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 2.4有余數的除法(四) 教案
第四課時 有余數的除法(四)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經歷用自己的方法解答問題并于他人交流的過程。2.過程與方法: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能清楚地表達解決問題的思路。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積極參與個性化算法的交流,體驗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重點、難點重點: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難點:體驗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建議教師提出問題,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并寫出算式,要給學生獨立思考與解答的時間。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課件、實物投影。學生準備: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交流研討。 教學過程:(一)情境創設,導入新課1.教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花嗎?誰到花店里買過花?買過什么花?學生自由回答:買過康乃馨、玫瑰花-教師:同學們現在看大屏幕,我這里為大家準備了三種不同的花,分別是郁金香每枝9元,馬蹄蓮每枝7元,康乃馨每枝4元,現在我有30元錢,想請你們之中的一名同學拿著這些錢幫我去買幾枝郁金香,能買幾枝,還剩多少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并寫出算式。設計意圖:從實際生活的例子出發,激發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興趣。(二)探究新知1.教師:誰來說說自己的方法?學生踴躍回答,教師點名回答。第一名同學:309=3(枝)3(元),30元錢買3枝郁金香,還剩3元。老師給予肯定與表揚。第二名同學:9X3=27(元)30-27=3(元) 買3枝郁金香還剩3元教師給予肯定和表揚。第三名同學:10元能買一枝郁金香,剩1元,30元就能買3枝,還剩3元,寫出算式就是:10-9=1(元)1X3=3(元)教師給予肯定和表揚2. 教師:同學們的方法都很好,那么用30元錢能買幾枝馬蹄蓮,還剩多少元?用30元錢能買幾枝康乃馨,還剩多少元?請同學們獨立解答,然后小組討論。3. 教師提出“試一試”的問題,鼓勵學生獨立解答。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中找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在交流討論中學習別人的方法。(三)鞏固新知1.“練一練”1至3題讓學生獨立計算,在課本上寫出算式并填空。交流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的,教師要指導學生口答。2.第4題,學生根據圖中物品的價錢,可以提出許多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不同問題,并解答。設計意圖:讓學生們動口、動腦、動手,才利于對知識的掌握,進一步鞏固了為了用口訣計算有余數除法這一知識點。(四)達標反饋1.實物投影“練一練”第5題,用50元錢買7瓶飲料,找回1元錢,這種飲料每瓶的價格是多少元?2.教師幫學生理解題意,明白“用50元錢,找回1元錢,實際上是花了49元”,鼓勵學生獨立解答。3.小組交流討論,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設計意圖:把生活中的案例融入題中,一方面鍛煉了孩子們對知識點的應用,另一方便也激發了他們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困難的興趣與信心。(五)課堂小結1.談談自己的收獲2.教師總結歸納:通過課堂講解使學生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闡述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然后老師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完成這節課主要內容教學。(6) 布置作業 1. 兒童讀物每本4元,小鋼帶了25元錢,最多可以買幾本,還剩多少錢?2. 一個星期有7天,十一月份有30天,合幾個星期零幾天?3. 兒童活動站有氣球35個,平均掛到4個活動室,每個活動室有幾個氣球?剩下幾個?4. 一件兒童圍巾是9元,100元能買幾條這樣的圍巾?板書設計 有余數的除法(四)方法一: 309=3(枝)3(元)方法二: 9X3=27(元)30-27=3(元)方法三:10-9=1(元)1X3=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