是丑陋的?我像誰?我是誰?,“中國有句俗話叫穩如泰山,而日本人甚至連腳下的土地都不穩定”,危機意識、學習精神,大化改新:是645年6月發生的古代日本政變,是全方位學習中國唐朝文化、律令、制度等進行的一場改革,“ 與中國的中華思想(中國是文化如花盛開的世界中心之國)相比,日本人則常懷自卑感,常感強大的世界帝國的壓迫”,神道教宣揚日本是神國,日本不像中國朝廷屢易其姓,日本皇統延續不斷,一以貫之;所以日本是亞洲乃至世界的“中央王國”,自大為表、自卑為里,自卑與驕傲,尚禮與好斗,好學與頑固,生存? 毀滅?,但是最終讓他們心靈可以獲得解脫和超越的,還是明治維新之后的侵略戰爭,軍事侵略讓他們感到了自身的強大,日本終于第一次在軍事侵略中找到了真正的民族自信。,矛盾,一、風聲鶴唳的幕府統治 近代最大生存危機來襲,公元 1192-1867年,是日本歷史上實行軍事封建統治的“幕府政治”時期,天皇只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但是毫無政治權力” 全球通史,德川家康,一、背景:日本的幕府時代,幕藩體制在德川時代的前100年間,基本上適合日本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因而推動了社會的前進。 沈仁安 北京大學歷史系,一、背景:殖民擴張下的世界 VS 閉關鎖國下的日本,“日本乃神國,天主教乃邪法 ” 1581年 豐臣秀吉 禁教令 “禁止日本船只出海貿易和日本人與海外往來,偷渡者處以死刑” 1633 德川幕府 鎖國令,一、明治維新背景:黑船事件,馬休培里,“黑船事件”1853年美國首先打開日本國門,名茶上喜選,只消喝四碗, 驚破太平夢,徹夜不能眠。,第一次鴉片戰爭,黑船事件,一、明治維新背景:內外危機,1854年3月31日 日美神奈川條約,日本開放下田、函港二地 1854年10月14日 日英友好條約 1855年2月7日 日俄親善條約 1855年7月15日 攝津和內1、263村發生農民暴動 1855年11月11日 日法友好條約 1856年1月30日 日荷親善條約 1861年1月15日 美國翻譯休斯肯被被攘夷派浪士刺死 1861年7月5日 水戶藩浪人襲擊英國公使館 1865年2月 山城攝津農民起義 1866年3月 和泉 、越后農民起義 1866年7月 巖代、武藏、上野、越后、但馬農民起義 明治維新史,幕府統治危機深重,二、驚心動魄的幕末戰爭 生存與毀滅的抉擇,二、明治維新前奏:明治天皇即位、發布討幕密詔,明治天皇,15歲即位,“不討此賊,何以上謝光帝之神,下報萬民之深仇” 討幕密詔,二、明治維新前奏:“大政奉還”,德川慶喜,1867年10月24日德川幕府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假意將政權交還天皇, 稱為大政奉還。卻在暗中集結精兵,意圖反撲。,二、明治維新前奏:鳥羽、伏見之戰,幕府以討伐叛逆為借口,首先挑起戰爭,史稱“戊辰戰爭”。雙方在京都附 近的鳥羽、伏見激戰3天,最終倒幕派軍隊以5000對1.5萬,打敗幕府軍。,京都,東京 (江戶),1869年3月,從京都前往東京的明治天皇,二、明治維新前奏:遷都江戶、戰爭結束,1869年5月,幕府殘余勢力被消滅,戰爭結束,明治天皇,富國強兵 、 殖產興業 、 文明開化,三、明治維新口號及領導人,“維新三杰”,三、進退存亡的明治維新 生存危機下的主動應對,五條誓文 1.廣興會議,萬機決于公論; 2.上下一心,盛行經綸; 3.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務 使人心不倦; 4.破歷來之陋習,基于天地之公道; 5.求知識于世界,大力振興皇基。 1868年4月6日,宸翰 “經營天下,安撫汝等億兆,欲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與四方,使天下與富岳之安。 1868年4月6日,鞏固皇權,對外擴張,明治維新開端:明治天皇頒布五條誓文宸翰,戎裝的明治天皇,破除幕藩體制弊端、加強中央集權,四、明治維新內容:1、政治上:廢藩置縣,中央集權,三府七十二縣,歐洲廢除封建制度需要進行長時期的戰爭,而日本滴血未流、一彈未發就廢除了封建制度。 伊藤博文,幕府直轄,藩主擁兵自重,天皇管轄、 中央集權,巖倉使團 :以右大臣外務卿巖倉具視為特命全權大使,以大久保利通(大藏卿)、木戶孝允(參議)、伊藤博文(工部大輔)、山口尚方(外務少輔)為副使,共48人,另有50多名留學生隨行。 使節團先后訪問了美、英、法、比、荷、德、俄、丹麥、瑞典、奧、瑞士等12個國家,歷時1年零10個月,耗資達到了明治政府1872年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二以上。