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 7.1認識分 教案
第一課時 認識分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第8082頁的認識分教學提示:時分的認識是“時、分、秒”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時,它是學生在一年級認識了整時后進一步安排的對鐘表的具體認識。本課時要求準確地認識時分,并知道1時=60分,它是學生學習24時計時法的認知基礎,同時,學生還要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時分的長短,具有一定的時間觀念。教材的呈現重視創設豐富具體和現實的問題情景,以引導學生的認知需求。學生已有基礎:在一年級上學期學生就能初步認讀鐘面上的整時數、整時剛過、快到整時的時間,并對作息時間具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時、分之間的關系的理解。教師提供的幫助:教學時,教師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為依托,力爭賦予抽象的時間概念以鮮活的感性支撐。新課程指出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比較積極但不穩定,知識和思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數學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有機結合缺乏有序性和準確性。針對這種情況,我注重豐富學生對鐘面的感受和認知,練習生活,創設情境采用: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操作發現法來組織學生進行探索性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學習新知。有效地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因此,我十分注重方法的指導,在本節課中,我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為:動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觀察發現法、合作交流法。讓他們在撥一撥、說一說、看一看、想一想等一系列的活動中,認識時和分。教學目標:1、 結合熟悉的事情,經歷看圖說話、觀察鐘面撥動表針等認識時和分的過程。2、 知道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1時,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分,1時=60分。3、 結合具體事例,體驗1分有多長,培養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點:了解鐘面上1時、1分的時間規定,體會1時、1分的長短,理解時與分的關系。教學難點:體驗1分有多長。教學準備:教師和學生各準備一個鐘面模型。教學過程:一、 新課導入小朋友,誰能告訴老師,你每天早上是什么時間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們要是學習了看鐘表的方法,就能準確地掌握時間,科學地安排時間,做時間的主人。今天,我們就來繼續學習學習時間單位:時、分。(板書課題)二、探究新知(一)、復習整時、半時、大約幾時1、出示教材情境圖,學生觀察。師:在每一幅圖里亮亮什么時間在干什么?生1:早晨六點半,亮亮在穿衣服。生2:六時剛過(六時5分),亮亮在看電視。生3:晚上9時,亮亮在睡覺。生4:12時10分,亮亮在吃午飯。生5:大約5時,亮亮在打羽毛球。生6:6時整,亮亮在上課。2、解決兔博士的問題。師:你能把上面六件事情按照發生的時間排序嗎?全班交流排序結果。(二)認識鐘面1.認識鐘面。(1)出示鐘面模型。引導觀察鐘面。師:小組邊觀察,邊議論,你發現了什么?生:大格、小格、長針(分針)、短針(時針)、很細的針(秒針)。(2)觀察填空。鐘面上一共有( )個大格。每個大格分成( )個小格。鐘面上一共有( )個小格。2.認識時、分的關系(1)童話故事:老師發現同學們真了不起,不僅有一雙會認時間的慧眼,還有一雙會寫時間的巧手,為此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作為獎勵。你們都聽說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吧,上一次小白兔輸得非常不服氣,于是它又約了小烏龜到周圍種著12棵樹的圓形運動上來比賽,大家猜一猜,這一次誰贏了?好,讓我們一起到比賽現場看一看。(課件演示在相同時間里,小白兔跑了一圈,小烏龜只跑到第二棵樹下。)其實,在我們今天認識的鐘面上,時針和分針也一直在進行著這樣的龜兔賽跑。(龜兔跑場景變成一個鐘面)(2)小組合作:撥動鬧鐘的分針走一圈,認真觀察時針的變化,探究1時和60分的關系。(3)課件動態演示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大格的過程,驗證學生的結論。【這一環節用龜兔賽跑的故事再次燃起學生探究的熱情,學生迫切希望能揭開鐘面上“龜兔賽跑”的秘密,通過動手撥一撥終于發現了1時=60分,而課件的生動演示,既驗證了學生的發現,又使學生興趣盎然。】3.感受1分鐘,進行愛惜時間的教育(1)全班看動畫片,分小組活動,感受1分鐘的長短1分鐘脈搏跳次左右;1分鐘大約跳繩下;小朋友1分鐘大約寫幾個字,1分鐘可以背誦幾古詩。(2)談話:剛才的一分鐘已經過去了,還能再找回來嗎?時間是多么的寶貴呀!提問:你想說些什么?那么1小時能干些什么呢?回家后問問爸爸媽媽,他們1小時都能干些什么?意圖:看動畫片,讓學生切身體會一分鐘的長短,鞏固分的時間觀念,通過學生的談論與活動,讓學生感到1分鐘的時間雖然很短,但也能做一些事情,要珍惜每一分鐘。三、鞏固新知學生互動撥鐘表,學生出題,學生撥小鐘表可以引導這些題目:5分鐘怎么撥?10分鐘,23分鐘,3小時,6小時等時間。四、達標反饋1、“做一做”第1題,教師計時,全班同學一起做。2、“做一做”第2題,教師計時1分鐘,看每個學生做了幾道題。五、課堂小結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對自己本節課的學習滿意嗎?意圖:讓學生自己談體會,可以加深他們對時、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對自己課上的表現進行自我反省與評價,促進學生及時改進。六、布置作業填空:1、生活中常用的時間單位有()、()、()。2、電子表上顯示10:30,它表明的時刻是()時()分。3、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小格,是()分;分針走1小格是()4、鐘表上分針指著12,時針和分針成一條直線,這時的時刻是()時。5、我上一節課的時間是40(),課間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時。6、從9:00到11:00,經過了()時。7、時針從4走到5,經過的時間是()時。8、時針從6走到10,經過的時間是()時。意圖:通過練習,鞏固學生已經形成的時間觀念,培養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為下節課學習認識幾時幾分作鋪墊。答案:1、時、分、秒2、 10 303、 60 60分 1分鐘4、 65、分鐘 10 106、27、 18、 4板書設計時、分鐘面上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1時=60分