,“始驚、次醉、終狂”,四、明治維新內容:2、經濟上:“殖產興業”,興辦工商業,關口制造所(1868年4月接管)東京炮兵工廠 橫須賀制鐵所(1868年接管)橫須賀海軍工廠 長崎制鐵所(1870年2月接管)大阪炮兵工廠 石川島造船所(1871年7月)海軍兵工廠,四、明治維新內容:2、經濟上:“殖產興業”、引進西方技術,礦石分離設備,鋼材鍛造設備,鏜孔加工設備,軍事擴張,1871年,日本文部省成立,四、明治維新內容:3、文化上:改革學制,發展近代教育,普及初等教育和師范教育,仿照西方課程,開設數學、地理、 物理、化學等課程。 1872年日本近代教育史上的第一個學制,教育敕語與小學教材,“如是者不獨為朕忠良臣民,又足以顯彰爾祖先之遺風矣”。,鞏固皇權、軍事擴張,打敗俄國最應該感謝的是日本的小學教師,因為日本士兵基本都受過小學教育,而俄國士兵基本上都是文盲。 明治天皇,四、明治維新內容:4、軍事上:改革軍制,強兵強國,1883年建立的日本陸軍大學,1888年建立的日本海軍大學,凡年齡達20歲以上的成年男子必須服兵役及預備役 1873年明治政府征兵令,明治初年日本軍費支出只占該年度經費預算的20左右, 1887年增至27.3,1897年增至49.4。 小西四郎 日本全史,軍事擴張,四、明治維新內容:5、生活上:文明開化、革除舊習,1871年:天皇和宮內官員穿西服、天皇與貴族出洋旅行、天皇帶頭喝牛奶; 1872年:天皇正式帶頭吃牛肉、天皇“斷發”,四、明治維新內容:5、生活上:提倡歐美生活方式,日本女性穿著當時西洋流行的斑馬泳衣戲水的場景,明治初年東京銀座木村屋洋面包制作所的廣告,五、明治維新反思:,“面對西洋文明的威力,日本人表現出了驚奇怪異的表情。這些穿和服的人群,看著熟悉的街道,突然出現陌生的機械文明,一定會產生人類登上月球的那種沖擊感”。,漫畫:日本人的有色眼鏡,漫畫:日本人第一次看到汽車,五、明治維新反思:“脫亞入歐”思想形成,一萬日元上的福澤諭吉,其關鍵所在,唯“脫亞”二字。雖然我日本之國位于亞細亞東部,但國民的精神已經開始脫離亞細亞的頑固守舊,向西洋文明轉移。 福澤諭吉脫亞論,“明治維新之父”福澤諭吉1860年在舊金山與一美國女子合影,五、明治維新的反思:病態的“人種改良論”,高橋義雄,如何評價日本的學習精神?,明治時期,與西洋人通婚成為時髦,1884年人種改良論,六、明治維新的影響,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據統計,19世紀六七十年代,英國、美國、德國、日本經濟增長率分別為3.3%,5%,3.8%,32.2%,諷刺畫被葬送的領事們 1899年5月,日本和列強改正條約生效,外國人租界被廢止。 1911年,日本完全廢除了治外法權,取消了外國人居留權,恢復了關稅自主權。,孫中山盛贊明治維新:百年以來,亞洲諸國革命的先驅。 日本成為了當時亞洲唯一保持民族獨立的國家。,四、窮兵黷武的軍事擴張 從生存走向毀滅,一、軍人忠節盡本分,二、軍人禮儀正,三、軍人武勇尚,四、軍人信義重,五、軍人質素旨,明治天皇頒布軍人敕諭,勇敢,信義,忠君愛國,窮兵黷武的軍事擴張 從生存走向毀滅,“武士道”:原是封建武士的道德規范,它規定了武士應盡的義務和職責。后被日本軍國主義者所利用,對軍人實行奴化教育,以實現其侵略亞洲、稱霸世界的野心。,受“武士道”服從精神影響的日本帝國皇軍建立,日本軍部和帝國主義勢力不受約束,為日后亞洲各國包括日本自己帶來了深重災難,窮兵黷武的軍事擴張 從生存走向毀滅,天皇對軍隊的統率權由軍部輔佐行使,不受內閣干涉。 大日本帝國憲法,遠東憲兵,走上毀滅他國的道路,窮兵黷武的軍事擴張 從生存走向毀滅,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1900年日本參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窮兵黷武的軍事擴張 從生存走向毀滅,“大東亞共榮圈”:為大日本帝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擴張版圖所提出的虛偽政治主張,以掩蓋自己的侵略行徑。,日本明治維新之后的歷史,不是在準備戰爭就是在進行戰爭,1945年10月,盟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指示日本政府修改1889年制定的明治憲法,1946年11月3日公布新的日本國憲法(又稱和平憲法) 新憲法第9條規定:日本永遠放棄戰爭和戰爭手段。,窮兵黷武的軍事擴張 從生存走向毀滅,1946年1月1日昭和天皇發表皇室詔書:人間宣言 “而說朕是神,日本民族有比其他民族更優越的素質,擁有能擴張統治世界的命運,這種架空事實的觀念,也是無根據的”。,窮兵黷武的軍事擴張 從生存走向毀滅,日本在幕府末期的內憂外患中通過明治維新求得了生存,在毀滅他國的擴張道路中不斷尋求民族自信,最終在二戰中戰敗,再次瀕臨毀滅的境地。,窮兵黷武的軍事擴張 從生存走向毀滅,二戰后民主改革,1968年,1964年,失去的十年,2011年,2017年,生存? 毀滅?,經濟恢復,東京奧運會,明治百年,1989-1999,311大地震,修憲提上日程
- 關 鍵 詞:
- 明治維新 人教部編版九下 歷史 課件 老師 四川 市級優課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